第3章 居委會上門-《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2/3)頁
甚至翻倍糧店也不一定賣——
有時候糧店里糧食緊張,他們只按照商品糧性質去賣,因為糧店的首要職責貼在墻上:
‘保障供應、穩定經濟’。
劉大甲跟錢進說,這種情況下想買糧食就得去黑市了。
聽到還有黑市的存在,錢進心里一動。
黑市有賣糧食的,那有沒有賣黃金的呢——他知道改革開放前國家是禁止私人買賣黃金的。
在他思索的時候,劉大甲讓售貨員在糧本上扣了戳、交了糧票和錢,劉二乙拿著米袋開始接糧食了。
他用米袋套住漏斗下端,接了糧食便把袋子口一擰,甩手給扛在了肩膀上。
錢進上去拿米袋,說:“你后背有傷,還是給我吧。”
劉二乙堅定的搖頭,快步走在前面。
出門后劉三丙喃喃自語,不知道在合計什么。
錢進問:“你念叨什么?”
劉三丙向往的說:“咱在城里要是有地,米要是能種地里,那俺家明年就再餓不著了。”
他又問:“前進哥,你工作安排在哪里?能不能進糧店?”
劉四丁呵呵笑:“做夢去吧,糧店還有供銷社的工作最好了,爸媽都說過了,這些工作給領導親戚留著呢。”
劉三丙向往的說:“咱要是有親戚當領導就好了,等我長大了安排我到糧店上班。”
“國營的企業什么時候也黃不了,能吃一輩子皇糧呢。”
聽到這話錢進笑了:“那可不一定。”
用不了十年,國營企業就開始一批次一批次的黃了。
買了糧食打了油,他們還得買煤。
煤站里黑灰四散,院子里分類堆放著蜂窩煤、煤塊、煤粉甚至還有煤灰。
有了買糧買油的經驗,這次錢進親自上陣。
很簡單。
一聲同志遞上兩張票。
三丙四丁倆兄弟跟跳格子似的去撿煤,專撿好煤。
老二則沉默的蹲在煤堆旁,用草繩把蜂窩煤扎成寶塔狀。
蜂窩煤、煤塊和煤面按比例領取。
劉二乙左肩扛著糧袋右手拎著蜂窩煤,穩穩的走在前面。
吃的燒的到家。
開始過日子了。
此時夕陽西下,街道上又有了浩浩蕩蕩的自行車大軍。
錢進挽起袖子:“你們歇歇,接下來輪到我忙了,今晚哥請你們吃飯。”
“吃大米飯嗎?”三丙滿懷期待的問。
錢進說:“對。”
劉家兄弟開始吞口水。
中午的干豆角泡發好了。
他又去了公共伙房,舀上點豆油加上點父親遺留的冰糖,豆角切成段下鍋開始翻炒。
很簡單的一道菜。
但因為用油頗多,鍋里香味頗濃。
有人排隊用灶,湊上來看了看贊嘆:“紅燒豆角?你這是要做國宴吶?這紅燒汁子用油太多了。”
“小錢你可省著點,日子不能這么過。”又有婦女諄諄教導。
錢進滿口答應著往左右看。
幾戶人家晚餐雷同,不是蒜泥拌黃瓜就是蒜泥拌蒸茄子、蒜泥拌蕓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