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這邊剛吃完了,人家那邊已經(jīng)消化完了。 劉有光招呼媳婦準備涼白開:“他媽,大牛帶著城里客人來了,快倒水。” 土屋里面布置很簡陋,一張掉了漆的老舊方桌擺在屋子中央,周圍是幾條長短不一的長凳,凳面上坑洼不平。 斑駁的墻面上,幾張泛黃的領(lǐng)導人畫像和褪色的獎狀排列在一起。 畫像的邊角已經(jīng)卷起,獎狀上的字跡也有些模糊不清。 再看角落里是一個破舊的木柜半掩著,柜門的合頁銹跡斑斑,指不定什么時候要掉下來。 劉有光的媳婦正在補一條破褲子,補丁布是塊印著“備戰(zhàn)備荒”舊標語的紅布。 看見有人進門她懶洋洋的起身,看見錢進放下帶來的菠蘿糖她急匆匆的招呼。 劉有牛是個耿直人,他開門見山就說:“路上人多我不好說,可憋死我了。” “這次小錢同志來找你,是想買你家里傳下來的那塊金子。” 劉有光家藏的金子是可以見光的東西。 國家人民銀行曾經(jīng)在1950年制定下發(fā)了一份《金銀管理辦法》,規(guī)定國內(nèi)的金銀買賣統(tǒng)一由人民銀行經(jīng)營管理,個人不得購買或交易黃金。 但也存在一些極為特殊的情況讓老百姓接觸到黃金: 一是國家分配或獎勵,二是合法繼承或接受贈予。 劉有光家的金子是合法繼承的。 解放海濱市那會,劉有光的父親帶他支前當民工,然后一次偶然機會抓到了一個帶金條銀元逃跑的軍官。 這屬于戰(zhàn)時立功事件,部隊獎了一根小金條和五十斤小米。 該獎勵被市武裝部登記在冊,所以雖然前些年世道很亂,但金條保存了下來。 劉有牛聲音落下,劉有光躥得比糧倉老鼠還快,咣當鎖上大門: “買金子?你當這是供銷社扯布頭呢?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萬一被人發(fā)現(xiàn)舉報,咱幾個都得完蛋!” 劉有牛粗線條,他想的簡單說出來的也簡單:“哎呀,屋子里頭就咱四個人,你不說我不說他不說,怎么會叫人發(fā)現(xiàn)叫人舉報?” 劉有光使勁搖頭:“我要想賣早就賣了——實話說給你,前些年公社有領(lǐng)導暗地里來問過我,想換我家的金條,我一口回絕了,絕對不行!” “這事兒,想都別想!”他最后又斬釘截鐵的補充一句。 錢進說:“國家不允許咱私人買賣黃金,所以這買賣肯定不成,違法的事情咱絕對不干。” 他不廢話掏出一張‘招工報到證’遞上去:“我聽說叔你家里是祖?zhèn)魅莫毭纾吭趺礇]見到你兒子呀?” 劉有光定睛一看,滿臉疑惑:“是,我家三代都是獨苗,我兒子還在地里呢。” “咋了?你這是什么東西?” 錢進把報到證遞到他跟前:“那個,您看這上面的字呀……” “我不識字啊。”劉有光說。 終于輪到錢進吃驚了。 您不識字您胸前別著兩根鋼筆干什么? 他往劉有光胸口看。 劉有光低頭,然后尷尬的擺弄了一下口袋:“這是兩個筆帽,插這里好看,哈哈……” 看起來像文盲的劉有牛卻識字。 他拿過報到證后說道:“這是街道居委會給你的工作報到證?小錢,你把這東西怎么帶出來了?” “你啥意思?你要用你工作換金條?” 錢進說道:“對!” “這是居委會給我準備的招工報道證。” “叔、嬸子,你兒子只要拿著這張招工報到證去我們居委會報道,那就能有一份城里的工作,工作以后還能把戶口辦成農(nóng)轉(zhuǎn)非,去吃商品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