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大你說什么就是什么?!? 賈有成滿意的點頭。 幾個人沒有隨身帶著家底,又離開倉庫出去搗鼓。 最終八摞大團結給到了錢進:“兄弟,你數一數。” 錢進仔細抽查了這批錢的真假。 今天的買賣他注定要在錢上吃虧,但為了長遠計劃,這點小虧他吃的起。 可要是他收的錢是假錢,那他就是被賈有成給坑了,這樣他吃的虧就屬于大虧了。 他能吃小虧,決不能吃大虧。 大團結沒問題。 他將箱子留下,對張愛軍一甩頭,兩人推著小車就走。 賈有成急忙追上去問道:“下次咱們怎么交易?” 錢進說道:“我們老板已經打聽過你的身份了,他能找到你?!? 聽聞這話,賈有成表情陰晴不定。 兩人推著小車遠去,他招招手說道:“還都愣在那里干什么?帶上東西,撤!” “都給我小心點,這批貨是咱現在的財神爺,別給我傷了財神爺!” “等等,再讓我查一遍,他娘的,上次吃了那個搬山道人的大虧,老子以后絕對不會再吃虧!” 有人說:“老大,你現在查就算查出問題來咱們也沒轍,人家人跑了……” “就你長嘴了?我不懂嗎?”賈有成勃然大怒。 過了一會他滿意點頭:“這次沒問題,這次咱碰上了個肥羊,嘿嘿,我準能把搬山道人身上虧掉的錢,全部賺回來!” 一行人搬著箱子盡量輕手輕腳的遠去。 躲在遠處的錢進對張愛軍點點頭,低聲說:“跟上他們,一定要查到他們藏貨地點!” 他則推著小車火速回到供銷總社甲港搬運大隊的辦公室,撈起電話先給甲港治安分局打過去: “我要舉報,我要舉報一伙犯罪分子……” 掛了電話再給緝私辦主任周青云家里打過去,電話撥打兩遍才被接通,錢進自報家門、直入正題: “周主任,我是錢進啊,我需要向您舉報一件事,今晚我湊巧碰到了一伙走私犯在咱們甲港進行走私犯罪活動……” 這次他不用出面了,只需要把消息傳出去即可。 畢竟他是搬運工不是治安員更不是緝私員,不需要總在緝私工作上立功。 錢進掛了電話,留在辦公室里充當聯絡人。 治安分局這次來的很快。 值班人員將電話打給了領導,領導立馬電令刑警隊趕來待命。 后面緝私辦也來了人,同樣來了一隊精兵強將。 等到張愛軍最后出現,錢進讓兩隊人跟著張愛軍去抓人,他則可以溜達著回家睡覺了。 星期一還得上班呢。 早上他騎車來到大隊辦公室,一推開門,劉金山拼命向他鼓掌。 錢進還以為是他昨晚上協助治安分局和海關緝私辦抓賈有成一伙人的消息傳過來了。 他忍不住感嘆:“這種事不應該保密的嗎?怎么都沒有點保密意識呢?” 劉金山贊嘆道:“錢大隊真是品德高尚、覺悟高超,您做好事不留名呀?!? “但是日報社的記者同志們可不會將您做的好事向人民群眾保密,他們的責任就是報道您這樣的好人好事!” 說著他將早上發明的報紙送上去。 頭版赫然登著《勞動突擊隊勇挑重擔,破冰行動暖人心》的報道。 記者拍下了錢進跪在雪地里測繪地基的照片,他軍大衣肩頭結著霜花,身旁堆著破爛桌椅,看起來像一位勤勞樸素的老工人。 當天中午《讀報參考》也開始發行,頭版又是關于錢進的報道,標題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泰山路學習室改造見聞》。 這次配圖還是錢進,配了一張錢進爬梯子工作的照片。 報道見報的當天,從下午開始泰山路的學習室就熱鬧起來。 先是附近的居民送來了熱水和自家做的干糧。 接著,幾位退休老工人帶著工具主動要求加入施工隊伍。 最讓人意外的是,區教育局打來電話,表示要派技術員來指導工作。 電話打到了搬運大隊辦公室,居委會讓錢進回去接待區教育局派來的工作人員。 錢進就說這事在街道上是魏香米主任牽頭的,由魏主任接待教育局工作人員更合適。 主要是他這邊不便翹班。 幸虧他沒有翹班,楊勝仗把他叫過去詢問這件事情。 錢進搓著手表現的有些不好意思:“咱們就是干點分內事,怎么還上報紙了?” 楊勝仗笑著抽了口煙,說道:“誰跟你咱們?我可沒有在你們泰山路學習室的籌建工作中起到任何作用?!? “另外你這件事辦的非常好,現在黨和政府重視教育工作,我剛接到社長電話,市里要推廣你們泰山路的經驗,號召各單位支援學校建設!” “另外我把你叫過來并不是跟你打聽這件事,我要是打聽什么在電話里就找你打聽了,這次是宣傳科的彭科長找你?!? 彭科長,彭友良。 這是錢進的熟人了。 楊勝仗打了個內部電話,頭頂更加稀松的彭友良主動趕了過來。 一進辦公室,彭科長直接伸出手。 錢進擺出受寵若驚的架勢跟他握手:“彭科長,您怎么親自來了?我正要去找您呢?!? 彭友良沒什么架子,笑道:“錢隊長,你們辦的事情了不起啊?!? “今天看了《海濱日報》的報道,咱們黨委專門開了個緊急會,決定支援你們街道的教育事業!” 錢進一愣,確實沒想到供銷總社竟然要支援學習室的改造工作:“彭科長,這合適嗎?” 彭友良笑道:“怎么不合適?你是咱們供銷總社的人,你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咱們供銷總社就是你的堅強后盾!” “根據社長的指示,根據黨委會表決,咱們單位決定撥款5000元支援教室改造工程!” 彭友良聲音越說越洪亮:“另外,木材、玻璃、油漆等建筑材料,我們負責供應!” 錢進心花怒放,握著彭友良的手是搖來搖去:“彭科長,這太感謝您、感謝韋社長、感謝咱們單位了。” “噢,我也得感謝我們領導……” 他諂媚的看向楊勝仗,楊勝仗指著他哈哈大笑:“你小子少給我來這一套,不過我告訴你,咱們單位支援你們做好事可是有條件的?!? 錢進愣了一下,有什么條件? 他看向彭友良。 彭友良隨即笑道:“老楊真是實在人,也是真愛護你這員虎將。” “其實不瞞你說,咱們供銷系統也有不少職工子弟在準備參加高考,改善教學環境也是為職工辦實事。” “要說條件嘛——很簡單,希望完工后能在教室墻上掛一塊‘海濱市供銷總社捐助工程改造’的牌子?!? 錢進松了口氣,爽快地答應了。 下班以后,他蹬著自行車風風火火回到泰山路,把已經下班的突擊隊又給召集起來開了個臨時會議。 他在會議上宣布了這個好消息,同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然有了資金和材料支持,我們就要把工程做得更好!不僅要隔出四間教室,還要保證采光、隔音,每間教室都要安裝日光燈!” 接下來的日子,物資迅速到位,學習室改造工作轟轟烈烈的展開。 有了資金支持,有了物資供應,工程開展的很順利。 他本來只打算用木板隔開幾間教室,就像前世城市合租房里那些隔斷間一樣。 但現在有錢有物資還有了人才——區教育局請來了一位土木工程師協助他們的施工工作。 這位工程師給他們帶來了一項好技術,叫做土法隔音墻: 把麥秸和舊報紙層層壓實,再用鐵絲網固定在木架間,最后墻壁兩邊壘上一層磚即可。 麥秸和舊報紙都是便宜貨,鐵絲網和木架也不貴,所以雖然工序增加了,反而造價便宜了。 這樣節省了紅磚,壘出來的墻壁不僅隔音還造價更低,整體省了三成料錢。 特別是得知他們要用舊報紙制作隔離墻后,甚至都用不著自己買報紙。 街道居民自發提供了積攢的報紙和孩子用完的作業本,魏香米帶人浸水搗成了紙漿,用紙漿灌注秸稈成模型壘起來,隔音效果更好! 《海濱日報》這邊發現了企業和群眾們對于學習室改造工程的支持,于是進行了跟蹤報道。 這下還引發了連鎖反應: 國棉六廠捐出淘汰的小型紡織機置物桌給備考生們當學習桌。 這全是實木桌子,雖然老舊但即使再用上個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都不成問題。 昆侖山路電影院則將去年重裝修時候沒用完的椅子給贈送了過來。 市圖書館給贈送了圖書和掛圖,名人警句全掛上了墻壁。 等到2月底錢進再來學習室看: 鳥槍換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