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近半年多來,自從跟著錢進他們吃的好喝的好,一個個不缺營養(yǎng)長得棒,大小伙子和壯漢子在車斗里并排,有看熱鬧的老農評價: “像是秋后的高粱桿,齊刷刷的高挺!” 盡管卡車奔馳起來有風,可五月的風是暖風,加上一群小伙子塞在一起跟一堆爐子在一起似的,他們那古銅色的臉上沁著汗珠。 突擊隊統(tǒng)一的工裝,統(tǒng)一的左胸口袋別著一支鋼筆,勞動跟文化相結合,讓看熱鬧的人群贊嘆不已。 “報告錢總隊,泰山路街道勞動突擊隊前來報到!”米剛跳下車后向錢進敬禮。 錢進指向王振山:“這是我們公社的書記,王振山同志。” 米剛立馬又沖王振山敬禮,聲音洪亮:“書記同志,海濱市城南區(qū)泰山路街道勞動突擊隊前來報道!” 其他突擊隊員一個個利落的翻身下車,他們嫻熟的整隊,列成方陣站到了米剛身后。 米剛報數(shù),王振山很是高興,一個勁鼓掌。 等到隊伍完全站定,王振山三步并作兩步迎上去挨個握手,很熱忱的直搖晃: “可把你們盼來了!路上辛苦了!” “快快快,同志們快去我們食堂坐一坐,那里已經(jīng)收拾好了,咱們過去歇歇腳,喝口涼茶緩口氣。” 這是支農項目。 還是街道針對公社進行的項目,那怕只沖著這一點王振山也得好好接待。 他通過錢進之前拉贊助的表現(xiàn)算是看出來了,泰山路有錢有資源,自店公社要發(fā)展,少不得得沾這條街道的光。 所以在他看來,勞動突擊隊過來修沒修好學習室不重要,把人招待好了、把街道和公社的關系搞好了,這個才重要! 但在勞動突擊隊員眼里不是這樣。 他們只聽錢進安排。 既然錢進說了是來整修教室的,他們就要趕緊下手干活。 正好上午知青們勞動,兩個倉庫都空出來了。 錢進安排米剛跟王振山溝通,讓石振濤帶隊針對兩個自習室進行維修改造。 如今有了小集體企業(yè)的財政支持,勞動突擊隊鳥槍換炮,人才多、工具全。 尤其是正月里剛改造了泰山路的學習室,有經(jīng)驗也有材料。 學習室是供銷總社支援改建的,那物資保障力度強悍,當初光水泥送來五十袋,根本用不上。 這次錢進安排突擊隊帶過來十袋,要修修補補也要搭配炭黑給兩間倉庫各抹一個黑板。 結果米剛還挺尿性,他堅決要求親自帶隊勞動,并且還對王振山說: “書記同志,非常感謝您的熱情款待,可我們是受到組織的委托來勞動的,我們也都是勞動好手,咱們就不休息了,直接上吧。” 石振濤補充:“一路上已經(jīng)在卡車上休息夠了。” 說著他從隨身背的綠挎包里掏出個筆記本:“王書記、錢總隊,您二位看看安排誰先帶我們去看看倉庫?” “昨天接到電話后我找工程師請教了一下,根據(jù)電話里介紹的環(huán)境琢磨了幾個改造方案,現(xiàn)在想去看看哪個方案更合適。” 錢進滿意的點頭:“行呀,你小子現(xiàn)在做事夠全面。” “王書記,你看咱倆一起去看看吧?” “急什么!”王振山還想客氣,但錢進跟他說都是自己人。 這樣他便說:“那我安排人把涼茶送過去,咱們干活喝茶兩不誤!” 石振濤說道:“這樣最好,早干完早安心,聽說你們這兒要參加高考的知青有上百個?要改造兩間自習室?” 錢進帶路,在路上把情況介紹了一下。 倉庫還是老樣子。 斑駁的土墻,漏風的屋頂,參差不平的泥土地面。 最大的變化是蜘蛛網(wǎng)和灰塵垃圾被收拾的干干凈凈,窗戶也被打掃過了,房間里更是整整齊齊碼著多套桌椅。 錢進介紹:“這全是王書記的功勞,他將公社的一批桌椅貢獻了出來,又號召我們這里各生產(chǎn)大隊和生產(chǎn)隊貢獻了一批。” 王振山面有得意之色,說道:“應該的,都是我應該做的。” 進入倉庫,米剛一抬頭就是各:“豁!” 屋頂有破洞,陽光從那里直射進來,照在他瞇起的眼睛上:“這要趕上雨天,準成水簾洞。” 這是昨晚知青們的杰作。 本來屋頂有孔隙但沒漏成這樣,有人拿著長竹竿綁了掃帚去掃屋頂。 哪知這屋頂已經(jīng)酥了,掃帚使勁一撞,便是一道口子。 錢進笑:“所以你們今天勞動任務很重,需要把屋頂給補好。” 跟著電工學電力的黃旭日沿著墻壁轉悠一圈:“得預留出電線進入口,這次最大的任務怕是在架設電線上。” 錢進拍拍他肩膀:“這就得靠你了,你得給我好好表現(xiàn)。” 黃旭日笑:“錢總隊你這話說的,看我表現(xiàn)行了,咱泰山路突擊隊不拉胯。” “魏主任可說了,六月份評77年的市優(yōu)秀勞動突擊隊,咱隊伍十有八九能獲獎!” 聽到這里王振山立馬對手下人說:“趕緊準備感謝信,一定送到市里相關部門。” “定制一面錦旗,要給泰山路的居委會送到位!” 錢進笑道:“還是王書記考慮周到。” 曹有志的解放鞋踢開一堆雜草,露出幾個黑黝黝的鼠洞:“這邊得先用水泥抹平,好家伙,這些地方不收拾好,后面耗子得來開運動會!” 石振濤的筆記本上已經(jīng)畫滿了草圖:“我們可以在這里開兩扇大窗,采光好。那邊墻刷白,貼學習標語。” 他撓了撓頭:“咱們在學習室改造時還剩了半桶藍漆,我?guī)狭耍媒o黑邊邊緣上畫個課程表。” 不到十分鐘,突擊隊就分好了工。 石振濤從帆布包里掏出幾把閃著寒光的新工具:“這是區(qū)里特批給咱突擊隊的,專門支援農村文化工作建設。” 接下來的場景讓王振山等人看的連連點頭: 米剛像變魔術似的從卡車駕駛室里卸下幾塊玻璃,有懂木工的青年當場測量窗戶尺寸要安裝新窗。 有人挑水有人和泥有人攪拌水泥,各司其職。 還有人拿出主席畫像準備找地方掛上,突擊隊經(jīng)常刷標語,毛筆、紅漆等工具一應俱全,只剩下選擇標語內容,到時候用剪刀裁剪報紙刷紅漆就行。 “同志們,加油干,今天的活不多,咱們人多。”石振濤使勁揮手,“咱們爭取太陽落山前完工,爭取不給公社的同志晚上增加負擔!” 多項工作同步進行。 五支突擊隊互相配合,各自忙活工作,干的得心應手。 墻壁泛黃的舊報紙被撕下,露出原本的土坯墻。 隊員們將墻壁找平,刷漿糊重新貼上新報紙。 隊員龔廣和著水泥,動作麻利地堵上一個個鼠洞,嘴里還哼著《咱們工人有力量》。 “上面小心!”米剛大聲招呼。 眾人抬頭,只見梯子已經(jīng)在外墻架上了,一些隊員跟古代攻城戰(zhàn)士一樣往屋頂爬。 和泥修補缺漏加上蓋一層新茅草、鋪設新瓦片,很快倉庫里光線黯淡了起來。 缺漏被補上了。 但沒多久,倉庫里光線重新亮堂起來。 老式格棱木窗被卸下來,木工帶人將新窗戶鑲嵌上去。 檢查了合頁沒問題,再把一塊塊玻璃裝進窗框里頭,頓時,陽光透過嶄新的玻璃照進來,在地上投下一塊明亮的光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