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告別群山-《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2/3)頁
所以剛才見石頭遞給自己一塊,還以為得全用上呢。
想到專用黏團,錢進眼睛一亮。
他說道:“你們等著,我有個城里科學家剛發明的粘知了神器。”
孩童們不知道神器什么意思,一個勁撓頭。
錢進飛快找了個屋后沒人位置。
粘知了神器是小東西,他脖子上掛的最小金盒便夠用。
錢進五個一次的買,幾次便買了一些小綠手,這東西粘性很厲害,不管是知了還是蚊蟲,只要碰上就別想跑!
他拿去分給孩童們。
孩童們每年夏秋都要粘知了,非常了解工具的重要性。
隨著錢進將小綠手交給他們,他們一試這黏性頓時歡喜大叫起來:
“這個好使,快看,這個厲害。”
“比面筋厲害,石頭,你把面筋給你奶奶送回去。”
“你們看看把這個粘到桿子頭上,咱今天肯定要發財了……”
錢進沒讓石頭送回面筋。
面筋已經沒法再做飯吃了,他在孩子們的指導下,重新調整了面筋的大小,選擇自己用這個。
“出發!”鐵蛋一揮手。
他是這些小伙伴里的頭,最喜歡像將軍似的發號施令。
孩子們歡呼著朝后山進發,錢進跟在后面,看著他們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可惜沒帶相機,否則拍下這一幕來,等到21世紀再看一定很叫人感慨。
山路越來越窄,兩旁的灌木叢漸漸高過人頭。
野草漸密,遮擋住了地上淺淺的山泉溪流。
孩子們習慣了赤腳闖山,盡管山石猙獰,但他們毫不在意,依然興高采烈地前進。
錢進的解放鞋很快被溪水浸濕了,涼絲絲的很舒服。
“噓!”走在最前面的鐵蛋突然停下,豎起一根手指抵在嘴唇上。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錢進順著鐵蛋指的方向看去,在一棵老槐樹的樹干上,趴著一只黑褐色的知了,正“吱——吱——”地鳴叫著。
鐵蛋躡手躡腳地靠近,慢慢舉起竹竿。
其他孩子緊張地看著,二妞緊緊攥住錢進的衣角。
竹竿一點點靠近那只毫無察覺的知了,突然,鐵蛋手腕一抖,竹竿頂端的小綠手準確無誤地粘住了知了的翅膀。
“逮著啦!”孩子們歡呼起來。
小小的少年得意洋洋地把掙扎的知了取下來,放進帶來的罐頭盒里。
知了在鐵皮盒子里撲騰,發出“撲棱撲棱”的響聲。
其他人去看小綠手,鐵蛋得意洋洋的說:“錢叔說的對,這是粘知了神器,它可神了,其實我剛才就粘了一點知了翅膀,結果這個知了就跑不掉!”
“錢叔,該你了!”二妞推著錢進往前。
樹叢里知了叫聲此起彼伏,孩子們七手八腳地指出位置。
錢進學著鐵蛋的樣子,小心翼翼地舉起竹竿,可是手一抖,竹竿碰到了旁邊的樹枝。
“嘩啦”一聲,知了受驚飛走了,留下一泡尿。
“哎呀!”孩子們惋惜地叫起來,但毫不在意,反正山里知了多的很。
第三次嘗試時,錢進終于成功粘住了一只知了。
當他小心翼翼地把戰利品放進罐頭盒時,孩子們比自己抓到還要高興,圍著他又蹦又跳。
太陽越升越高,山里開始熱起來。
孩子們的罐頭盒里已經裝了十幾只知了,撲騰的聲音和吱吱叫聲不絕于耳。
鐵蛋興致勃勃的說:“今天有這個粘知了神器,咱使勁抓知了,一定要多多的抓。”
每個孩子都知道,知了回去用鹽腌了,再用油一炸,香得很。
西坪人家條件不好,常年舍不得吃肉,于是到了夏秋時節他們找知了猴抓知了,用攢下的油水炸了給孩子解饞,噴香酥脆可口,是山里孩子難得的葷腥。
一群孩童分開,一人一根竹竿,幾乎是次次不落空,每次伸出竹竿都有收獲。
罐子里塞滿了知了。
他們又找纖細堅韌的茅草,用茅草穿過知了綁成一串。
等到竹竿上的小綠手沒了粘性,他們已經抓到三四百個的知了。
“咱們去抓小魚吧!”鐵蛋提議道,“錢叔叔不是要吃小魚嗎?”
錢進解釋說:“我那是隨口說的……”
孩子們不管,又帶著轉向一條小山澗。
山澗里溪水清澈見底,在石頭上濺起朵朵水花。
鐵蛋第一個脫掉補丁摞補丁的布鞋,挽起褲腿就下了水。
“老錢快下水,這里涼快!”他齜牙咧嘴地笑著,朝錢進招手。
錢進無奈一笑。
得,關系進展了,從錢主任變錢叔叔又變成老錢了。
其他孩子也紛紛脫鞋下水,有的還干脆把上衣也脫了,光著膀子在水里撲騰。
錢進也學著孩子們的樣子,脫下解放鞋,卷起深藍色滌卡褲子的褲腿,小心翼翼地踩進溪水。
八月的山泉水依然冰涼,激得他打了個哆嗦。
水底的鵝卵石被水流沖刷得圓潤光滑,踩上去癢癢的。
“錢叔,看這兒!”二妞指著一處水流較緩的小水洼。
錢進彎腰看去,果然有幾條寸把長的小銀魚在水里游弋,陽光下魚鱗閃閃發亮,像一根根銀針。
孩子們立刻行動起來。
這活是他們拿手好戲。
鐵蛋和另一個男孩在上游用石頭壘起一道臨時水壩,二妞帶著幾個小姑娘在下游張開舊蚊帳改成的網兜。
錢進個子大聲勢足,被安排在水洼旁,負責驚動魚群。
“我數到三,“鐵蛋壓低聲音指揮,“一、二、三!”
錢進用手攪動水洼,小魚受驚,順流而下,正好鉆進二妞她們張開的網兜里。
孩子們歡呼雀躍,七手八腳地把捕獲的小魚放進帶來的竹籃里。
竹籃底部墊著濕漉漉的苔蘚,小魚在上面撲騰著,銀光閃閃。
“錢叔,你還記得那年大旱嗎?”鐵蛋突然問道,手上不停地把小魚從網兜里揀出來,“就是這條小溪,差點干了。”
錢進當然不記得。
他以前沒有來過自店公社。
不過他知道前年月州縣倒是碰上了臺風洪澇。
孩童們記憶也有些混亂了,七嘴八舌說給他聽,鐵蛋說的干旱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當時三四個月沒下雨,山澗幾乎斷流,當時全村人定量用水,連洗臉都要省著用。
鐵蛋頗為自得的向錢進介紹:“那時候我才這么高,天天跟著大人后面運水。”
“當時我可能干了!我爹說我能頂半個勞力!”
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說著話,繼續在小溪里忙碌。
不光是小銀魚,還有一些小鯽魚小草魚小青魚沙爬子魚一起落網。
二妞說這些小魚拿回去用面粉裹了油炸,連骨頭都是酥的,是她奶奶的拿手菜。
小溪流被攪弄渾濁,后面很難再抓到小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