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老大不幫他們說話,他們也沒話說。 看著程俠自己美滋滋的收拾分給他的好貨,幾個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起了別的心思: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投錢主任了! 錢進還得解釋這些海貨的來路,因為他們可是發福利品的消息肯定會傳出去。 于是他說道:“各位同志,有個事我得向大家伙通報一下。” “怎么說呢,大家看到了,這些海貨新鮮吧?肥吧?質量不錯吧?” 一行人連連點頭。 他說道:“那我琢磨著,如果大家覺得它們不錯,以后我準備安排咱們科室跟紅星劉家生產隊搭對子。” “咱科室有活動經費嘛,劉家生產隊則有趕海好收獲,我尋思以后再有合適機會那我就用經費去采購,今天我跟老隊長協商過了,他們生產隊愿意以市場價的半價出售給咱科室。” “我想這是個好事,他們在海邊吃夠這種小海鮮了,賣給咱們多少賺幾個錢補貼家用,社員們很樂意。” “而我們呢?我們在城里一般買不到這樣的鮮貨,他們愿意用便宜的價格處理給咱們,咱們不妨就買嘛,對不對?” 各科室的活動經費都是要用在員工身上的。 一般是聚餐或者采購福利品分發。 錢進這么做是符合規矩的。 員工們一聽科室的活動經費可以事半功倍自然愿意,紛紛舉手表態,支持錢進的抉擇。 錢進聞言便說道:“好,那以后我每次退潮時都找機會去一趟,給大家帶點海貨回來分。” 這讓一群人高興不已:“以后家里吃海鮮不用去市場買了。” “錢主任萬歲!”有大學生急忙喊。 于是一幫人一邊心里罵他是孫子一邊跟著喊。 錢進笑道:“行了,都是我該做的事,用不著喊這些沒用的。” “什么萬歲?只有人民萬歲!個人連百歲都不可能,喊什么萬歲?” “好了,大家趕緊分配吧,分好了的不用等,回家立馬上鍋,該蒸的蒸該炒的炒,用他們漁民的話說,今天不吃甜的不吃辣的,就要吃個鮮的!” “錢主任,”程俠這邊正色招呼他,手里還拎著那串掙扎的螃蟹。 “下回您再去紅星劉家生產隊支農,叫上我老程一個。”他拍了拍自己結實的胸膛,“咱好歹是人民子弟兵,力氣活是能干的。” “工農兵是一家,支農這種事怎么能少得了我們呢?” “還有我!”孫美娟舉起手,辮子上的紅頭繩一晃一晃的,“我會記賬,能幫生產隊理賬目!” “我也去!” “算我一個!” 呼聲此起彼伏。 “行!”錢進大手一揮,很是高興。 他統帥勞動生產隊增加向心力也是通過集體支農手段進行的。 這樣他笑道:“那咱們科室組織個支農小分隊,以后有合適機會,都去開展支農工作!” 他指了指空了的竹簍,“不過得帶上這個,老隊長說了,有多少海鮮都給咱們留著!” 轉過一天來便是禮拜一。 今天,外事辦才算是正式開始工作。 錢進提前來的。 結果他上二樓一看,大辦公室里已經來了一半人了,孫健帶人正在搞衛生,干的熱火朝天。 大辦公室地面掃過又拖過了。 桌面都擦拭了。 他們現在開始擦玻璃。 看到錢進到來,孫健擦了把汗說:“錢主任,以后您把辦公室鑰匙給我吧,我早上幫您收拾一下衛生,提前打好水,幫您做好工作準備。” 錢進擺手:“我可以給你一把鑰匙,但不需要你幫我忙活。” “我們幾個年輕人,多干點活當工作前熱身了。”孫健表現的很積極。 錢進笑道:“我也是年輕人啊,我也需要勞動來給正式工作做熱身。” “好了,你們忙你們的,干得不錯,很有朝氣!” 他鼓勵了幾個大學生,去打開辦公室自己掃地、自己擦桌子。 現在他們科室工作不多,他的工作更少,有些事得身先士卒。 不過他估摸著外商辦很快就要提升工作強度了。 上個禮拜他們工作少,那是因為處于磨合期,這個禮拜開始他們算是正式掛牌營業開始干活了。 確實是這樣。 外商辦今天正式進行科室工作,韋斌作為社長還挺不放心的,于是上午他聽秘書匯報了今天的工作安排后,沉吟一聲說: “增加一項工作安排,而且增加在第一項工作后面做第二項工作,我要去看看外商辦的情況。” 秘書點頭。 他知道領導對外商辦的情況一直不放心,畢竟這科室確實尿性,還沒等著正式上班呢,一位副主任和一位辦事員已經進治安局了。 每個周一的第一項工作永遠都是查看禮拜天各上級單位下達的文件。 看過文件,針對性進行了工作安排,韋斌端起茶杯喝了口紅茶:“你把這些文件下發給相關部門,外商辦的不用管,我自己帶過去。” 秘書說道:“我陪您過去?” “不用了,我自己去走走。”韋斌背著手出門,“反正沒幾步路,咱這又不是下鄉。” “即使下鄉也沒事,那錢進下鄉是一把好手,而我在這方面并不比他差!” 他進入偏樓,李香正要下樓,一低頭看到他頓時慌慌張張:“韋社長,是您?您好,早上好。” 韋斌矜持的點點頭。 李香急忙讓路并伸手:“韋社長您是要去我們科室嗎?請問有什么事?不是,我不是要過問,我的意思是有沒有我能夠做的?” “你能做的就是你去忙你的。”韋斌和氣的笑道。 同時他擺擺手,示意小姑娘別聲張。 韋斌自己輕手輕腳地踏上樓梯,鑰匙在腰間輕輕晃動。 二樓的走廊靜悄悄的,一盞石英鐘掛在了南墻上,秒針在“咔嗒咔嗒”地走著。 外商辦的大辦公室門虛掩著。 韋斌輕輕推開門,眼前的景象讓他忍不住點頭。 三十多個留在辦公室的員工正在齊刷刷地伏案工作,竟然沒人注意到他的到來。 陽光透過新擦的玻璃窗照進來,在水泥地板上投下整齊的光斑。 靠后門的位置,孫健正帶著三個年輕人在翻閱厚厚的資料。 這是正兒八經從外貿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工作起來很有派頭,手里拿著紅藍鉛筆在一沓英文文件上勾勾畫畫。 韋斌背著手直接去了后門。 孫健旁邊的員工正低聲詢問:“FOB條款下賣方需承擔裝船前所有費用,這跟咱國內情況不一樣……” “這個‘FOB’是什么意思?”韋斌突然開口,把幾個人嚇了一跳。 孫健猛地站起來,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聲響:“韋、韋社長!” 他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很激動。 畢竟是單位里的大領導。 韋斌輕輕拍他肩膀:“怎么?個頭這么大膽子這么小嗎?嚇到了?” “不是不是。”孫健尷尬的擺手,“我是激動……” “好了,別激動了,”韋斌笑,“說說,FOB是什么意思?” “Free-On-Board的縮寫,意思是船上交貨,我們錢主任說,以后咱們國內跟外國開展商業合作,一般將采取這種交貨方式,讓我們提前準備。”孫健畢恭畢敬的解釋。 “很好。”韋斌點點頭,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看,“美國大豆出口標準?這些資料哪來的?” “錢主任找來的。”孫健推了推眼鏡,“他說要了解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才能跟外商打交道。” “他還說,咱們國家缺大豆,大豆是很重要的農產品和商業產品,富含蛋白質,對咱人、牲口乃至蔬菜植物都有大用處,所以我們可以及早關注一下大豆相關的國際貿易商業模式。” 韋斌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從后門進了大辦公室往里走。 票單組的區域,幾個女同志正圍在一起研究一份合同。 李紅英的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條款上滑動,突然停在一處:“快看,人家歐美合同里違約金是按天計算的!” “我看看。”孫美娟湊過去,兩條麻花辮垂在肩頭,“還真是,跟咱們的格式完全不一樣。” 韋斌在后頭跟著看。 李紅英感覺到身后有人下意識回頭,頓時身軀一震,下意識就昂頭挺胸。 其他人跟著往后看,都手忙腳亂地站起來。 孫美娟下意識的想把合同藏到身后,又覺得不妥,趕緊拿出來:“報告社長,我們在研究歐美合同范本……” “誰給的?”韋斌接過合同,紙張上還帶著新鮮的油墨味。 剛印刷出來的東西。 “是錢主任。”孫美娟的聲音像蚊子哼哼。 “他說我們以后要跟國際接軌,合同最重要,歐美那些公司現在相對我們有優勢,他們就會強調契約精神,到時候會拿合同來說事。” 韋斌翻看著合同,眉頭越皺越緊。 這上面全是英文,但關鍵條款都被紅筆標注了中文翻譯,頁邊還有密密麻麻的筆記。 “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他念著頁眉上的小字,“他這是哪弄來的?” “好像是錢主任托首都的朋友在新華書店找到的一本書,然后給我們復印了一些資料。”孫美娟小心的回答。 韋斌點點頭,又看另一張合同解讀規范:“你們研究的怎么樣?” 孫美娟尷尬的撓撓頭,說:“有點吃力。” “不過錢主任說熟能生巧,以后我們單位每個周都要抽出時間進行集體組織學習,這樣我們下班回家再加練一段時間,看外國合同會很輕松,因為它是看著麻煩,實際上都有章可循……” 韋斌沒說話,背著手走向主任辦公室。 他敲了敲門卻沒有回聲。 隔壁的副主任辦公室里探出程俠的腦袋。 程俠看到是大領導到來,趕緊問候:“社長您好,請問您有什么吩咐嗎?我們主任去后勤辦公室找東西了,您要是有什么吩咐要不然跟我說?” 韋斌淡然的沖他擺擺手:“你繼續工作,好好工作。” “誒。”程俠老老實實縮回頭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