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85章 生產線順利入場,錢進進廠長飯局-《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1/3)頁

    泰山路勞動突擊隊的擴招工作在有條不紊中進行。

    錢程、錢夕在單位干的都有聲有色。

    而家里孩子雖然多,卻有馬紅霞照應著,另外家里的生活有家庭規章制度約束,人多但不亂,一切井然有序。

    一個多月時間不知不覺過去。

    海濱市的秋老虎被徹底趕跑,進入11月后連續幾場秋雨落下,城市里開始秋風瑟瑟。

    11月下旬,寒雨已歇,鉛灰色的云層低垂,如同浸透了水的老棉絮,沉甸甸地壓在城市上空。

    深秋的風從海上卷來,穿過城區里密密麻麻的廠房和高矮參差的煙囪,最終抽打在國棉六廠那扇沉重闊大的灰色鐵門上,吹的鐵門撞擊墻壁發出沉悶的哐啷聲。

    王棟帶著鑼鼓隊急匆匆趕來,叫道:“老王、老王?干什么吃的,今天什么日子啊,你們不給我把大門看好!”

    聽到他的吼聲,遠處有兩個人急匆匆跑來:“廠長怎么了?”

    王棟不耐煩:“還怎么了,趕緊把大門給我固定好,外賓馬上就來了!”

    兩個門房老頭急忙點頭。

    王棟走出門去回頭看。

    天冷,可是今天國棉六廠卻一派熱烈。

    大門上懸掛的嶄新紅布橫幅在風中鼓蕩著:

    “熱烈歡迎美帝國沃德斯公司先進生產線順利進廠”

    闊氣的紅布襯著灰暗的背景,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一輛吉普車開到,副廠長王德福和仇國華先后跳下車,鄭重的向王棟點頭。

    王棟心里一喜:“機器全卸下來了?沒有問題?”

    仇國華痛快的說:“沒有一點問題,請了市供銷總社的甲港搬運大隊負責的機卸工作,一點磕碰都沒有。”

    王德福嘀咕說:“機器好是好,可是我怎么看這些機器個頭不大?就算組裝起來也比不上咱幾個車間任何一條生產線。”

    王棟笑了起來,上去拍拍他肩膀說:“德福同志,你的老觀念得改改嘍。”

    “機器的生產能力跟大小確實有關系,現在卻不是完全的正比啦,并非是大型機器生產能力就要大于小型機器。”

    “尤其是美歐日的先進生產線,人家都講究小個頭、大能力。”

    三個人正在聊著天。

    幾輛包裹著綠色帆布的解放牌卡車正緩緩駛進大門,輪胎碾過濕漉漉的水泥路面,發出嗤嗤的碾壓聲。

    很快,輪轂沾滿了新鮮泥漿。

    車后斗里,一個個巨大的木箱被多層油布嚴密包裹的形狀輪廓分明,像一頭頭蟄伏的鋼鐵巨獸,沉默地忍受著冰冷的海風。

    在解放重卡前后各有一輛小轎車。

    王棟見此揮揮手。

    早就已經列陣完畢的鑼鼓隊開始嘚隆咚鏘的響了起來。

    有小伙子喊道:“點鞭炮吧?”

    仇國華急忙擺手:“等一等,等領導下車。”

    米黃色的伏爾加轎車停下。

    王棟親自去拉開車門,市領導和沃德斯指派來的操作專家下車。

    這時候鞭炮點燃。

    頓時,紅色碎紙在地上翻滾,煙霧縈繞,火藥味混合著秋天雨后的泥土味、遠處燃煤鍋爐散發出的煙灰味,一起隨風飄蕩。

    后面的小轎車開上來。

    這輛車上搭載的全是生產線安裝和操作方面的工程師,統一穿著深藍色沃德斯公司的連體工裝,一個個神采奕奕。

    負責帶隊的專家名叫湯姆,身材不高但異常結實,一頭金發兩只綠眼睛,五十出頭的年紀,頭上沒有一點白色,能看出是個精力充沛的男人。

    王棟與領導們握手后與他握手,用錢進教的英語熱情的說:“湯姆先生,歡迎您來到中國海濱,我們熱烈歡迎您的到來。”

    湯姆一愣,然后笑了起來:“謝謝總裁先生的歡迎,您的英語很棒,希望咱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合作愉快。”

    然而這些話,王棟一句都聽不懂。

    但他注意到了湯姆是個正兒八經能干事的人,因為他那雙手大而寬厚,手掌布滿常年操作機器和與各種工具打交道留下的老繭。

    此時王棟顧不上跟他打招呼。

    廠長同志的注意力都在卡車車斗里的機器上。

    他深吸了一口冷冽而復雜的空氣,胸中有股滾燙的東西在劇烈地沖撞著。

    最后一哆嗦來臨了!

    歡迎儀式結束后,卡車開到車間門口。

    國棉六廠選出來的棒小伙、壯漢子們開始在洋專家的指揮下卸車。

    很快,在人力和機械的協同下,這些從大洋彼岸跋涉而來的機器被轉移進了那明亮而喧囂的巨大廠房里。

    它們從木箱中被解放出來,閃爍著冷硬而嶄新的金屬光芒,讓王棟看的贊不絕口。

    絕對的新東西,上面每一個螺絲、每一條鋼絲都是嶄新的!

    機械組裝和調試足足耗費了大半天的時間,下午時分,湯姆站在其中一臺機器的操作面板前開始進行試生產。

    燈光照亮了他腮邊濃密的絡腮胡子和額頭上的汗珠,他對著旁邊一個穿著國棉六廠工裝、神情緊張的年輕技術員比比劃劃,用生硬的漢語夾雜著快速的英語:

    “這個……按鈕……Press!看!看線頭!”

    管生產的副廠長劉勝利問王棟:“廠長,不著急讓咱的人上馬吧?試生產得讓他們自己人來,萬一出什么事,別找咱們責任。”

    王棟哈哈笑:“老劉啊老劉,你就是太謹慎。”

    “當然,我并不是說謹慎不是好事,有時候謹慎是必要的,但過分謹慎卻是要不得的。”

    “新生產線不會有問題的,錢主任也給我查過,沃德斯出口生產線還沒有在運輸途中出過問題。”

    “所以咱們現在缺的是時間和人才,不用擔心意外,就讓咱選出來的人才抓緊時間跟著洋專家們好好學習。”

    劉勝利搖搖頭,嘀咕說:“海上風大浪大,機器難免有點差錯……”

    嗤……

    隨著年輕技術員在眾人注視下用力按下那個紅色的按鈕,一股氣流噴涌而出。

    幾乎就在同時,廠房里的燈光迅速黯淡。

    接著一種極其低沉、流暢,帶著某種奇異韻律的嗡鳴聲在巨大而空曠的廠房里均勻地鋪展開來,瞬間壓過了所有其他的雜音。

    它不像老式織布機那樣充滿蠻力與撞擊的嘶吼、咆哮,而更像是一架精密樂器內部所有部件協同運轉后發出的、渾厚而富有生命力的和鳴。

    機器啟動。

    幾個工程師開始操作起來。

    他們按照調試好的模式啟動生產線上的不同機器。

    幾秒鐘后無數銀白色的紗線如同獲得了生命,從各自的筒管上輕巧地躍出。

    它們沿著復雜精密、流光溢彩的導軌通道,在目光難以捕捉的高速中,被無形的力量精確牽引。

    飛梭不再需要粗魯的撞擊和摩擦,它們以令人炫目的軌跡無聲而優雅地在經紗的海洋中“游走”。

    所過之處,一匹素色的、質地細密如同絲綢般的白色棉布,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下方漸漸“流淌”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