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咱們化肥廠差點鑄下大錯,還好,錢進同志是及時雨,挽救了我們的致命過失。” “接下來我不管你們是不是跟我一樣認可這位同志,反正技術把關、談價錢、啃合同、認條款,只要是錢進同志下命令了,那不管牽扯到誰,是條河你得給他蹚過去,是座山你得給他鏟平!” 說著他揚起那只染血的大手凌空虛劈了一下,帶起一股腥風: “廠里的、任何單位里的,有一個算一個,誰他媽敢在背后耍心眼,拖后腿!誰他媽敢不聽調度、陽奉陰違……” 他聲音陡然拔高,吐出來的字跟扔出去的手榴彈一樣: “別怪我楊大剛按紀律!給你把骨頭縫里的懶筋懶肉!扒皮抽筋!拆碎了往鍋爐里填!” 房間里死一般的寂靜。 只有墻上的老掛鐘秒針“咔噠、咔噠”地走動,每一秒都敲在人緊繃的神經上。 錢進站了起來,敬禮向眾人轉身。 楊大剛轉向錢進,聲音陡然放緩: “錢進同志,工作組組長是局領導,我剛才跟他們已經聊過了,他們不管事,我是副組長,我管事。” “但具體怎么干活,我聽你安排,你要人、要槍、要車,我楊大剛和廠里千把號的血肉骨頭都能為你所用,你發話,我們辦事,只一條——打贏這一仗!” 錢進說道:“好,那楊廠長、各位同志,我不客氣了。” “合同拿出來,今天先檢閱合同。” 有人急忙掏出一本A4紙大小的書來,跟一本博士畢業論文似的。 這合同很詳細,也很復雜。 錢進打開看,白紙黑字上有醒目的彩色川崎重工集團信箋臺頭。 標題很正常: 《關于MK-IV優化整合平臺設備包最終技術確認及驗收節點說明》(中日英三語) 錢進一看便冷笑,他點著合同說: “看懂了沒有?人家早就準備好跟你們打國際官司了,中日貿易用英語寫合同,這是給誰看的?給國際法院看的!” 有老技術員眼巴巴的問:“錢主任,咱們怎么辦?我們看過這個合同很多次了,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呀。” 說著他看向三名廠辦文書。 文書們很尷尬。 他們負責審核合同,合同里有漏洞而他們沒有發現,那責任就是他們的。 其中一名資深文書為己方辯解:“或許、可能我是說,有沒有這么個可能?” “合同沒什么問題,小鬼子們狡猾的很,他們給了咱們正式合同,然后在設備上動手腳?” “你看我們沒有見過設備,關于設備性能的審核是技工們的……” “到了現在還給我推卸責任!”楊大剛一把將帽子摔在了桌子上。 “告訴你們,咱們這個工作組有一個算一個,全有責任、有大責任!” “告訴你們,先聽錢主任的吩咐把事辦漂亮了,爭取將功贖罪,否則回廠之后,停職處分少不了,嚴重的話我會自請上級部門進行紀檢調查,咱們全滾蛋回家!” 一行人如喪考妣,再不敢說話。 錢進笑吟吟的摁住楊大剛,說道:“楊廠長,我不是和稀泥,而是要說一句公道話。” 他站起來看向眾人:“川崎重工設下陷阱等我們踏進去,這陷阱自然非常精巧隱秘,人家是有備而來,咱們又不專業,沒發現問題是情有可原。” “所以各位同志,以前的事情翻篇了,咱們往前看,往前走。” “合同和設備資料書里肯定都有問題,否則人家等著東窗事發被咱們追責嗎?我們暫時沒有發現不要緊,加把勁嘛,反正距離正式談判還有些日子。” “來,同志們干活了!” 隨即,辦公室變成了一個沒有硝煙只有文件的戰時指揮所。 慘白的白熾燈光下,文書們翻看中文合同,錢進對照查看英文合同,工程師和技工們則商討設備資料書。 時間就是戰機。 全體都得加班。 時間一天兩天的流逝,又是一個夜晚。 窗外,深秋初冬的夜色濃重如墨,寒氣從窗縫鉆進來,卻沒人感覺冷。 屋子里全是男人,除了錢進都是煙槍,抽煙抽的渾身燥熱。 另外熱茶不斷冒熱氣,大家高度焦慮和過度思考導致代謝旺盛,熱量很足。 煙灰缸早已不堪重負,扭曲的煙蒂漫溢到桌面、地上。 為了保密沒有清潔工來打掃衛生,而眾人都有時忙活也來不及打掃衛生。 于是煙蒂煙灰與散亂的文件卷宗、翻開的厚重外文技術詞典、凌亂的圖紙糾纏在了一起。 墻上的掛鐘指針,沉悶地滑過夜晚十點。 時間緊迫,分針每挪動一格,都像在眾人緊繃的神經上鋸過一道。 “不行,還是不行!”技術科長趙工猛地將鼻梁上那副纏滿膠布的眼鏡摘下,用力揉起了深陷發紅的眼窩。 楊大剛虎著臉看過去。 趙工不敢看他,低下頭的臉上帶著濃濃的絕望:“我們真是摳字眼一樣摳遍了!都對著國際標準找了,什么ASTM標準、DIN標準、JIS標準……” “翻來覆去摳好幾遍了,材料規格、檢驗方法、公差范圍……” “小鬼子合同里引用的標準版本沒問題,措辭嚴謹,咬不動啊!” “那個‘優化整合平臺’的鬼名堂,在技術附件里被包裝得滴水不漏!他們玩的是偷換概念?拿舊貨當新料用?可我們、我們沒有找到陷阱啊。” 楊大剛狠狠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蓋叮當作響。 錢進摁住他,低聲道:“放心,我都有對策了,老楊大哥你有點耐心。” 其他幾個人抬起頭,一雙雙眼睛里布滿血絲,滿是困獸般的焦躁: “他娘的,老子真想……” “真想怎樣?”錢進溫和的問道,“想拿拳頭去跟東京的合同條款講道理?還是指望國際友人來主持正義?” 錢進露出笑容,說:“工作很困難,這是早有預料的事,因為川崎敢這么干,就是吃準了我們技術信息不對稱,法律手段匱乏,國際仲裁經驗幾近于零。”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一行人的臉,最后落回桌面上那份如同銅墻鐵壁般的合同: “看來,憑我們現在的力氣是撬不動這塊鐵板的,咱們得借力啊。” “借力?”有個文書猛地抬頭,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錢主任,您是說找上面?找、找輕工局?不行,輕工局還不行,得去省里找人?” 錢進微微搖頭,動作幅度極小:“遠水不解近渴,省里相關人才也少,而且協調機制復雜,流程漫長。” “最主要的是,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宏觀指導,是能精確插入敵人命門的尖刀,是能在他們最擅長的規則戰場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戰術專家。” 楊大剛說道:“錢主任你直接說吧,到底需要什么?” 錢進說道:“需要懂國際商事法律、熟悉扶桑企業套路、能鉆合同漏洞、能埋反制陷阱的國際貿易法律師事務所。” 楊大剛期待的問道:“錢主任,你手里還有這樣的能人嗎?我早就聽說過了,你們外商辦可是臥虎藏龍啊。” 錢進笑道:“這件事我們外商辦也起不了大作用,還好,國家領導高瞻遠矚,在今年與美帝國完成了外交正常化。” “我們現在就要借東風了,借國家領導的東風,從美帝國請律師來幫忙!” 所有人懵逼:“啊?” 特科干部急忙說:“這需要請示領導。” 錢進說道:“我已經請示過了,不過你們再請示一遍也可以。” 經過這幾天的日夜苦干,不管是辦事的還是管事的肯定都已經發現了。 取經四人組根本解決不了川崎重工這個大妖,得讓猴子去搬救兵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