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證件成功辦理了下來。 甚至不用等待。 并且人家也沒收他的東西。 錢進拿到證件要走,常大方把手表和禮盒全給他塞了回去: “我們單位負責的就是這個工作,錢主任你不必客氣。” 錢進解釋說這是給嫂子、這是給孩子的,然而常大方搖搖頭堅定拒絕了: “你嫂子有手表,再說她一個食品廠女工人戴什么梅花手表?” “我孩子牙齒不好,以前愛吃糖,家里老人溺愛孩子,結果他們吃成了齲齒,我帶他們去醫院看過了,大夫不讓他們吃糖了。” 他拍拍錢進后背:“錢主任你放心好了,你給咱市里工農業培養人才,別的單位我不敢說,我們單位不可能卡你的。” “我們也想在這方面出一把力,尤其是你這邊還是免費辦學——了不起啊!” 錢進跟他握手告辭。 風雪交加。 心頭熱。 下一站是教育口。 這個簡單,都是熟人了,而且錢進只需要過來做個備案。 另外還得去民政局辦理個登記。 錢進本來以為這得下個禮拜一才能辦,結果今天勞動單位和教育口給他的通過速度極快,以至于上午他還有時間去民政局一趟。 民政局要辦理的登記是小集體非企業單位登記,負責登記工作的叫王科長,是個五十多歲、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的精明老同志。 他接過錢進遞上的《小集體非企業單位登記申請表》和《辦學許可證》申請回執,慢條斯理地翻看著。 “錢主任啊,”王科長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邊眼鏡,目光透過鏡片審視著錢進,“非營利性質,好,方向是對的。” “你把申請回執給我吧,我盡快找領導幫你簽字過批,不過你得耐心等等,這快過年了,事情多,人容易浮躁,所以我們單位為了避免公務出錯,辦事講究以細為主。” 錢進連連點頭稱是,然后麻利地從公文包里拿出在勞動單位沒有送出去的禮物,輕輕放在王科長桌上那堆文件旁邊: “王科長說的是,我有耐心,多等幾天就是。” “另外正如您所說,快過年了,我尋思平時您為老百姓的事操勞辛苦的厲害,這里有一點小意思,是我們外貿那邊進來的新玩意兒,算是個新鮮,給您拜個早年。” 王科長的目光在手表盒子上停留了一下,堅定的給他推回去。 但他清了清嗓子,語氣明顯熱絡了不少:“嗯,你這樣就亂來了。你們年輕人有想法,肯干事,這是好事,我們單位肯定會配合。” “再說你這事是市里領導特意打電話下來叮囑過的,我們更是會好好配合你開展工作。” “所以你剛才是誤會了,我沒有想卡你的意思,錢主任,正因為你這事是在上頭掛了號的,所以我們更得仔細操辦,起碼材料要齊全合規呀。” 他進一步指點:“你看,現在場地證明、消防驗收程序都沒到,這樣是不行的,我要是給你盲目過審,后面出了問題咱們都不好吧。” “所以我還是建議你先把這些關鍵材料湊齊了,到時候我這里也好操作。” 錢進一看明白了。 還是得先把場地證明辦下來! 走出民政局,臘月的寒風刺骨,錢進抿了抿大衣,決定先去消防大隊打聽情況。 消防大隊這道手續今天肯定辦不下來,這個可不是做個審批那么簡單,是要進行現場勘查的。 不過具體勘查什么、怎么勘查,這都有講究,他還是想先去打聽清楚,后面收拾起來有的放矢。 裹緊大衣,他馬不停蹄地奔向市消防大隊。 消防驗收,這是硬杠杠,也是錢進最沒底的一關。 昆侖山路的舊校舍荒廢多年,消防設施幾近于無,能否通過驗收,他心里實在打鼓。 負責驗收的是一位姓張的隊長,身材魁梧,面容嚴肅,一看就是作風硬朗的軍人出身。 他接過錢進遞上的場地平面圖和申請單,眉頭立刻擰成了一個疙瘩。 “昆侖山路那個老掃盲班?”張隊長的聲音帶著質疑。 “那地方我知道,多少年沒人用了?木結構為主吧?電線線路老化是肯定的!” “消防通道有沒有?滅火器?消防栓?什么都沒有吧?這安全隱患太大了,光憑圖紙不行,必須現場看。” “而且這大冬天的,取暖也是個問題,用煤爐子?那可更危險了!” 張隊長一連串的問題像冰雹一樣砸下來,錢進的心也跟著往下沉。 他趕緊解釋:“張隊長您說得對,問題確實不少,但我們拿到批文后,第一時間就組織了人手,準備徹底整修。” “線路全部更換新的,消防通道我們保證暢通無阻,滅火器材一定按規定配齊配足,取暖……” 他頓了一下,腦子里飛快地轉著,“我們盡量想辦法用安全的辦法。您看,能不能請您抽個時間,辛苦去現場指導一下?給我們一個整改的機會?” 然后他琢磨在這里是不是要送個禮,可看看張隊長那嚴肅的表情尋思了一下還是算了。 不過跟消防單位搞好關系是很有必要的,以后他手下少不了企業,一旦牽扯辦公場所都需要跟消防單位打交道。 這種情況下他覺得還是跟楊大綱那邊聯系一下比較好,看看楊大綱有沒有戰友能跟這位張隊長扯上關系。 聽了他的請求,張隊長沉默了片刻。 他猶豫一二,最終語氣依舊嚴厲:“現場驗收是必須的,材料你先放下。等你們整修得差不多了,打報告申請,我們會去現場檢查。” “記住,安全無小事,特別是學校,別的地方我可以通融,安全上,沒有任何價錢可講!” 態度堅定,公事公辦。 錢進出門琢磨了一下,現在問題就在場地上,拿到場地收拾好,讓消防單位驗收通過,那他再轉回民政部門拿審核通過單,手續就辦的差不多了。 他回到筒子樓給李衛民主任打去電話,把自己辦理的手續問題跟李主任進行詳細闡述。 李主任這邊沒有掉鏈子,得知他需要去檢查場地和修繕建筑主體,他便沒有推三阻四,通知錢進下午去拿鑰匙。 拿鑰匙的過程很順利,是一連串的銅鋅鋁鐵符合金屬材質鑰匙。 看著這一串的鑰匙,錢進松了口氣。 昆侖山路110號建筑,終于算是真正拿到手了! 頂著呼嘯的北風,錢進騎上摩托車頂著寒風細雪朝著昆侖山路的方向駛去。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那塊承載著他未來夢想的基石。 昆侖山路。 這條在錢進前世記憶中被劃定為歷史風貌保護區、寸土寸金的老城核心街道,此刻在八十年代初的寒冬里,卻顯得格外蕭索。 道路兩旁多是些低矮、門臉不大的老式建筑,有別墅、有洋樓,全是在21世紀動輒價值千萬乃至過億的昂貴建筑。 然而這年代它們缺乏養護更沒有修繕,以至于看起來斑駁破敗。 這就是藏著璞玉的石頭了。 錢進循著記憶和李主任提供的地址,拐進一條更為狹窄的支巷。 巷子深處,一扇早已銹蝕、油漆剝落殆盡的大鐵門出現在眼前。 門旁掛著一塊飽經風霜的木牌,木牌本來是上方左右各有一枚釘子固定,但此時已經有一枚釘子斷裂或者脫落了,以至于木牌歪斜,并隨著大風嘎吱嘎吱搖晃。 上面的字跡經過風吹雨打已經模糊難辨,只能勉強認出“漁民、夜校”幾個殘存的筆畫。 就是這里了! 錢進的心跳加速了幾分。 他掏出鑰匙進行試探,最終插進了那把沉重的掛鎖。 然而好事多磨,這把鎖應當是好久沒打開,里面生銹了。 鑰匙塞進去嘎吱嘎吱作響,卻是根本打不開。 錢進只好騎上摩托車去找周山湖過來開鎖。 正好天冷燒烤生意做不成,周山湖正在幫忙切白菜,聽了錢進急匆匆的召喚,跳上摩托車跟著他來了漁民夜校: “噢,這里啊,城南區漁民掃盲夜校。” 錢進一聽他語氣,問道:“怎么,挺熟悉的?” 周山湖訕笑一聲:“以前、嘿嘿,以前不懂事,走錯路摸進去過,在里面那個什么,就是弄了點銅管子去賣掉換酒錢來著……” 他將鑰匙塞進鎖眼里試了試,最后隨手撿了塊石頭,咔吧一下子把鎖給砸開了。 錢進傻眼了:“靠,我讓你過來是開鎖的啊——不是破壞性開鎖,是技術性開鎖。” 周山湖很無奈:“錢總隊,這鎖眼已經銹死了,除非你給我三五天時間,讓我用機油慢慢養護,否則不可能打的開,還是索性砸開算了。” 錢進嘆了口氣。 白白頂風冒雪跑這個來回了。 不過,門鎖總算打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