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司長與錢進夜談還是第一步。 第二天王主任和楊大剛、韋小波返程,錢進單獨被留下了。 他又見了幾位實權部門的主要領導,甚至還接到了一位平日里只能從報紙和電視里見到的領導的接待。 這些領導見他主要是對他的能耐和見解做個考察審核,看看他年紀輕輕能不能擔的起進口技術及設備項目核準委員會的重擔。 而聊起這些,錢進他可就不困了啊。 談到關于涉外商業貿易工作,他如今當真算是個專家了。 主要是他太了解當下那些外國企業的尿性了,這點各個領導差他甚遠。 于是他侃侃而談,自認將領導們唬得一愣一愣。 還以為自己表現優異這就算完事了,結果他又被留了一天,高司長直接告訴他,領導們有意要對他進行一次小范圍的考核測試! 錢進明白了,領導們應該是擔心他是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所以恐怕要找他考試進行實操了。 這讓他一時之間有些頭皮發麻。 看來最近他是太飄了! 應該低調點的。 這是個教訓。 窮人乍富心態要不得啊! 3月5號,驚蟄。 春天要來了。 但是首都的三月份還是森冷干燥。 錢進起了個大早,吃了一根油條一個粽子倆雞蛋,還搭配了一大碗八寶粥。 來接他的高司長見此提醒他:“多吃點,你最好多吃點。” 錢進哈哈笑:“領導,我現在吃的正好,你瞧,一根油條兩個雞蛋,100分!” 高司長看他心態輕松還能開玩笑,不由得對他更是欣賞,又感興趣的問:“你說話的我知道,那這一碗八寶粥呢?它又有什么說法?噢,還有個粽子。” 錢進想了想,說:“嗯,八寶粥里面有各種糧食,對吧?然后它又是粥,所以我可以圖一個萬食粥全的彩頭。” “至于粽子嘛——純粹是我看這粽子里紅棗挺大的,想吃了。” 高司長這幾天一直帶他見各部門領導,已經了解過他的幽默和大方,所以此時聽了他的解釋更是放聲大笑:“好啊好啊,小錢你還是個怪迷信的人,我可得把這點寫到你的檔案里。” 這年頭封建迷信是一座山,能夠壓死人。 但錢進滿不在乎,他跟高司長關系處得很不錯,知道對方是在開玩笑。 于是他繼續開玩笑:“嘿,領導您可誤會我了,我要是真迷信,我吃這粽子的時候就得踩著板凳甚至站到樓頂上去吃。” 高司長感興趣的問:“那又有什么說法呢?” 錢進一攤手:“粽子在高處吃,高中啊!” 他想了想:“不對,即使我坐著吃的也一樣,領導你看這里面有個大棗,那這叫什么?棗粽,早中!” 高司長拍他肩膀,笑的眼角皺紋都抻開了:“行啊,小錢,你這個小同志腦子轉得夠快,又開化,嗯,我認為你就天生適合去跟外國人打交道!” “走吧,咱們不能讓領導等咱,不過我還是勸你一句話,你該多吃點的!” 這次考核就在外貿部大樓一座辦公室里。 外貿部大樓還是一棟老樓,這種樓房的走廊高大、森嚴,墻下半截刷著深綠油漆,上半截則是多年積累下來有些發黃的白灰墻皮。 里面行人面色嚴肅、腳步匆匆,跟海濱市各機關單位的工作氛圍大不一樣。 進入辦公室,錢進第一反應是回到蘇黎世審判庭了。 厚重的深綠色燈芯絨窗簾拉緊了,遮擋了初春首都灰蒙蒙的天空。 長條形的會議桌上鋪著桌布,桌面上擺放著幾個印有“國營第八搪瓷廠”字樣的白搪瓷杯,另外擱置了兩個很厚實的文件袋。 他們進入辦公室后,很快一連七八位領導進來了。 大多數是錢進前兩天見過的,但也有陌生人。 高司長也就是高義為他進行引薦,都是外貿、工業、商業還有規劃口的干部。 另外他們還帶來了兩位較為年輕的干部,有一個是手持鋼筆端著筆記本,還有一個坐在一臺打字機后面。 顯然,這兩人負責考試記錄。 這陣仗,比錢進預想的更具實戰意味。 “錢進同志,請坐。”一位姓時的處長率先開口。 他指了指桌子對面那把孤零零的扶手椅,說:“咱們開門見山,不去云里霧里的裝腔作勢,今天請你來,不是正式的任命談話。” “今天的安排,是經過各部委研究,為了適應新崗位的重擔,也是看看你們這些干部學習儲備的情況,組織的一個業務能力評估會。” 他頓了頓,示意身邊那位精干的干部:“張處,開始吧?” 那位張處長點點頭。 他面無表情地站起身,繞過桌子走到錢進這邊打開了桌子上的兩個牛皮紙袋。 一份厚實的資料放在了錢進跟前,里面除了項目報告還有一些配套書籍。 比如錢進隨便一翻,看到了幾本《世界鋼鐵》雜志的譯制本。 “錢進同志,”時處長目光如炬的盯著他,“這里有兩份材料。” “一份是津門市鋼鐵總廠擬引進的‘東德VEB薩克森重型機械廠聯合軋鋼生產線項目初步洽談可行性報告’,當然,這是草案。” “另一份是南方珠江三角洲地區某罐頭食品總廠擬引進的‘英國泰晤士食品裝備公司新型罐頭真空封口及高溫滅菌自動生產線合作方案’,也是草案。” 他這兩句話說的都挺快的,不知道是不是想考驗一下錢進的接受能力。 錢進管你這個那個的,他早就打開資料看起來了。 每一份資料上都有名字,不過是英文版的名字,他掃了一眼看懂了便點頭。 時處長接著說:“好,那你接下來有一個上午的時間來研究這兩份草案。” “我們想在你看完后,聽聽你的初步專業判斷,或者更直接點說,這上面的數據和描述,你看得懂嗎?能看出門道嗎?” “如果你能看懂,那基于你的理解和國際視野,你認為這兩個項目如果現在立項引進,有沒有硬傷?存在哪些風險?” “不要擔心,你不管看出什么來都可以直言,暢所欲言。這里不是走形式的吹風會,是實打實的預審。” 一位工業口的領導補充道:“但是錢進同志啊,你在觀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 “這兩個項目都是地方上的重點,尤其是津門軋鋼線,關系到鋼鐵行業技改升級,大家都盯著呢。” “珠江三角洲那邊改革開放步子大,這次引進也是省里掛號的,你的意見,對決策也是有一定參考性的。” 其他領導紛紛表態。 就是一個意思。 大家一起給這小子上強度。 他們在這方面都是好手,一番表態弄的房間里的空氣仿佛都凝結了。 各位領導還不光用語言施壓,他們的眼神和表情都是期待中略帶緊張的那種樣子,結合語言共同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網罩向錢進。 錢進看都不看他們。 他的目光落在那兩迭厚厚的材料上,不是新材料,上面油墨印痕粗糙又模糊痕跡,應當是有人翻閱時候用手摩擦過,然后某些關鍵頁腳應該也因為多次翻閱磨出了深色的指紋痕。 然后。 這兩份都是草案? 那可太好了! 不過他有點懷疑這件事。 因為這兩個項目他都知道,他都在《三十年》里看到過! 但是這兩個項目具體是什么時間開展的他倒是沒有注意,畢竟這種項目跟他之間沒有關系,他當時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 只是能上《三十年》的全是失敗的教訓,如果今天的測試資料是隨機拿出來給他看的,未免太巧了吧? 所以他估計這兩個項目應該已經出問題了,是拿出來故意考驗他的。 這樣他開始裝逼,伸出手先打開《津門市鋼鐵總廠VEB薩克森聯合軋鋼線引進項目預可行性報告(草案)》,然后飛快翻閱起來。 一時之間,辦公室里靜得只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幾位領導不抽煙不喝茶,紛紛盯著他看。 錢進看得很快,粗看一遍后又重新開始仔細研究,這次他重點看幾張紙,并不斷翻找配給的資料書,什么《世界鋼鐵》、《金屬貿易動態》等等。 他時而眉頭微蹙,時而手指在某個參數上輕輕點著,時而又迅速翻回前面印證某個數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