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60章 液壓鉆探機入場,硬控狡猾老毛子-《黃金年代從1977開始》


    第(1/3)頁

    從大柳樹公社開始,錢進一路北上,盡量的去統計了下雨后農田的情況。

    7月15號,他正好到了石溝公社準備下鄉,然后公社領導緊急找到他說道:“錢指揮,指揮部急電,要求您趕緊返回市里!”

    錢進下意識問了一句:“什么事?”

    公社領導搖搖頭:“指揮部方面沒細說,就是讓我緊急通知你返回。”

    錢進去回撥了電話,電話里通訊員興奮的說道:

    “錢副指揮?請盡快返程,我們早上剛收到海關信息,蘇俄進口的盧克沖擊鉆探機已經開始通關了,一切順利的話,今天就可以收到第一批兩套設備……”

    “對,配套了發電機組和變壓器……”

    “是的,韓總做出決定,將一套設備送到安果縣組裝使用……”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如今錢進體會到的是前半句話,這可就太好了。

    他心花怒放的問:“確定是盧克沖擊的設備嗎?”

    這家蘇俄企業后來在世界上默默無聞,可在現在地質勘探、礦產開采、基建工程等方面卻是當之無愧的狠角色。

    提起它目前的代表作,很多對地球地質知識感興趣的人應該都知道,那就是科拉超深井。

    這口超深井的誕生很讓人無語,冷戰時期蘇美爭霸,雙方處處都要爭,往上爭太空航行,往下就是爭對地殼的鉆探。

    其中蘇俄于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進行一項科學鉆探,一個勁往地下鉆,目前已經鉆了好幾千米了,據錢進所知,后來一直到蘇俄集體,科拉超深井似乎被鉆了十幾千米……

    從理論上說,鉆超深洞的過程非常簡單,就是將這樣的一臺旋轉鉆機安裝在一條鉆桿的底部就可以了。

    當它鉆到此洞底時,威力強大的發動機將會鉆破洞底,這樣此洞就會不斷加深。

    液體不斷從此洞中旋轉著進進出出,以冷卻鉆頭并維持此鉆洞的穩定性。

    當鉆頭磨壞后,工人就會另換一個。

    一點沒錯,打井就是這么個原理,所以美蘇現在就是在比賽誰打井更深。

    當然這活說起來簡單,實際上不簡單,鉆一口百米深的水井都已經是難事了,何況是鉆一個十幾公里深的超深洞?

    蘇俄當下在打井方面有著豐富經驗,他們的重工業也發達,生產出來的鉆探機很出色。

    這兩臺設備不是錢進引進的,但錢進知道它們的厲害,所以得知它們已經進入海關,便興奮的趕回了市里,準備帶機器設備和廠家派來的技工們開展打井工作。

    只要深水井打出來。

    到時候無非就是個大馬力抽水機的問題,這方面國內產能沒問題。

    他回到指揮部,得到了關于這兩臺設備更多的信息。

    它們是輕工局和市供銷總社共同協作從蘇俄引進的,國家外貿單位在這件事上很開明,給他們開了綠燈,是國內各地市申請引進深井鉆探機工作中進展最快的。

    錢進得知后詫異的說:“我們海濱市的抗旱工作做的不錯,按理說這種機器應該是給更北方的內陸地區送過去吧?”

    按照他的預期和打探到的消息,國家傾向于自產液壓鉆探機然后送去各地市農村開展抗旱工作。

    實際上現在自產液壓機已經生產成功了,只是因為海濱市災情相對來說比較輕,國家生產液壓鉆探機的能力又有限,所以就沒有給海濱市送過來,而是給了更需要水源的重災地區。

    面對他的疑惑,韓兆新笑著解釋:“是這么個道理,但國家從不會忘記有功之臣,這兩臺機器呀,算是你給咱海濱市掙回來的。”

    錢進說道:“我申請引進的不是蘇俄機器,是阿特拉斯·科普柯和英格索蘭的機器呀。”

    估計他申請采購的液壓鉆探機通關后被送到其他地方去了。

    否則按照時間來說,早就該送過來了,幾天前就已經要報關通關進來了!

    韓兆新說道:“我明白,可是國家外匯有限,并非是所有引進鉆探機的申請都能審核通過。”

    “這兩臺設備是一早就進入引進規劃的,現在終于進來了,國家就給了咱們海濱市,畢竟在之前抗擊蟲災工作里,你表現很好,幫國家節省了外匯。”

    “后面又跟ICI大規模合作里,你又一次立功了,給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匯。”

    “考慮到這方面,國家認為你是有功之臣,又是咱海濱市抗旱指揮部的副指揮……”

    “我明白了。”錢進趕緊擊掌,“國家考慮到我是咱這邊的副指揮,考慮到韓總您是總指揮,不看僧面看佛面,把這兩套設備給咱們了。”

    韓兆新如今心情大好,便順著錢進的玩笑哈哈笑,給他一個面子。

    話題切換,他拍拍錢進胳膊說:“安果縣雖然下過一場雨,但還是抗旱工作的重心,你們那邊水井鉆探參數做好了沒有?”

    “出水量和水質分析還沒出來,深井位置初步確定了,基本上都是符合工程條件的地方。”錢進說道。

    韓兆新聞言點頭:“那就好。”

    “走吧,蘇俄方面派了兩個技術支持隊伍,共同負責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操作培訓,咱們去見見他們。”

    跟蘇俄的技工打交道,肯定得需要翻譯員了。

    還好錢進為了能讓祖國在蘇俄解體中啃一口大肥肉,他在外商辦的時候著重培養了蘇俄語言方面的人才。

    如今有了實習機會,他把幾個人一口氣調過來了,組建了一個翻譯團隊。

    設備通關。

    韓兆新臨時組建了個深井鉆探指揮隊,錢進任隊長。

    然后他就從市機械研究所、水利局工程隊、武裝部工程兵連抽調了一批精干技術力量,進駐臨時征用的市機械廠大倉庫,開始了緊張的“開箱驗貨”和“突擊學習”。

    當天從下午忙活到晚上,倉庫里燈火通明。

    巨大的液壓鉆機主體、粗壯的鉆桿、復雜的液壓控制系統、轟鳴的空壓機……

    這些充滿工業力量的“鋼鐵巨獸”,讓見慣了老式設備的技術員們大開眼界,又感到無從下手。

    十一名蘇俄工程師一邊說笑一邊進行著安裝調試,以姚守成為首的翻譯員們面面相覷。

    錢進說道:“聽不懂?”

    姚守成無奈搖頭:“不是,他們沒怎么說專業術語,一直在聊天,聊、聊咱中國的姑娘,聊路上吃的東西,聊過來出差能從國內帶點什么回去。”

    另一個叫楊凱旋的青年弱弱的說:“他們工作態度不端正呀,剛才一個勁的說、說咱國家比他們那邊窮多了,說估計這趟出差沒有油水可以撈……”

    一群被派來學習操作鉆探機的機械研究所青年人才聞言紛紛怒目。

    錢進擺手:“別管人家說什么,咱們先熟悉機器。”

    “連夜準備好卡車,把設備拆卸開來分別送去嶠密縣和安果縣,直接實操。”

    “你們瞪大眼睛看、豎起耳朵聽,不懂就問,必須在一周內,把這兩臺鐵家伙吃透,咱們要自己讓它轉起來,打出水來!”

    錢進自己也學習,因為已經有過安裝經歷了,晚上又進行了一次拆卸后,他們也算是了解了機器的基本構造。

    于是他讓青年工人們加了個班,組織大家復盤、畫圖、討論、預測操作。

    他敏銳地發現,這種鉆機的核心優勢在于其高效的回轉切削破碎巖層能力和精密的液壓控制系統,而國內也有相關技術儲備。

    這樣他與市機械研究所的幾位高工商討后找到了學習重點:

    “抓住機會,深入研究,重點吃透它的液壓驅動原理、鉆頭設計、巖心管結構!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實現關鍵部件的測繪仿制和技術消化!”

    “這兩臺機器的配件肯定會有磨損,老毛子的東西做的粗糙的很,咱們不能光指望配件進口,咱們得能自己生產配件!”

    第二天,兩個車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深井鉆探地點已經確定好了。

    是水利局的地質工程師根據《海濱市地下水脈分布概略圖》結合最新的水文地質勘察數據,在圖紙上反復推演的結果,應該沒什么問題。

    第一批急需打井的重災區域和最佳井位坐標是錢進參與設定的,都是旱情嚴重、人畜飲水困難又有成井地質條件的地方。

    考慮到每一口井的位置,都是經過技術論證的,所以對于能不能出水這個揣測,錢進還是挺有信心的。

    嶠密縣的第一口井,選在了旱情最嚴重的紅石崖公社一個叫干溝子的生產大隊。

    這里山高坡陡,地表水早已絕跡,社員們吃水要到十幾里外去挑,來回一趟大半天。

    然后安果縣這邊的第一口井選在了錢進包隊下鄉的下馬坡!

    一大早,卡車停靠到深井選址地,然后男人的吆喝聲,還有巨大而沉悶的金屬碰撞聲、摩擦聲,開始響徹四野。

    社員們被這異常巨大的動靜驚動,紛紛趕來圍觀。

    馬從力、馬從風等干部率先到來。

    他們越過起伏的坡地和高低錯落的莊稼,只見一處岔路口旁邊那片原本空曠平坦的黃土地上,此刻正矗立起一座巨大的鋼鐵造物。

    那東西有著極其鮮明的輪廓,在清晨灼熱的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銀灰色金屬光芒。

    其中最顯眼的是一個由鋼架凌空搭建起的巨大三角錐形高塔。

    它的塔基寬大結實,如同三只巨獸的鐵爪深深嵌入地面中。

    然后它的塔身由碗口粗的鋼鐵支柱牢牢鉚接支撐,在令人暈眩的高處收縮,形成了一個尖聳向天的塔頂。

    鋼鐵高塔旁邊還有一臺形狀奇特的方形機箱,此時有戴著紅色塑料帽子的工人操作。

    在工人們手中,這些如同鋼鐵巨獸般的機箱很快發出了低沉有力的咆哮。

    偶爾有工人摘下紅色塑料帽子,馬從力等人吃驚的發現這些人的頭發不是黑色!

    洋鬼子!

    他們心里一緊跑過來,很快心里放松了:錢進在對他們揮手。

    錢進將機器的功效和今天的工作告訴干部們,干部們一下子沸騰了:

    “我們這干的跟石灰一樣的地方,也能打出水來?也能搞出水井?”

    “多深的水井?以前不是打過三十多米結果不出水嗎?”

    “啊?一百米、一百二十米?好家伙,這機器能往下打一百多米啊?”

    他們很震驚。

    可是那裸露在外的巨大飛輪、復雜交錯的連桿、粗壯的液壓油缸和裸露的輸油管道就在眼前。

    這些處處透露著純粹工業文明的粗獷力量,迅速征服了人心,讓人不得不深信它們擁有的強悍能力。

    六名穿著嶄新工裝、戴著沾滿油泥勞保手套的高加索白人正圍繞在機械忙碌。

    有的在扯動粗大的黑色橡膠管子和銀色金屬管。

    有的則揮舞著沾滿黃泥的大號扳手,用力敲打著某個連接的凸緣接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