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1月17日,中國女排在扶桑大阪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上七戰七捷,首次榮獲世界冠軍。 關于排球運動的話題在社會上開始出現。 人民食堂在此期間于大堂和各個包間里各安置了一臺電視機。 其中大堂是海濱市頭一臺21寸彩色大電視。 包間里的電視尺寸不一,根據包間大小不同,電視分14寸和16寸兩種。 這樣,人民食堂的生意自然更好了。 因為如今電視機太少,而今年國內又引進了兩款特別熱播的電視劇: 先是《大西洋底下來的人》,后是《加里森敢死隊》。 這部電視在國內起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起初是中央電視臺熱播,如今地方臺也獲得了版權開始播放。 飯店里播放起這兩部電視,能引得食客不吃飯光看電視。 錢進當即讓徐衛東開始組織人手尋找第二處地方,準備開設人民食堂一分店。 同樣在11月,國家發出《關于廣開門路,搞活經濟,解決城鎮就業問題的若干決定》,提出今后必須著重開辟在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中的就業渠道。 這就是引發了知青們廣泛關注的中發〔1980〕64號文件。 錢進從小陳莊生產大隊帶回來的陳召盤這個農民還真挺有用的。 他被送進了培訓學校,擔任時事新聞和政策研究員,每天鉆進國家級報刊里頭咬文嚼字寫分析報告。 別說,他比突擊隊隊員們好用多了,總能給錢進送來第一時間的政策總結。 錢進把他的總結報告扔給了魏雄圖,又結合自己對未來政策變動的掌控,寫了個大綱讓魏雄圖進行修正潤色,最后寫成一篇社論送到了《海濱日報》的報社。 12月初,人民食堂一分店和人民副食品店同步開業。 其中一分店主打的是火鍋和麻辣燙業務,此時已經進入冬天,并且今年冬天還挺冷,所以飯店開業后,生意很好。 服裝廠生意也很好,《廬山戀》系列服裝大熱。 在一分店開業后第三天,第二服裝廠也開工了,這次規模更大。 錢進要安排五百名女工! 服裝廠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于當下解決回城知青的就業安排工作太重要了。 同期勞動食品廠也開始選擇地址,準備上馬。 這是針對男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最快將于1981年投產使用,同年要開二廠。 根據錢進規劃,兩個廠區將能解決上千名男青年的就業問題。 9號,陳召盤那里又送來一篇重要的政策分析報告。 這一天恰好是大雪,海濱市也迎來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國家通過《人民日報》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解決四個問題: 第一,要有一條堅定不移的、貫徹始終的政治路線。 第二,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第三,要有一股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第四,要有一支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干部隊伍。 報告強調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性,特別指出了國家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里,急需要一批能干實事、出成績的專業干部。 錢進就屬于這樣的干部。 他很受上級領導和省市有關領導的期待。 為了不辜負這些期待,錢進上任之后雖然還顧著勞動突擊隊的就業安置工作,但主職的外國先進技術與設備的引進工作也沒落下。 通過他的審核,海濱市內發現了兩個有問題的引進合同,他所轄區域的地市內發現了五個有問題的合同,不過都是小問題,整改之后可以繼續引進工作。 同時他主抓的海濱市化工廠的尿素合成塔設備引進工作,在經過選擇合作對象和初步合作電話溝通后,終于在1980年的年底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錢進親自帶隊,王振邦和楊大剛做副領隊,然后一支更專業的隊伍乘坐飛機飛了德國參加合同談判。 他幫化工廠選擇的合作對象是個很強大的集團,巴斯夫化工集團! 飛機降落,他們乘車進入魯爾工業區。 此時已經是傍晚。 萊茵河畔的夜風卷著冬季的嚴寒穿過科隆的街巷。 當地環境堪憂,工業粉塵混雜著河水的濕氣凝成淡青色的霧靄,沉甸甸地壓在鱗次櫛比的廠房輪廓線上。 錢進透過車窗往外看,這片龐大的工業區內,高聳的煙囪刺破暮色,一個個爭先恐后的噴吐著灰白色蒸汽。 后面夜幕降臨,月亮升起,清冷的月光被工廠廢氣暈染成一片朦朧。 楊大綱是化工方面的行家,他有些吃驚的說:“這里污染真厲害。” 錢進平靜的說:“要發展工業,那就避不開污染問題。” 楊大綱愣了愣。 錢進說道:“污染可以先發展后治理,可貧窮沒有先后,只要你貧窮,你不去想辦法富裕起來,那就只能一直貧窮!” 灰色的日產巴寧面包車貼著工業區邊緣繞過,進入干凈的市區。 一個不經意間,錢進看到了遠處一座巨大的高樓。 那是一座工廠的主樓,巨大的“BASF”字母在樓頂亮著紅光,如同幾顆俯視工業區的克蘇魯魔神之瞳。 汽車在酒店停下,錢進帶著手下人下車進酒店。 有等候在這里的攝像師拍下照片。 一群很少在科隆能見到的黑頭發黑眼睛出現在夜色中。 他們統一的黑風衣、黑皮鞋,龍行虎步、面色嚴肅,同時沉默寡言。 明天正式展開談判工作。 但是今天巴斯夫的人都沒有來接機,更沒有迎接他們。 這就是日耳曼式的傲慢。 不過這樣正好,給了錢進操作時間,他在臨睡之前請談判組的同事們喝了點德式鮮啤,同時針對后面的談判工作再次聊了聊。 準備充分! 談判場所在巴斯夫的廠區會議室內,因為雙方先需要參觀生產線,現場答疑,然后開始正式的談判工作。 巴斯夫在魯爾工業區內的廠區規模龐大。 它是這里的王者企業。 錢進早在前世就聽說過德國魯爾工業區,但那時候國內工業已經發展壯大了,魯爾工業區已然落寞,成為了歷史上德國強大工業的象征。 如今整個魯爾工業區還是可圈可點的。 國內還沒有發展出這樣的龐大工業區。 此區域曾經是德國的煤礦區,憑借五百萬居住人口成為歐洲最大的聚集區之一,綿延一百多公里,在一百多年時間里,從鄉下農莊發展成為涵蓋近20個城市的工業帶。 之前飛機降落的時候,錢進一行人對此有所感觸。 從高空俯瞰最能感受到這座恐怖工業區的龐大威壓。 那一排排煉鋼高爐、一座座大型工廠,看的錢進很眼熱。 要是能全搬到國內去可就好了。 不過現在魯爾工業區已經開始出現頹勢了,自60-70年代起,這地方便陷入了結構性危機之中,出現了主導產業衰退、就業崗位減少、生態環境惡化、基礎設施短缺、人口外流等問題。 但是西德人應該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者說,此時面臨東西方意識形態競爭的最緊要關頭,西德不能對外透露這些信息。 所以西德的化工從業者,尤其是他們的王者巴斯夫的員工,現在腰桿子很硬也很驕傲。 驕傲到可以無視商務禮儀,用冷漠來對待客戶。 正所謂弱小從來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巴斯夫的風光可以延續到未來的四十年,但是他們的霸王地位將不復存在。 在錢進的思忖中,車子進入了大門。 巴斯夫廠區主體顏色是鐵灰色。 冬日的上午,這座鐵灰色的龐然大物矗立在大地上發出轟鳴聲。 錢進等人在停車場下車,終于有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來接待他們。 可是見面第一句就是警告。 翻譯小心翼翼的將這句話說給了錢進等人聽: “這位霍夫曼先生讓我友情提醒大家,該廠區內多有科研單位,里面很多東西需要保密,所以希望大家未經巴斯夫方面的允許,不要走亂亂入。” 霍夫曼指向不遠處墻面,上面懸掛著一排用德、英雙語書寫的厚重指示牌—— “未經許可嚴禁入內”。 “授權人員專屬區域”。 車門開啟。 楊大剛哼笑了一聲,說道:“這個西德的同志,恐怕說的不是這么好聽吧?” 不過他渾不在意。 此時他的目光早已經越過廠區冰冷的鋼鐵森林,投向深處高聳的合成塔輪廓。 霍夫曼帶他們進入了一間辦公室,里面是BASF遠東業務總監施密特。 此人個頭不高卻十分敦實,一頭銀發一絲不亂地梳向腦后,雙方會面后他臉上帶著公式化的笑容,主動向錢進伸出手: “錢先生、楊先生、各位尊貴的客人,歡迎光臨路德維希港。長途飛行辛苦了,請先隨我到辦公室稍作休息,我們準備了些咖啡和點心,希望你們能喜歡。” 施密特表現的挺熱忱。 但錢進感覺他是試圖用見面后的熱情來掩飾巴斯夫方面對客人的輕視。 錢進倒是不在意這種輕視。 還是那句話。 國際上的尊重是靠實力獲得的。 拳頭才是硬道理! 他給國內帶來的翻譯員使了個眼色,翻譯員開始翻譯他的話: “感謝您的熱情款待,施密特先生。” “久聞德式咖啡名滿天下,我們早餐的時候已經嘗過了,現在陽光正好,我們不妨去設備所在的場區參觀一下。” “我們的楊廠長對貴方的Ammonia·880系列核心設備敬仰已久,這樣,我方希望可以直接去合成反應區和壓力控制單元參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