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另外表現優異者可長期留用,家屬(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按規定申請隨遷(需符合條件)。 錢進怕他們看不明白,特意指著最后的‘考核’方面強調: “推薦工匠的工作在你們,可留不留是我說的算。” “所有工匠都有一個月的實習期,實習期內,我們有專業的工程師、內行師傅進行嚴格考核。” “考核內容是現場做活、工作態度、學習能力、安全意識。反正實習期滿,考核不合格者,退回原籍!戶口、工作關系一并取消!絕不姑息!” 錢進的話語斬釘截鐵,條件清晰,利弊分明。 他必須得說清楚了,否則以這些干部的尿性,肯定要搞走后門那一套。 所以他后面特別強調了“實習期”和“考核不合格退回”的條款,就是要杜絕濫竽充數,確保招到的是真才實學的匠人。 并且他也說清楚了,誰要是敢走后門,那么市里的紀檢部門會跟進調查。 涉及到的干部不管背景、不管級別、不管過往是否有功,一律頂格處罰,一擼到底! 眾干部們紛紛點頭,連連說會按照政策來辦事。 他們此時多少有些羨慕工匠們。 解決城鎮戶口,月工資45塊,未來還能帶家屬進城。 這對面朝黃土背朝天、手藝再好也只能在村里蓋蓋土坯房的匠人們來說,簡直是鯉魚跳龍門的天大好事! 再綜合錢進的話,他們逐漸回過味來。 何必擔心被抽走勞動力呢? 現在都已經大包干了,勞動力是各家的不是集體的了,錢進沒把這事說的太清楚,但用‘進城務工’點明了這點。 如此一來,這明明是給公社爭光、給匠人謀出路的好機會啊! “錢指揮,您放心!”大柳樹公社的主任拍著胸脯保證。 “你說的這些我都記住了,我們那里別的不多,就是好木匠多!現在我們大隊支部干部都在這里,我立馬給他們開個內部小會,回去以后立馬層層篩選,保證把最好的、最可靠的老師傅推薦給您!” “誰敢走后門,那就是跟我陳立春對著干,要是送去的被退回來,我這張老臉都沒地方擱!” 下馬坡這邊,馬從風再次激昂開口:“錢指揮你放心,俺下馬坡的瓦匠,那砌墻的手藝,十里八鄉絕對有名,保證不摻假!” “然后俺大隊最好的瓦匠就是馬從力,但他年紀不符合,要不然把年紀往下拉一拉?五十歲太老了!” 錢進說道:“年紀方面,最低可以放寬到40歲。” 馬從風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四十歲,馬從力應該是40了,他年紀正好,我呢,我今年四十五,嘿嘿……” 干個大隊長,哪有去城里端鐵飯碗舒坦? 會議結束后,三個公社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先沒有回去,而是現場光開會討論手底下的農民工匠情況。 那些平日里默默無聞、靠著斧鑿瓦刀吃飯的老匠人們,瞬間成了香餑餑。 不管大隊支書還是生產隊長,他們平日里都對自己同吃同住的同村人非常熟悉。 用不著什么挨家挨戶走訪摸底,更不用去核實手藝,誰的品性好、誰的手藝好,他們心里都有數。 另外公社領導負責把關,組織初步篩選和評議。 市里要人要的急,所以基層工作開展的也著急。 不到一個鐘頭,100人的推薦名單和證明材料很快匯總到了錢進手中。 但是錢進還是要下鄉親自考核,必須得將消息下放到具體生產隊。 很簡單,他不信任這些干部。 這些基層干部或許愛國但更愛家,讓他們推薦名額,只能起一個參照作用。 他們肯定任人唯親,幫親不幫理啊! 即使有紀律約束也沒用。 錢進擔心有水平不夠的工匠渾水摸魚、魚目混珠,也擔心有高水平的工匠因為跟在場干部有矛盾而成為滄海遺珠。 所以,為了提高效率,他接受基層干部們的推薦。 但為了公平公正公開,他還要親自下鄉去考察這些工匠,去篩選、去挑揀。 陪同錢進一起下鄉開展工作的老吳友情提醒這位領導:“錢總隊啊,您現在就把名額給填滿了,后面再有合適的人怎么辦?” 錢進微微一笑。 怎么辦,繼續填呀! 領導給批120個編制,他還真就老老實實說要120個? 蛋! 他得要200個! 現在是工作還沒有開展,領導沒有看到成效,所以給他120個名額。 如果工作開展順利,工程大隊工作出色,到時候他再多搞點編制名額那肯定是小意思! 錢進和老吳沒有閑著,他們也跟著公社領導下鄉了。 從距離縣城最近的大柳樹公社開始,拿到初步名單后,他們要直接跟來報道的工匠進行實地考察。 要考察身體狀況和手藝。 其中木匠做榫卯,瓦匠砌墻角,石匠鏨石料。 錢進跟老吳簡單協商,認為他們這種外行做核驗工作,那么得看得仔細,問得深入,不僅看技術,還看眼神、看態度、看言談。 因為他要找的,不僅是手藝好的匠人,還是能埋頭苦干、便于管理的老實人,另外更是能沉下心來、愿意帶徒弟、有責任心的師傅! 可惜沒有足夠時間給他一一挑選,他現在只能相信各公社乃至生產隊的干部沒有徇私枉法、走后門,確實是給他送來了一百多號的好工匠。 這樣干,他核驗工作就可以比較輕松了。 否則得浪費不少時間呢。 而現在時間最寶貴。 沒辦法,市里活太急了。 現在他之前組織起來的建筑隊已經開工了,但是人太少了,勞動力不夠,對于全市的工程來說屬實是杯水車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