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把他嚇一跳,還以為昨晚回去的路上依然有人出什么事了。 結果是好事…… 昨天晚上下雪,他們一群人解散的晚,結果有兩隊人碰到了飛賊雪夜作案。 突擊隊員本來就有輔佐維護治安的責任,加上他們喝了酒膽子大,人多勢眾力量足,直接上去對飛賊進行了抓捕,成功抓到了兩伙飛賊。 當天所屬街道治安所也送去了表揚信。 建筑大隊現在在突擊總隊里名氣極大,一度壓過了最能賺取的食堂部分。 再加上危房修繕工作獲取了巨大的榮譽,海濱市里報紙多次報道甚至省報都對他們工作進行了表揚,這樣本來被很多隊員們嫌棄的建筑大隊,現在成了香餑餑。 想加入建筑大隊的隊員人數大增,申請信一摞一摞的擺放在錢進辦公桌上。 錢進把這事暫時壓住了。 建筑大隊是技術隊伍,他們匠人師傅數量有限,一人帶三徒已經是極限了。 更多的徒弟進入隊伍,反而只會拖后腿。 再一個錢進認為這些人以前嫌棄建筑大隊的工作,如今并不是不嫌棄了,只是一時熱血上頭,然后就要加入建筑大隊。 真要把他們接納進來,有他們后悔的時候,所以還不如別接納了。 當然不排除有申請者真心實意想加入建筑大隊,正好建筑大隊這邊還得補充人—— 這一期工地干下來,六十多號隊員被干跑了! 于是錢進決定后面在培訓學校開課,安排工匠們去上課,愿意接受培訓的隊員都可以去當學生,等一期的課程結束他們還愿意加入建筑大隊,那就沒問題了。 禮拜六。 市里第五會議室,厚重窗簾拉開,臘月里午后的薄陽照進來,長條形會議桌旁坐滿了人。 這是本次海濱市老破舊危房修繕工作的總結會。 錢進和相關部門領導、各街道居委會代表分別匯報了工作結果,鄭國棟、韓兆新等一行主要領導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最后鄭國棟還拍著錢進肩膀說:“錢總隊,你這個總隊長干的好?!? “我真是沒想到,咱們工程也做完了,又是一場雪來了。這場雪雖然不如元旦那么大,可是也很厲害呀,前后下了兩天半?!? “要不是你們把老百姓的房子修好了,我看這場雪一下,好些房子得廢了!” 一把手發話,其他領導紛紛搭腔。 錢進低調表態,都是我們該干的,勞動突擊隊是人民的隊伍,就要為人民群眾負責。 會議進行到最后,鄭國棟問眾人:“誰還有要補充的內容嗎?” 錢進站起身,將昨天統計出來的請愿書,輕輕交給了鄭國棟: “國棟領導,要不然您看看這個?” 鄭國棟先看了內容,然后問:“嗯,這是什么?” 錢進見此心里一喜。 領導先看內容,看清內容后還要問他這是什么,那么不是領導真要讓他給自己答疑解惑,而是允許他把請愿書的情況說給與會所有人聽。 也就是說,鄭國棟顯然對請愿書持贊同態度,否則他不會跟錢進在會議現場討論了。 錢進趕緊說:“這是一份請愿書,上面有我們勞動突擊總隊建筑大隊五百名隊員的簽名和手印。” “是這樣的,在之前的老破舊房修繕工作中,我們隊員發現好些市民家里,燒飯的灶頭擠在過道里,煙熏火燎。上個茅房,要裹著棉襖跑老遠,凍得哆嗦不說,那份難堪實在不是滋味?!?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座的各位領導。 今天這場會議很適合表決建筑大隊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因為今天開會的除了市里領導,還有城建局、房管局、民政局、工建委、各街道辦的有關人員等等,湊齊了建筑大隊后續工作要打交道的大部分部門。 他繼續說:“尤其是一些軍烈屬家庭、光榮之家、勞動先進個人家庭,還是幾代人擠在巴掌大地方的,做飯、如廁,是每天的頭等難事?!? “于是我們大隊的大隊長陳井底召集中小隊長們開會合計,大家伙兒都憋著一股勁,想為老百姓實實在在解決這個難題?!? “工錢,我們一分不要,我們的隊員寫了請愿書,情愿義務勞動,只求一個為自己街坊鄰居們、軍烈屬家庭們解決這些生活難題?!? “但光靠我們這些人還干不了這份工作,所以懇請市里能給我們提供些磚頭、水泥、砂石、必要的管道材料。剩下的事,我們建筑大隊包了!” 他說完后,鄭國棟將請愿書交給了韓兆新,饒有興趣的看著他問: “我的理解是,你們義務出工,通過市里各相關單位供應材料,然后對一些居住生活條件困難的家庭住所做個改造。” “隊員們想讓街坊鄰居們能在自己屋里,或者屋門口,清清靜靜、暖暖和和地做頓飯,上個茅廁,對吧?” 錢進點點頭:“對,我們隊員認為,咱市民可以更體面的生活,特別是對于一些特殊家庭,經過我們大隊改造,他們的生活可以更有尊嚴一些。” 下面的幾位領導頓時就要說話,但一二把手沒有發表意見,他們也不好妄談見解。 這樣他們便看向了鄭國棟和韓兆新。 鄭國棟此時跟韓兆新湊在一起咬耳朵,兩人低聲聊了幾句,互相交換了眼神,然后表情嚴肅起來: “來吧,各位同志,對于這個提議,你們發表一下各自的看法。” “現在是開會討論嘛,大家發揮民主精神,各抒己見?!? 財政口的鄧偉民頭發花白,眉頭皺得很緊。 他率先開口,語氣里帶著難以置信:“你們一分錢不要?義務勞動?” “錢進同志,我知道你們建筑大隊覺悟高,可這不是一天兩天的活計,是長年累月要干的事!” “義務勞動?這熱情能維持多久?隊員們也要養家糊口?。 ? “再說了,材料也是要錢的,從改革開放開始,方方面面都要花錢,市里現在財政是有些緊張的?!? “鄧局長的顧慮很實際?!背墙诘睦顕桓f話。 “錢主任的想法是好的,為民服務嘛,精神可嘉。但這涉及城市整體規劃和資源調配,不那么好辦,你看我有幾個問題?!? “材料從哪里來?用量怎么估算?改造的標準怎么定?是統一標準還是因地制宜?還有,施工的安全、質量誰來保證?” “這都不是光靠一腔熱情就能解決的,萬一出了紕漏,好心辦了壞事,責任誰擔?” 錢進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點頭。 人家壓根沒找他要答案,人家就是要否定這件事而已,所以他還不如別說話。 這年頭的官場是一把手負責制,真正能一錘定音的是鄭國棟和韓兆新兩人。 所以真要回答這些問題的反而是這兩人。 難堪的沉默中,房管單位的領導王衛咳嗽一聲又接過話茬。 他手里拿著一沓厚厚的文件,指關節敲了敲桌面:“老李說的規劃問題很關鍵,其實還有個關鍵問題,那就是產權!” “這次可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要給私人家里加建廚房廁所了吧?怎么搭建、對哪里改造?哪怕是在院子里、樓頂上搭個小偏廈,這算不算違章建筑?” “產權歸屬怎么算?以后要是涉及到拆遷或者房屋買賣,這些添附物怎么處理?這都是繞不開的硬骨頭。不能光想著干好事,把后面的麻煩都留給老百姓和政府!” 現在商品房開始頻頻見報,違章建筑和老城拆遷等相關報道也多了起來。 去年的1980年,是國內房地產發展的元年。 這一年4月,有關部門提出了“出售公房,調整租金,提倡建議個人建房買房”的設想,第一次把房子定義為商品,拉開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序幕。 由此開始,中國房地產正式成為了一個產業,開始了緩慢的種子發芽階段。 但是,不管城建還是房產管理等部門,他們都是相關責任人,了解的內幕消息要比老百姓多的多也早的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