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剛才各位同志講的情況,我聽了,心里很沉重,也很不是滋味。” 鄭國棟開始發話。 所有人正襟危坐,等待大佬拍板。 “劉萍同志、孫大年同志、嵩山路的同志講的這些事,是事實,是老百姓每天都在經歷的尷尬、不便,甚至是痛苦和屈辱。” “這些事,發生在我們社會主義的新城市里,發生在我們這些人民公仆的眼皮子底下,這正常嗎?這合理嗎?我們對得起‘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嗎?” 這番話說的很慢。 這就是領導講話的藝術,讓每一個字都敲在與會者的心上: “錢進同志和他們建筑大隊的隊員們,覺悟很高。他們看到了問題,并且主動請纓,愿意放下個人利益,義務為老百姓解決這些痛點、難點。” “這是什么精神?這是最樸素、最真誠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工人階級主人翁精神的體現,他們用實際行動,給我們上了一課!” 鄭國棟的目光轉向韓兆新,語氣帶著征詢:“兆新同志,我認為,錢進同志提的這個方案,方向是完全正確的。” “是真正抓住了當前城市民生改善的一個關鍵環節,是雪中送炭的行為。” “我想老百姓需要的,就是這種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改變。” “這種‘貼地氣’的工程它意義重大,它解決的不僅僅是做飯和上廁所的物理空間問題,更是老百姓的尊嚴問題、安全感問題、幸福感問題!” 韓兆新沉默的點頭。 此時鄭國棟端起了茶杯。 他的發言結束了,給自己的搭檔留了點空間來發揮。 韓兆新接過話頭說:“沒錯,從‘有地方住’,到‘住得方便’、‘住得有尊嚴’,這就是從‘安居’向‘樂居’邁出的關鍵一步。” “這項工作,我們必須全力支持!” 各部門負責人沒什么好說的了,只能開始收拾筆記本準備支持工作。 結果韓兆新的話鋒陡然一轉:“但是!” 這個“但是”,又讓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咋回事? 還峰回路轉上了? “工錢的事,我不同意!”韓兆新擺擺手。 “建筑工人同志們覺悟高,想無私奉獻,這很好,但政府不能讓樸實的勞動者白白流汗,這是我們的原則,也是底線。” “我年輕時候是做過建筑工的,知道這份工作不容易,風里來雨里去、爬高上低,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掙的是實實在在的血汗錢。” “他們也有父母要贍養,有妻兒要撫養,讓他們義務勞動不像話,或者說一次兩次可以,長期堅持那不現實也不公平!這不符合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 他試探的看向鄭國棟:“國棟同志,我建議所有參與此項‘安居升級’民生工程的建筑大隊隊員,市財政必須保障他們的基本收入。” “考慮到當前財政壓力和工程的特殊性,工資標準可以適當調整,按正常國企單位建筑工人日工資的五成發放,也就是半薪。” “這不是市場化的報酬,這是對他們付出勞動的基本尊重和必要保障!這錢咱們市里再困難,也要擠出來。” “材料費由市府牽頭,城建、房管、財政幾家協調,統一規劃、統一采購、統一調配。專款專用,賬目公開,接受監督。” 錢進凝重的點頭。 市府現在是真沒錢,這點他很清楚。 之前修繕老破舊危房所用的工資,是市府財政辦用救災預算支付的。 這次給舊居升級可用不著救災預算了,所以錢進一開始才沒打算要錢。 這樣也不給市府和自己留壓力,這個工程能行就行,不行拉倒。 結果韓兆新對勞動光榮這個由他親自起名的隊伍,還是相當關心的,在目前財政艱苦的條件下,還是給他們爭取了半薪的待遇。 有這個半薪,建筑大隊就能運轉起來。 這樣他想說幾句話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但韓兆新抬手止住了他的開課。 他目光轉向剛才提出疑慮的幾位局長,說:“你們剛才提到的規劃、產權、安全、責任、財政負擔等等問題,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好問題,不能回避,必須解決。” “我的意見是,由我親自掛帥,成立一個‘城市居住環境改善專項工作組’,城建、房管、民政、財政、各街道辦、工會、婦聯,還有錢進同志他們的勞動突擊總隊,全部納入進來。” “工作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在年前拿出一份詳盡的施工方案。” 他思索了一下,又說:“暫時命名為《海濱市城區居民基本生活設施改造實施方案》吧。” “具體施工工作不著急,還有十來天過年了,先讓同志們休息吧,咱們不是資本家,不能壓榨建筑工人同志。” “另外寒冬臘月的也不適合工地開工,前面修繕危房那是不得已的工作,但凡可以的話,這大冷天還是讓建筑工人休息一下。” “再說了,馬上過年了,把市區里的老舊社區挖的坑坑洼洼不合適,老百姓也不愿意年根動土,這方面咱們還是要考慮齊全的。” “所以我提議,年前主要搞文字工作、規劃工作,年后開春了再正式開工!” 眾人點頭說好。 會議開到這里結束。 第二天是禮拜天,韓兆新自己加班,其他人自然得跟著加班,然后城市居住環境改善專項工作組就緊急成立了。 后面幾天經過幾次開會,韓兆新提出的《海濱市城區居民基本生活設施(廚衛)改造實施方案》得到了完善。 這次改造工程的對象首先確定下來,以居住條件極其困難、確實無能力自行解決的住戶為主。 其中特別強調了優先保障序列:烈屬、軍屬、傷殘軍人家庭、市級以上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家庭、光榮之家、孤寡老人、重度殘疾人家庭。 這方面錢進不了解,可民政機關的資源派上用場。 韓兆新要求必須制定出一個清晰、透明并且可操作的困難等級評估和優先排序標準,避免‘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情況出現,更要防止當官的優親厚友。 當然,這事需要提前進行宣傳引導。 年前舊城改造項目就會通過報紙進行通報,到時候肯定很多人家都想對自家進行改造。 于是韓兆新便安排居委會、婦聯和宣傳部門進行配合,早早開展宣傳工作。 舊城改造是大工程,這項工作涉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盯著的人多,到時候來鬧事的也多。 所以前期的宣傳工作極度重要,需要講清楚政策,特別是為什么優先保障這些群體,要引導群眾理解支持,避免市民們因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引發新的矛盾。 在這方面,建筑大隊會沾光。 因為韓兆新要求各單位優先宣傳建筑大隊隊員們的奉獻精神,利用榜樣的力量讓老百姓看到希望,也感受到公平。 另外對于這些優先保障家庭,尤其是居住在一樓有庭院或空地可利用家庭,還有住在頂樓有條件在樓頂安全區域進行改造的住戶。 這些家庭的施工優先級更高,韓兆新要求建筑大隊應盡量創造條件,進行戶內或院內獨立廚房、廁所的新建或改造工作。 除去這些家庭之外,其他居民就不做針對家庭的廚衛功能間的新建或者改造工作,而是進行公共設施提升。 畢竟建筑大隊總共五百來號人,說起來不少,但對于全市居民家庭來說還是不夠看。 于是對于普通住戶集中的區域,不進行大規模入戶改造工作,而是把重點放在現有公共廚房、公共廁所的標準化改造升級上。 為了應對市民可能的質疑,工作組開會討論,明確了改造的最低標準: 公共廚房要解決通風、防火、增加固定灶位和水龍頭這些基本問題。 公共廁所要解決照明、防滑、定時沖洗、隱私保護,然后錢進提議加一個無障礙設施。 后一點在國內還沒有人提及,哪怕是北上廣這些大城市也還沒有展開進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