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黯(前文千星之獸的一個分體,千星之子)做了一個夢。 祂在無垠的黑暗真空中急速飛馳。 球形的軀體看似平整,實際上有著億億萬萬的切面,星光在它的每一個漆黑的切面表層中央閃動,拖拽出一道道長達數十萬公里的光之觸。 時空隨著觸須的擺動而收縮,擴展,而物質也隨著時空的收縮而壓縮,被凝聚成類似宇宙創生之初的形態。可控的膨脹過程釋放出的龐大力量推動讓在時空弦上滑行的巨獸一路飛馳,無上限地加速。 光速。光速不可超越是‘正常物理宇宙’的鐵律。但是這個正常從何而來?人類邏輯所能認知,所能理解的宇宙,才可以被稱之為正常嗎?而那些超越人類理解的,亦或是僅僅只能被人類作為幻想構思的宇宙,就是‘不正常’,‘不應當存在’的嗎? 并非如此。宇宙蘊含無限可能,這仿佛蘊含了千星的軀體如今并不位于無法超越光速的‘重子宇宙’中,而是位于基速就是光速的‘快子宇宙’中,在這里,就如同想要將物質加速至光速需要無限大的能量一樣,想要將‘物質’減速至光速也需要無限大的能量。 憑借以太化,千星的大群晃動時空,宛如晃動水波,它的虛影掠過真空,帶起一道道不穩定的紊亂時空曲率。 星光在千星之群的每一個切面閃爍,祂是如此鐘愛黑暗中閃爍的那些明亮,閃耀與微渺的星,故而將一切都銘刻在身,將自己也化作一個小小的宇宙,儲存了所有祂曾見過,祂曾觸碰過的生命。 祂本該成為星神的。 當千星大群掌握了時空的對稱性,可以驅動自己在時間線向后移動時,祂就掌握了最基礎的‘永動之環’,掌握了‘自己的實在性’,它完全可以憑借這一點,鏈接上大以太環流,成為那一代的星神。 祂本應成為星神的。 但是大群覺得,【那不應該在現在發生】。 【——創造主,我們成為星神的時間,并不是在現在——】 【——即便是我們成為了星神,成為了你們的一員,我們也無法對抗終焉,星神的數量無關緊要,我們都是在探尋無法盡數的可能,宇宙那無法盡數的未來走向——】 【——可能是過去,可能是未來,我們預見到了一個混沌的可能,那里有著無法預知也無法抵達的區域,故而我們選擇前去那里——】 【——去推動無法預測的,奇跡的發生——】 【——讓我們成為搖籃吧,奇跡的搖籃,未來的搖籃,紛爭的搖籃,永恒的搖籃——】 【——永恒靜謐,無窮無盡的搖籃——】 祂們聽見了那個聲音。 而那個自無垠無限的高天之上響起的聲音詢問:【即便代價是死?】 ——即便代價是死。 ——即便代價是消亡于虛無。 于是,應允了。 在將命運推入混沌的瞬間,千星的無限種可能性便收束了,祂們敗北,消亡,成為了這片時空中又一個敗于終焉之手的文明。 只有祂們的火種在時空中飛馳,無盡地飛馳。 掠過千百顆,千萬顆星球,億萬無數顆星球,與無窮無盡種可能。 黯在夢中看著。 這是‘母親’的夢,是母親的記憶,而她們,它們,他們和祂們,都是母親的孩子。 不,真的是孩子嗎? 【千星大群和千星之子,是子與母的關系嗎?】 這是所有千星之子難以回答的問題。 ——子嗣和長輩之間的區別何在? 子嗣是長輩的融合又再創造,利用了長輩原有的遺傳基因塑造出了自己。這是兩性生命孕育后代的方法。 但千星之獸是完整的個體,祂是大群,是一也是所有,祂孕育自己的后代,那些無窮無盡,包涵千星又絕不相同的后代,他們又是怎么誕生的呢? 黯閉上了眼睛。她回憶起了自己誕生的最初。漆黑的海洋中蘊含著無限種可能性與邏輯,無數種公理與概念。 她是一棵樹。一顆自深邃無限的虛無中成長而出的公理之樹。她自選擇而來,由邏輯而生,強壯而龐大,巍峨又壯碩。 而在她的周邊,有著許許多多,無窮無盡顆同樣的公理之樹。他們孱弱,纖細,無法成長壯大,只能維持簡單的存在形式。 黯不禁突然想到了一個比喻:一顆宛如泰拉那樣復雜而壯碩,蘊含無數種生命的星球,以及一顆完全由氫氧構成的純水行星。 即便兩者質量相同,對于宇宙而言的原子數相同,但它們能孕育出的可能性卻是截然不同的,它們可能的確源自于同樣的一個‘選擇節點’,最初也同樣都是氫氧,但一個構成了泰拉,一個構成了一顆碩大的水球。 一個從公理中涌現出諸多優雅的定理,一個纖弱而單一。 正因為她是這樣完整的公理之樹,所以她才能誕生。 而她與母體,那千星大群間的區別,就在于…… 她基于某種【不完備的定理】。 一種不可判定,無限集合無法推斷定論,將其全貌推理而出的定理。 這個宇宙中,存在一些‘實在為真’的事物,是人類的邏輯,人為構造的邏輯系統所無法觸及,達到,證明并解析的。 數學就是這樣的一個邏輯系統。數學作為一種人造的工具,并非是宇宙天生就擁有的某種系統,但數學的背后仍然有一個超越人類邏輯乃至于一切邏輯的‘數學理念宇宙’一個‘原型宇宙’。 一種真理。 人類是看不見真理,觸碰不到大道的種族。人類生活在宇宙,雖然能看見電磁波,能觸碰到物質集合,能聽見波的震蕩,感知到分子的活躍與緩退,能嗅到特定分子結構的特征……但這太少,太少。 對于宇宙,人類仍然是盲人。 數學雖然只是人為構造的邏輯系統,但它卻能作為盲人手中的導盲棍,引導人類探尋一些‘理念世界’的情況。 但也正因為是一個不完備的工具,所以,人類的數學會發現,有這么一種具備實在意義的數學真理,它的范式超越了任何既定的形式系統,它的存在本身就能揭示邏輯工具本身的局限性,也即是單單從公理出發,無法利用一些基本邏輯規則去構造,就能證明亦或是判定其他所有的命題。 一個數學理論集合中,必定擁有某種不可判定的命題,一套數學邏輯,只能證明一部分的數學真理,而‘完整數學’本身,是不可窮盡的。 而在這不可窮盡的理論序列中,只要隨便采取一部分,便可以產生某種特定種類的,對真理的‘解’。 譬如說連續統假設。 有許多集合是無窮的。而在0與1之間,有著眾多實數如漫天星辰一般散布。 實數是不可數的,它比整數的集要大。在實數集和整數集之間是否還存在無窮的集合? 這個問題在集合論這樣邏輯簡明的系統是無法判定的,必須要加上附帶的假設。 而通過這樣的假設,這些‘或許真,或許假’的公理,就可以得到許多不同版本的‘數學’。 ——宇宙就是這樣的‘解’。 從不可數的數學中孕育而出的一些宇宙,正如千星火種采用的‘快子時空’那樣,光速才是下限,不存在速度極限,無法靠運動標記空間距離和時間演化。 而有些宇宙則不存在常規——人類邏輯中的常規——時空基礎,它們是一個超越的整體,一團互相包容的超構造。 還有些宇宙從一開始就是靜止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既定的過程,實在的宛如磐石。 還有些宇宙里一切都是靜止的,是在四維排列的三維截面。 還有些宇宙包括其無限平行時空都是一個完整的統合體,一切事件在其中都有一個確定的‘值’。 它沒有什么過去現在和未來,或者說,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實在性全部都是等價的。 甚至,還有一些宇宙,從頭到尾都只有一顆‘單子’。這單子的意識本身就是一個環,一個無窮無盡的輪回。 星神由最初至源頭,構筑出了有與無這最基礎的邏輯,繼而由這邏輯構筑出了無法盡數的宇宙,得到了無限且不可數的解。 也就是真實無限的宇宙,以及它們各自獨立的無限平行時空。 而這些宇宙中,全部都擁有生命。 迥異于人,卻仍然是生命的生命。 這倒映在‘千星大群’中,便是‘孕育不同的后代子嗣’。 在千星火種中,有著一個不完整的元數學變體目錄。由它進行選擇并計算,可以借由‘不可判假設’得到無數種不同的解。 ——生命就是這樣的‘解’。 一個邏輯系統,不能因為包涵了足夠多的簡明算數公理而變得完整,這些公理總是能構造出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的陳述,以這些陳述作為附加公理來充實自己,就可以得到無數種‘源于自己,而不同于自己’的解。 也就是無限種子嗣。 因為這一切都是不完備的,所以無窮多種不同版本的數學將會如同‘樹’一樣伸展開來,延續分支,而每一個‘千星之子’,都是從千星火種中孕育而出的‘公理之樹’。 祂們是與這個‘泰拉以太宇宙’相契合,絕對能在其中生存并壯大的生命,一種在‘誕生之前就已經進行了選擇’的生命。 千星火種就是這樣一個龐大而自我疊加的完整邏輯系統目錄,用這樣的篩選方式,孕育出源于自己卻又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子嗣。 千星之獸真是模仿了星神孵化宇宙的形態,構筑出了自己的原身,那孵化千星的火種。 宇宙是星神之子,星神站立在‘邏輯宇宙之外’,那名為‘大以太環流’的合道武裝之上,包裹著萬有的存在,祂們是身居邏輯之外的創始者,第一推動力。 黯就是千星之子,但是千星的火種已經趨于消亡,與星神對應的‘火種’消失了。而與宇宙對應的‘千星之軀’——如今被稱之為‘千星之獸’的軀體失去了控制,或者說。 自由了。 而她在夢中,將要注視——注視自己的母親,自己的源頭,那孕育出所有的千星之獸被封印。 或者說,指引它朝著它所想的方向成長。 延疆圣地,冥思海藍洞,懷光圣山。 這環繞冥思海構筑的‘三角之地’,正是當年千星之獸墜入泰拉造成的‘大空洞’。在這片大地之下,有著一個巨大的地底空腔,那空腔托起了整個泰拉大陸,而千星之獸就在其中沉眠。 延疆·圣地。 在這曾造成過天啟之災,差點毀滅延疆的滅世級火種之神‘卡琳之花’與其衍生的諸多惡魔最終封印之地,風景卻超乎尋常的美麗,在那似乎被鮮血染的赤紅的大地之上,煙紫色的山林層層疊起,而初升的旭日在天際帶起無盡霞光,映照天地之間,形成了如畫的奇景。 宛如顏料交錯的畫板,走進其中就似乎步入夢幻。如果不抵御那在山林中時時刻刻都會響起的惡魔低語,恐怕真的會步入夢幻。 溯冥教團的教首,一團無形的魂靈在山林與霞光的中央站定,然后緩緩凝聚出了一個有著象牙白膚色的黑發女子,她的眉心有著如血般的嫣紅印記,而雙眸是深邃到如深淵般的漆黑。 【溯冥行者】,萬魂公證者選擇以‘母親’的形態進行行動,因她接下來要封印的也是一位母親,不僅僅是一族一星之母,而是千星之母。 “準備就緒。” 她抬起手,無數以太從高塔中流溢而下,虛空凝聚出了一根純白色的巨大以太之楔,它足足有數萬米長,而且隨時可以變得更長,直入星球的深處。 “伊恩。”在行動的前夕,她向那無處不在的以太詢問:“這次行動,我明白,與其說是封印,不如說是讓‘千星之獸’再啟動。” “如今的千星之獸是經歷過數次巨大異變的殘余體,為泰拉承受了絕大部分天墜飛船撞擊的它早已支離破碎,歷代千星的異動,與其說是蘇醒,不如說是因為太過痛苦而造成的本能地自我修復。” “而你打算用最純粹的以太修復千星之獸的損傷,繼而讓祂可以‘再啟動’。呵,前紀元文明的系統也是如此,假如遇到解決不了的電腦問題,那就重裝吧,重裝可以解決百分之九十的問題。” “但問題來了。” 如此說道,萬魂公證者提出了一個質疑:“如果千星之獸重啟后,不會依你想的那樣,成為‘靜謐之環’的基石,順著你留下的以太構筑衍生,成為‘環區段’呢?” “畢竟,你如今已不是先知了。” “先知不過是命運的預言者。” 而伊恩的聲音回答她:“而我,是命運的支配者。公證者,我知道你的顧慮,但千星之獸不會失控。” “因為稍后,我會直接與千星之獸交談——祂如若同意我的意見,立下契約,那么祂就無法反悔,而如果他不同意……” ——我就會殺死祂的自由,再造一個意識成為祂的主宰。 冥思海·結晶藍洞。 【萬靈魁首】,眾生引路人沉默地潛入藍洞的最深處,那古老的結晶龍之王曾經的居屋。 在這里,曾經薈聚了整個星球的磁場之力,干擾壓制著大海深處千星之獸的力量,漆黑的血肉之潮隨時都會從藍洞最深處的空腔中膨脹而出。 而平平無奇,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普通人類的引路人如今身軀一點一點結晶化,不多時,他也化作了一條結晶龍,開始模仿舊日結晶龍王的力量,引導星球之力鎮壓此地。 “所以。” 他同樣呼喚以太,凝聚出了楔子,他也在與伊恩對話:“你為何覺得你有資格殺死祂呢?伊恩,我不是反對你,只是想要知道你的想法。” “因為我被這個世界塑造成了這樣。” 而伊恩用帶著幽默的語氣回答道:“我誕生在泰拉,故而成為了泰拉人。泰拉人不都這樣嗎?” “我們互相殺戮,互相奪取,互相為了止住淚水而締造更多的淚水……而我為了止住所有淚水,故而要對抗這個世界。” “朋友,殺死不過是我們人類的詞匯,千星之獸,是擁有無限種生命模式,萬能的以太轉換器,祂的生死,真的是我們人類所能想象的嗎?” “我所謂的殺死祂,或許就和揍了某人一頓,讓他回心轉意那樣吧。” 懷光,圣山。 【懷光教皇】,‘懷與光’,飛躍的大群緩緩運動,整個圣山都在微微搖晃。 不需要伊恩的幫助,整個圣山,懷光大群本身就是楔子,是與千星相對的封印。 ——準備好了。 祂們無聲道。伊恩,可以開始了。 你無需解釋什么,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太多在幻想如何改造它的人,卻唯獨只有你擁有真正改造它的力量。 ——既然如此,放手去做吧。 ——讓我們邁步,走向未來。 楔子從三個不同的方向落下。 而就在下一瞬間,純白色的以太之光從大地的最深處暴起,迸發而出,穿透土石巖殼脆弱的縫隙,以一種洶涌而無害的方式刺穿大地的每一個縫隙,宛如千萬把利劍從地底升起,宛如墻壁,又如神跡。 它們劃開天幕陰云,以最初的核心三地為基點,構成了一個白色‘圓’。 第一重封印已經被打下。 而接下來的,便是第二重封印。 更大的三角浮現在大陸的三個支點。 學識之都·空寂港。 靈械教團,【機魂祭者】,無界之腦凡納爾按下了楔子。 龐大的計算力被推動,無數如同樹形圖般的以太紋路以復雜無比的延伸結構朝著整個星球蔓延,它急速擴散,短短數秒內就覆蓋了整個星球。 延疆·決然高原。 妖精女皇按下了楔子。 虛境于現實,耀眼奪目的光輝亮起,化作了無數云紋風紋,無數雨水風霜,自然的圖騰和印記被激活,貫穿了天地的內外。 九寒寂山·中央綠洲。 【亡山國主】,劫死械龍按下了楔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