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有內味兒了-《魔臨》
第(2/3)頁
鄭凡放下了手中的碗,對老爺子拱拱手,道:
“受教了。”
“貴人就沒什么像讓老朽幫忙算算的么?”
“剛剛不是已經算過了么?”鄭凡問道。
“剛剛不算。”
鄭凡點點頭,卻道:“沒什么想算的。”
求財?不求財。
求才?家里有七個。
求仕途?眼下正做著,前面車隊里的那些箱子里,也都放滿了自己仕途路上的墊腳石。
求姻緣?有四娘在,鄭凡挺知足的。
這不是瞎話,鄭凡之所以不碰家里的那些嬌滴滴的小娘子,一來,那些花骨朵不符合他的口味,
二來,有了四娘幫助后,在這方面,真的很盡興了。
倒不是因為四娘在漫畫里的形象,怕自己偷吃了會如何如何,只是二世為人,對情情愛愛的這些東西,早就沒什么執念了。
興許以后對上一些公主郡主什么的倒是可能會動心,但那也是對她們尊貴的身份能讓自己男性的征服感得到滿足罷了。
這一點,鄭凡發現自己的心態,似乎有點向瞎子、阿銘他們在靠攏,這些魔王們,似乎一個個的,對女人都不是很感興趣的亞子。
“沒什么好算的。”鄭凡回答道。
自己這一世,目前來說,就是想著怎么去玩兒了,至于玩兒什么,怎么個玩兒法,這個不用人教,探索的過程,本身就是玩兒的一部分。
老爺子有些唏噓,
似乎對自己沒辦法開張混筆買賣有些遺憾,
最后只能道:
“貴人是哪里人?”
“瞧老爺子您這話問的,這里是燕國,我自然是燕人。”
“不不不,公子可不是燕人,公子,是天上人哩。”
鄭凡眼神里,有一道光彩流逝。
不明所以的肖一波則笑罵道:
“你這老梆子,安安心心吃你的餛飩就是了,用得著你瞎拍馬屁。”
拍馬屁,可是他肖一波的工作。
老爺子點點頭,道:
“一籮筐馬屁要是能換一碗餛飩,那也是值當的。”
鄭凡將碗遞給了肖一波,肖一波接過碗,送到了攤位上。
攤位上沒來第三波客人,但夫妻二人卻在下餛飩,此時正出鍋。
小夫妻倆,一人一碗,也和客人們一樣,蹲在道口旁吃著,你喂我一個,我喂你一個。
肖一波將碗和小勺放在攤位上,看著這恩愛一幕,心里不由的有些羨慕。
清貧小日子,卻能執手相依,也不為是一件幸事。
鄭凡也注意到這邊的情況,不過,他看到的和肖一波不同。
在鄭凡看來,
唔,
夫妻倆都在吃自己的餛飩,這證明這餛飩沒問題,能吃。
這種思維慣性,大概是被后世的各種食品安全問題新聞給鍛煉出來的了。
堵車的狀況,似乎緩解了一些,隊伍開始慢慢往前了。
肖一波去隊伍里安排車輛,吩咐自己的手下不要歇息了,準備進城了。
鄭凡正欲起身回車隊,老爺子卻忽然開口道:
“貴人,不急,前頭才剛開始走呢,老朽我這輩子,最講一個有因就有果,從不欠人情。”
“那你要如何?”
“既然貴人不想算卦,那貴人要是想知曉什么,老朽也能跟貴人嘮叨嘮叨。”
鄭凡倒是真沒走,重新蹲了下來,道:
“我聽說,乾、晉、楚三國的達官顯貴,都喜歡養一些清客,所用之途,也不過如此吧?”
老爺子點點頭,道:
“確實。”
達官顯貴,怕寂寞,又怕沒文雅,所以會專門養一些清客,負責和自己聊天。
其實就是吹牛皮,比誰吹得高雅,比誰吹得上檔次,比誰吹得更有逼格。
“我呢,是個粗人,您老都說我身上血氣旺了,想來是看出來我是干哪個行當的了?”
鄭凡好歹從軍這么久了,無論平日里再如何憊懶當甩手掌柜,但到底是經過陣仗見過血沖過城門的軍門,被人瞧出來是軍旅人物,也實屬正常。
若是連這都瞧不出來,這老爺子這么一大把歲數那可真算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您問,老朽來說,但凡老朽知道的,老朽自是答你,不藏私。”
“就因這一碗餛飩?”
“餛飩不值錢,但餛飩里的情,值錢,世間萬物,沾染上情,也就值錢了;
一如楚皇的畫,晉皇的劍,燕皇的刀,乾皇的筆,這些,自是價值連城的。
這餛飩里,有老朽的鄉愁,價格,自然是高了。”
“有理,那我就問問,乾國這次,上來了多少人馬?”
鄭凡真敢問。
老爺子居然還真敢答:
“西軍十五萬,昨日應該已經到了綿州城下,十萬禁軍走漕運,但因為出發時耽擱了,反而落在了西軍后面,但估摸著今日應該也就到了。
狼土兵自是跟在西軍后頭,由西軍掌握,監視。
五萬祖家軍要從東海沿岸過來,估計還需一些時日,但毗鄰三邊諸郡輔兵不下十萬,已然早早地開拔進入。”
“所以說,乾國三邊,將要聚集多少兵馬?”
“西軍十五萬,狼土兵五萬,不過這五萬,得打個缺口,三邊戍卒二十余萬,祖家軍五萬,臨郡輔兵十萬,禁軍十萬,這就足足是六十五萬大軍!”
六十五萬大軍,擺在乾國三邊,可以說是相當豪華了。
鄭凡又問道:
“那你可知我大燕,當有多少兵馬可以南下?”
“嘖嘖,貴人您可不是燕人。”
“但我更不可能是乾人。”
“貴人興許是沒見過上京繁華,沒見過江南風色。”
“相信我,我見過,我也能感受過,但我……不是很喜歡。”
不僅僅是鄭凡,還有手底下的諸位魔王,其實都想過這個問題,這要是開局不在燕國的虎頭城,而是在乾國,會不會更好一些?
得出來的結論還是……在燕國更舒服更自由更暢快一些。
拋開那些不談,
鄭凡如今和靖南侯田無鏡有收尸的情分,
和李梁亭,有一條羊腿的關系,
和燕皇姬潤豪,又斷子之誼,
就是那位魏公公,也想著讓自己入宮接班。
怎么算怎么著,鄭凡也應該更親昵燕國。
“唔,這樣么。”老爺子眼里有些失落。
“您還沒回答我。”
“大燕有多少兵馬可以南下,貴人難道不知曉么?”
“有時候,自家的事兒,反而外人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言之有理,那老朽就給貴人算算,銀浪郡這一線,堆了大小十多個總兵,零零總總的各路兵馬加起來,估摸著有個四五萬之眾,但良莠不齊。
靖南軍五萬,還有五萬后營,就算他十萬,燕京禁軍得負責鎮守國土,同時還要防備來自晉國的威脅。
荒漠那邊,少說也得留個十萬鎮北軍鐵騎看防。
算來算去,大燕能一時砸下來南下的,也就二十萬鎮北軍加上十萬靖南軍和數萬雜軍,合計三十多萬。”
“算算,倒也對等。”
“乾國人多,但大燕軍強,尤其是那二十萬鎮北軍鐵騎,就如一把刀,在荒漠磨了百年,今日才得以對南出鞘。
只是……”
“只是如何?”
“大燕雖悍,但大乾地大物博,這三邊之兵馬,別看現在是這般多,但真要戰事徹底拉開,大燕鐵騎再是悍勇,可能破這鐵壁城墻?”
鄭凡沒說話。
攻城和野戰是兩個概念。
尤其是在對方有充足兵力防守的時候,鄭凡兩次打綿州城,其實都沒想過正兒八經的攻城,因為他消耗不起。
“燕軍南下,民夫得發動多少?這筆帳,貴人可曾算過?”
鄭凡繼續沉默。
“最重要的是,大乾陛下一旨詔令之下,天下之軍,天下之義勇,皆可迅速成軍,莫說支援,再湊個七八十萬大軍北上也不算難事。”
要知道,乾國這些年,可一直都在養著三邊八十萬大軍和八十萬禁軍,雖然這兩支軍隊吃空餉嚴重,但這證明乾國朝廷,是能養得起這一百六十萬大軍的!
乾國大且富,不是說說而已。
“新成之軍,不堪用。”鄭凡開口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