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秋月明,一場秋雨過后,點蒼山煙嵐雜沓。 遠望摩鷹高崖,望舒之前,正有一道黑影運劍如飛。 鄒松清越是靠近崖頂,劍鳴聲越響。 只是聽到這劍鳴聲,他便露出欣喜之色。 駐足在崖頂下,擔心打攪到師父練功,故而等到舞劍聲停下才去拜見。 “師父的劍法又有精進!” 商素風古井無波:“只是初窺無影神劍,唯有真正領悟蒼鷹之勢,這門神劍才能無聲無息、無影無跡,距離大成還尚早。” “可是衡山論劍有消息了?” “正是。” 鄒松清一臉佩服之色:“弟子幾番打聽確定消息沒有錯漏,這才來稟告。” “這次衡陽之事實在驚人,但師父您說得一點也不錯。” “麻雀再多,只能是蒼鷹的口糧。” “哦?”商素風每日觀鷹,雙目已如鷹眼,此時眼球像在脹大,極為銳利。 “說來聽聽。” 鄒松清深吸一口氣,面帶唏噓: “這瀟湘劍神論劍天下,一劍衍萬法。青城泰山、昆侖峨嵋盡數敗北,崆峒神拳神掌泥牛入海,江湖奇人異士無可攖鋒,正道三大派掌舵人不敢與之敵。” “敗者棄劍,化衡山劍冢,江湖妙諦之一狂風劍封不平技驚四座,然敗劍神而心死,余生為劍神守山!” 說到這里,鄒松清喘了一口粗氣: “劍神的武學理解更是登峰造極,他道盡各派祖法,江湖人皆言,那些敗劍者,連他們的祖師也一起敗了。” 他又心馳神往:“但眾多江湖人聆聽到其中奧妙,大展眼界,受益匪淺。” “雁城聞道千余客,萬劍歸宗在衡陽。” “劍神指點了大半個江湖,現在道一句雁城客,大家便知其在衡陽聽過劍神論劍。” “江湖人已尊瀟湘劍神為當世第一妙諦。” “……” 商素風聽了徒弟的話,不由摸著下巴上半黑半白的胡須,心頭震撼莫名。 不僅僅是因為劍神的實力,更是那股指點天下的魄力。 忽然,他隱隱感受到了什么。 鄒松清又不斷講述其中細節,對應到門派與具體論劍場面,商素風默不作聲,一直在聽。 小半個時辰后,鄒松清口干舌燥,方才將所有的話說盡。 他發現. 師父的臉上,竟然出現嘆詫惋傷,且越來越濃。 這. 鄒松清局促不安:“師父,您.” “唉~~~” 商素風長嘆,舉頭遙望嬋娟。 “師父,您因何而嘆?可可是” 說到這里,鄒松清頓住,似乎再往下說頗有冒犯。 “你可是在想,為師聽了劍神這等功力,心中畏懼自覺不敵故而嘆息。” 鄒松清是個老實人,他不說話等于默認。 商素風卻不生氣:“那是因為你和那些江湖人一樣,只浮在表面,一點也不懂劍神。” “只瞧見他威震天下,卻瞧不見在這之后的寂寞孤獨。” 他嘖嘖一聲:“我孤坐點蒼,同樣體會過這種心境,雖與劍神不同,卻沒有人比我更懂劍神。” 鄒松清瞪大雙眼,不知師父言下何意。 “他傳劍天下,乃是為了世間能有抗手,相比于這些平庸的練劍之人,他更希望看到他們的祖師。” “江湖人到雁城論劍,他們論的是劍,劍神論的卻是寂寞,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商素風的話像是大壩打開閘口,閘口前的鄒松清如被洪流怒沖! 他順著師父的話,一瞬間像是明白了什么。 劍神如此年輕,未來定然找不到對手。 那又是何等寂寞? 商素風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你方才說的妙諦,還有哪幾位?” 鄒松清頓了頓,看了師父一眼,肅穆道:“據說當世有五大妙諦。” “瀟湘劍神萬劍歸宗,冰白劍氣神乎其技。他迎戰正道各大派,毫無衰敗表象,可見一身內力難以捉摸,不少江湖人認為劍神已超過東方不敗。” “東方不敗稱雄江湖已久,他身法如電,劍光似雷,但他不懂劍氣,與劍神相斗恐怕會吃虧。” “傳聞華山前輩風清揚依然在世,那獨孤九劍號稱無招勝有招,極其玄妙。” “狂風快劍封不平以劍為心,劍斬狂風,如今雖為劍神守山,卻也能與劍神大戰。” “雁城顧老回風潑雨劍,劍藏風雨之勢,劍招淳樸自然毫無破綻。” “便是這五大高手。” 道出這些高手名諱,鄒松清也心旌搖曳。 他們這些用劍之人,如何能不向往。 瞧見師父目光深邃,不由擔心問道:“師父,您還要與劍神一戰嗎?” 只這一問,商素風銳利的目光直射過來! “哼,那自然要戰!” “天地廣闊,摩鷹崖上的蒼鷹馳騁云天,搏擊風霜雨雪,若有膽怯,休想練成本門精要。我蒼山神祠自有其法,不會比這天下的高手差。” “伱也莫要因為江湖傳言而喪氣,覺得那些絕頂高手高不可攀。” “誰不是起從微末?” “肉體凡胎,又有什么不可戰勝?” 商素風道:“為師已窺路徑,循序而走,終得極致。” “待我大成,自會領教劍神寂寞。” 鄒松清心潮澎湃,被種下一顆種子,他激動高呼: “師父~!” 這一聲大喊,回蕩在點蒼山,讓摩崖月夜,多了三分壯闊。 鄒松清下崖后,將師父的一些告誡說與同門。 沒過不久,大理武林盛傳“唯點蒼神劍懂得劍神寂寞”。 自衡山論劍之后,點蒼山已名聲大噪。 如今這刁鉆角度,更是叫人讀懂劍神。 大家順著商素風的話細細一想,果然有理! 走南闖北多年的江湖老人們也喟嘆:“不愧是能與劍神對戰百招的存在。” 也有大理武林人覺得點蒼神劍名不副實,想拿他出名。 結果這些人一個個在摩鷹崖上慘敗! 商素風本就不俗,如今烈陽功大進,又窺無影神劍的路徑,尋常人登崖挑戰,還是在摩鷹崖主場。 大理武林就找不到一個能戰鷹而勝之人。 點蒼山的蒼鷹正不斷在大理武林揚名,雁城的劍神則是在發愁。 從端陽到中秋這段時間,趙榮一直在傳授門人內功心法基礎訣竅。 可惜 他創的陰神訣與陽神功,以一眾衡山弟子的資質,別說入門,那是連門檻都摸不到。 “師兄,我~已經盡力了~~” 藏劍閣大院中,向大年說話時聲音顫抖。 他陽神功基礎練不成,便去練陰神訣,趙榮還制造一大缸冰水助他吸收寒氣。 但除了將他凍得全身發抖外,并無奇效。 程明義、馮巧云,席木樞等一眾真傳全都搖頭。 馮巧云見趙榮沉思,不由笑道: “師兄何必糾結此事,本派鎮岳訣已算上乘,如今師兄施展神奇手段,將之又推衍為鎮心訣,這門內功已經極為珍貴,加之又與本派相合,門人弟子無不受用。” “人有窮盡,鎮心訣已難練至盡頭,師兄莫要再生苦惱。” 程明義也點頭建議: “我們資質雖然差了。” “但十五代幾個天資不凡的弟子如今正以基礎內功溫養經脈,等再長幾歲,師兄傳他們神功,也許就有機會繼承師兄衣缽。” “是啊是啊!” 眾人應和,艾根才道:“師兄莫要再將心思放在我們身上。” 大家又齊聲喊:“是啊是啊!” 嘴唇發白的向大年也喊得相當大聲。 神功雖好,但命更重要。 一眾真傳互相用眼神示意,想要打消小祖師的決心。 起初大家聽聞小祖師傳功,各都迫切欣喜。 練武之人,多半抵擋不住神功妙法的誘惑。 小祖師獨斗各大派高手,游刃有余,他自創的神功,恐怕就是當世第一神功。 然而. 練著練著,眾人就發現不對勁了。 不僅一絲一毫摸到門檻的跡象都沒有,反而備受神功摧殘。 翻涌不止的氣血、竄動不休的真氣、冰凍徹骨的寒氣,那真是在冰火兩重天之間翻滾煎熬。 更要命的是. 一番折磨過后,還是入不了門徑。 眾人感受到小祖師傳功執念頗深,于是鼎力配合。 但這一大段時間下來,大伙真想喊小祖師住手,別再傳授神功了。 那真不是大伙能練的。 趙榮的眼睛從他們身上掃過,又看了看發抖的向大年,不由笑了出來。 師兄弟們愣了一下,也跟著哈哈笑了。 這件事,總算是告一段落。 馮巧云向大年等人陸續告辭,藏劍閣的亭子中,只剩下大師兄與小師妹了。 “榮哥,你摸摸。” 她伸出一只纖細修長的手來,趙榮輕輕一握,只覺冰冰涼涼,這是練功練的。 “有沒有其他不適?” “這倒是沒有,”曲非煙緊接著道:“這門神功雖然厲害,可我練得極慢,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練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