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清北大學派-《巔峰學霸》
第(2/3)頁
其中三位曾經獲得過菲爾茲獎。
如果人真的泉下有知,很難想象洛特·杜根教授此時是個什么想法。
畢竟喬喻的報告會上專門提到了悼念他的去世,但報告會之后順手又從他為之工作了大半輩子的高校挖走了七位頂梁柱級數學家而且簽下的還是那種終身保密協議。
換言之,未來就算元數學這個項目不做了,鑒于這份保密協議,他們也不能隨意跳槽去別處工作,更不可能再回普林斯頓。
當然與之相對應的,項目組會確保這些教授們這輩子衣食無憂。
哪怕未來不在元數學跟通用人工智能項目組工作,每個月也能收到一筆能讓人生活過得不錯的特別津貼。
當然特指是在華夏過得不錯,
而當這一份份合同簽訂之后,學術界的聲調也逐漸統一起來。
沒辦法,十多位曾經獲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集體發聲,認為基于數學意識發展出的人工智能意識,不可能產生毀滅人類文明的念頭,只會推進人類文明向著征服星空發展的時候,人們的觀念很容易就被扭轉了過來。
當然,這些集體發聲并不能改變所有人的想法。但機器意識或者說人工智能威脅論,
終究成了小眾的觀點。
這其實跟數學家的辯論方式有關。
跟文科的辯論賽不同。
這幫數學家在拋出論點后是給了詳盡的數學證明過程來佐證這一觀點的。
而且拿到過菲爾茲獎的這些數學,并不會直接否定反對者的觀點。
但如果想要證明人工智能發展到終極肯定會毀滅人類文明,請拿出經得起推敲的數學證明過程,指出數學意識的未來不確定性到底在哪。
如果能有嚴謹的證明過程一切都好說,這些大佬們不但不介意改弦易轍,贊同這些想法,甚至還愿意推薦其去拿菲爾茲獎。
但如果證明不了,只是用哲學辯論那一套,又或者拿科幻電影里的情節來當論據,那對不起,不但不會引起重視,更是會被直接擊的。
高端的文化人損起人來說的話可以不帶臟字,但往往比臟話要更臟,能治好低血壓那種。
就好像網上反對通用人工智能最歡的某個學者,陶軒之直接在博客上把這人的教育經歷、職業經歷跟獲獎履歷放了出來,然后非常仔細的剖析了那些名校前綴后面跟著XX學院中的貓膩。
最后給出了一個八字評語一一不學無術,坑蒙拐騙。
還真就是極為有理有據的評價,就跟數學家做證明題一樣論據清晰。
但又比數學證明過程要清晰明了的多,普通吃瓜群眾都能輕易看懂。
沒辦法,數學家給出的那些數學意識無害論的證明過程太復雜了。
別說一般吃瓜群眾看不懂了,就連絕大多數專門研究數學的教授跟博士們同樣看不太懂。
更別提那些反對者了。
而陶軒之博客上的內容雖然同樣采用了數學向證明的方式,但只要是個人又識字的話都能看懂。
就這樣,所謂的意見領袖開始漸漸不敢在這件事上發言了。
畢竟全球主流學界都認可了發展通用人工智能只會幫助人類文明快速發展。
這個時候跳出來,就是跟主流學界做對抗。
而且現在看來與世無爭的數學家較真起來,是真會深挖人的底子偏偏太多喜歡在網絡上發表意見的公知型人物,底子是經不起深挖的。
畢竟真正有能力的要不然做的工作被學界認可,真拿到了大獎了,要不然真就埋頭在第一線苦干,為獲得認可做準備,哪有時間天天當什么意見領袖?
至于那些的確也有真材實料,甚至也拿到過菲爾茲獎或者諾貝爾獎,同樣反對繼續推進研究通用人工智能的學者自然也是有的。
但這樣的人在跟自身齊平的學者們拋出論點跟論證過程之后,不會即刻直接發聲。
而是開始悶頭去學習元數學,并寄希望從這些論證過程中找出漏洞,然后才會開口辯駁。
畢竟這才是數學家正常的辯論方式。
顯然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工作。
總之自從陶軒之的發了那篇長博客,直接讓一位網上挺知名的學者灰頭土臉之后,學界就已經聽不到什么反對意見。
但對于這件事情陶軒之其實有苦難言其實那篇博客根本就不是他發的,當時只是被喬喻借去用了下,他甚至懷疑是博客內容其實是七月準備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