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餐前“散步”(第一更)-《奧術神座》
第(2/3)頁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這樣。”路西恩沒有否認。
“噢,好期待!”海蒂、蕾依麗雅等學生和助手都眼睛閃閃發亮地說道,這些年中,老師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奧術和魔法的研究上,音樂領域除了那部經典另類的小提琴協奏曲外,只有一些簡單短小的鋼琴小品和輕音樂,實在讓她們這些也喜歡大音樂家的人失落不已,而這部歌劇據說老師寫了好幾年,一定非常完美,擁有著眾多的經典旋律和詠嘆調。
斯普林特悄悄撇了撇嘴巴,無法理解她們的態度,他對音樂是有就聽,沒有就無所謂,至于這么興奮嗎?
蕾依麗雅和海蒂等人嘰嘰喳喳的議論聲中,路西恩走入了自己的辦公室,看著面前的論文專用紙發呆。
過了一會兒,他拿起羽毛筆,沾了點魔法墨水,提筆寫了一個標題:《決定論、自我意識和魔法根源》。
這篇論文的題目雖然與薛定諤先生有名的《決定論和自由意志》看起來相似,但里面的內容卻只有少數相同,路西恩在分析了決定論本身具有的矛盾之后,引出了自我意識,然后將問題帶向了“觀察者效應”與“魔法根源”的關系上,這同樣沒有任何理論證實,而是屬于“負能態真空大海”那樣的可能模型。
“……正因為意識對微觀粒子的作用,所以我們的物質基礎才顯得不夠‘牢固’,才能在精神力和相應魔法花紋的作用下出現各種變化,從而產生奇詭多變的魔法,比如,我們的部分變形術可以描述成微觀粒子層面的身體重組……所以,不附加恒定效果的魔法都有持續時間,這個現象,我們過去解釋為被‘自然’排斥,現在看來,不如描述成被其他‘觀察者’影響,從而產生坍縮……”
“血脈的變異或許就來自于這種微觀層面的‘不穩固’,比如量子躍遷……”
“……當然,很多魔法需要龐大的能量,是我們精神力無法承擔的能量,所以問題在于,這個能量來自哪里?”
“……在一些變形術里,變形前后出現了物質的減少和增多,減少可以理解,那部分物質并未消失,而是存儲在魔法創造的臨時時空里,法術持續效果一到,自然就回歸本身,但物質的增多呢?物質能夠憑空產生嗎?而且根據質能守恒,這需要的能量是極其恐怖的,那它們來自哪里?”
“我猜測在使用這種變形術時,我們從外界獲得的不是能量,而是基礎物質,但它們又來自哪里?”
“……也許‘真實世界’的存在能夠解決我們的疑問,但它以怎樣的形式存在?是否存在于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讓絕對意義上的真空并不成立?它的本質又是什么?為什么可以提供基礎的元素物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