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沒璽印的詔令能叫詔令?以忠臣之名,袁紹殺弟-《朕能走到對岸嗎》


    第(1/3)頁

    貂蟬有些急了,她已經篤定呂布定是遭到誆騙,否則怎會如此維護天子?

    作為呂布棄天子逃離長安的親身經歷者,她比嚴夫人都更加清楚呂布的為人。

    面對呂布的警告,她還是提醒了一句:“最近有個關于許縣天子的消息,將軍聽說了嗎?”

    “什么消息?”呂布皺了皺眉,一聽到許縣那個假天子,他就很不爽快。

    再加上他這段時間只顧著領兵趕路回下邳,迫不及待的要和夫人與女兒分享好消息,根本沒有關注過外界的消息。

    貂蟬心中打了一遍腹稿,又斟酌了一遍,才說道:“前些日,許縣天子發出詔令,命北海孔融前去許縣。聽聞是曹操意讓孔融為天子驗明正身。”

    “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孫,當初頂撞董卓后又去北海平叛,又是文壇魁首,名聲之顯赫比袁紹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許縣天子為假,曹操定不敢如此行事。將軍你說……會不會許縣的天子才是真龍,而鄴城那位是假的?”

    這正是貂蟬心中擔憂的來源。

    鄴城那位天子對呂布又是封以公爵之位,又是要納呂玲綺入宮,甚至許下皇后與太子之位。

    這太不現實了。

    世家門閥之間相互聯姻,尚且看中對方的出身和家世,更何況是皇室?

    能成為皇后的女子,家族定然顯赫。

    呂布雖然有著誅董卓、擒袁術、獻玉璽的大功,但出身寒微背后沒有豪門世家支持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按理說天子根本不可能立他的女兒為后。

    如此種種,稍稍分析一下,便知鄴城那位天子,儼然就是在拉攏呂布。

    再聯系最近許縣天子召見孔融證明己身之事,貂蟬越發覺得鄴城的天子有些可疑。

    “哼!孔融?他算什么東西!”呂布聽完只是冷哼一聲,輕蔑地道:“孔子二十世孫又如何?在我看來也不過是一個酸臭腐儒罷了,他有什么資格鑒別天子真偽!”

    “本將軍才不相信什么孔子后裔、累世聲名,本將軍只信自己親眼所見!”

    “本將軍親眼見了鄴城的天子,相貌依稀可見與長安一別后一般無二,對我的親近也是一如曾經。”

    “許縣的那位,不過是曹賊扶持的偽帝罷了。等本將軍整合揚州、徐州兩州之地,非要向陛下請命,打下許縣擒拿曹賊和偽帝。再立一功!”

    呂布的聲音鏗鏘有力,鄴城的幾次接觸下來,他堅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的判斷。

    孔融只是孔子后裔,又不是孔子本人,而且即便是孔子,難道就不會被騙嗎?

    曹賊的手段可多了去了。

    “將軍……”

    貂蟬見呂布竟如此堅定不移,連絲毫懷疑都沒有,顯然是被皇后和太子迷了心智。

    “夠了!”呂布抬手打斷了貂蟬,神色極其嚴肅的再次警告:“這些對陛下的不敬之言,以后休要再說!本將軍不喜歡聽。”

    也就是貂蟬,若是換做其他人在他面前說出這樣的話,他早就拔劍砍過去了!

    貂蟬見呂布已經非常不滿,便也不再多言,溫順地點了點頭:“妾身記住了。”

    她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多疑了。

    在長安的時候,天子就對呂布多有親近。

    如今許下皇后與太子之位,或許真沒有其他的心思在內。

    況且呂布在鄴城親眼見過天子,自然是驗證過天子的真假才會這般堅定的。

    “陛下可曾說過,綺兒何時入宮?”

    呂布見貂蟬不再談論真假天子的話題,而是轉到呂玲綺身上,頓時嘿嘿一笑:“陛下雖然未曾說過,但我認為自然是越快越好,不可耽擱。綺兒早日入宮,便能早一點懷上陛下的龍嗣。”

    說著,他傻呵呵的感慨:“沒想到啊,咱老呂家也能出皇后,咱的外孫,更是未來的天子!”

    呂布從未有當皇帝的想法和野心,他雖然自詡武力天下無雙,卻也知道自己只是個泥腿子出身的草民,他沒能力也沒那個資格當皇帝。

    可如今他的外孫卻有了這個機會,日后若是繼承大統,那他呂布何止是光宗耀祖?

    老祖宗都得爬出來給他磕一個!

    “既如此,那妾身這就去派人去尋夫人和綺兒。”貂蟬說完便匆匆離開了廂房。

    ……

    會稽郡,太守府。

    自袁術兵敗,孫策便聽從周瑜的建議,將大軍撤回了江東,并沒有和呂布的大軍正面起沖突。

    正所謂貪多嚼不爛,半個揚州已經足夠他消化很長一段時間。

    和如今風頭正盛的呂布對上,并非明智之舉。

    按照周瑜的計劃,等到呂布和曹操斗到兩敗俱傷之時,他再一舉出兵奪取整個揚州。

    因此回了會稽后,孫策便一邊養精蓄銳,一邊關注揚州的局勢。

    烈日炎炎的太守府花園中,孫策正持一桿長槍,與一名同樣手持長槍的少年郎對練。

    這少年看起來十五六歲左右,長相和他有幾分相似,雙目炯炯有神,樣貌英武不俗。

    僅僅十招左右,少年手中的武器便被孫策挑飛,敗下陣來。

    “如何,仲謀你可服氣?”孫策持槍而立,笑呵呵的說道。

    眼前的少年正是他的胞弟,孫權。

    “我不服!”

    孫權臉上滿是憤憤不平之色,從地上爬了起來,對孫策怒目而視:“大哥你武藝本來就比我高,居然還使詐?怎能如此陰險!”

    “剛剛若不是伱故意迎上我的槍頭,迫使我不得不收槍,你已經被我刺中了!”

    他覺得孫策不講武德,本來武藝就比他高強,對戰時居然還用這種卑鄙的伎倆。

    “仲謀,你不是喜歡讀書嗎,這就叫兵不厭詐!”

    孫策揮舞手中長槍,在孫權腦袋上不輕不重地敲了一下。

    “這和統兵打仗是同一個道理,兵法之道在于詭、變、奇、險,若是循規蹈矩依照常理行事,最后敗的必然是你,得學會變通。”

    聽著孫策的這番訓誡,孫權點頭認同。

    他明白這是自家兄長多年征戰以來的經驗之談,是平日跟隨老師學不到的東西。

    兩兄弟談話之時,府上的管家走了過來:“家主,大都督來了,正在堂內等候。”

    “奉上好茶,我這便過去。”孫策聽到周瑜到來,臉色一喜。看向一旁的孫權道:“仲謀你剛從吳郡回來,還沒和公瑾相見,便隨我一同過去。”

    太守府大堂,孫策見到周瑜的第一時間,就拉著他的雙手好一頓親近。

    “公瑾今日怎么有空來了?倒是稀客!”

    平時周瑜要么在府衙處理政務。

    要么就是在家中彈琴看書。

    如果不是他邀請,很少會主動上門。

    幾人稍作寒暄一番后,周瑜說道:“伯符,今日我除了過來探望仲謀,還有一個鄴城那邊的消息要告知你。”

    孫策一聽便來了興致,“袁紹最近又有什么動作?”

    周瑜道:“我剛得到消息,鄴城天子下詔,命孔融前去鄴城覲見。”

    “哈哈哈。”孫策聞言大笑,“先是曹操,又是袁紹,都著急證明天子的真偽。可惜當初我還依附袁術,否則也要弄個假天子。”

    周瑜一聽這話,嘴角不由一陣抽搐。

    假立天子雖說有種種好處,可一旦事情敗露,后果將不堪設想,又豈是孫策想的那般簡單?

    袁紹和曹操暫且不說,孫策膽敢假立天子,頃刻間就會遭天下共擊。

    孫策見周瑜不說話,又道:“這兩個天子,一定有一位是假的。可為何他們都敢下詔讓孔融過去鑒別?

    世人皆知孔融性格剛直,難道袁紹或者曹操就不怕被識破嗎?”

    周瑜稍微分析,便知曉袁紹的心態。

    “曹操率先請孔融為天子驗明正身,無論他心中無虧也好,暗藏手段也罷,袁紹都必須得跟上,否則便是心虛。”

    “不過,倘若許縣的天子得到了孔融承認的話,在正統名分上便能與鄴城的那位相抗衡了。”

    “什么?”孫策滿臉不解:“只是抗衡?難道不是直接為許縣天子正名了么,孔融還不能讓天下人信服?”

    他不太理解周瑜這話的含義。

    孔融無論是個人的聲望還是孔家累世積攢的名譽,都是金字招牌。

    至少對他來說,孔融若是承認許縣的天子,那他也會認為許縣的天子為真,鄴城的為假。

    “大哥,是你想得太簡單了。”

    一旁的孫權搖頭。

    “哦?仲謀何出此言?”周瑜聽到孫權這話,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奇。

    孫權不假思索地道:“孔融聲望雖高,孔氏的底蘊雖深,但想要讓天下人都信服,那絕無可能。”

    “只要有一部分人相信袁紹,那么真假天子一事,就無法徹底下定論。誰敢下定論,誰就是公然支持曹操,認為袁紹是假立天子的反賊。”

    “可當今天下,試問誰有這個底氣把袁紹往死里得罪?大哥你敢嗎?”

    孫策瞪大眼睛,啞口無言。

    他敢嗎?

    他自然是不敢的。

    袁紹占據三州之地,乃一方霸主。

    拿不出實質性的證據,單單以孔融的背書作為理由,就跟著說鄴城天子是假的。

    這無疑是在踐踏袁紹的聲譽,必將引來猛烈的報復。

    “沒錯,仲謀所言極是!”周瑜大笑一聲,對孫權有些刮目相看。

    以孫權的年紀能有這樣的眼光和智慧,無疑是十分難得。

    孫權謙遜笑了笑:“大都督過譽了,小子才學淺薄,日后還需跟大都督多多學習。”

    周瑜搖了搖頭,“不算過譽,能想明白這一點的人并不多。”

    說著還瞥了一眼孫策,“你大哥就想不到這點。”

    孫策卻不覺尷尬,反而一臉得意,似乎在為孫權自豪。

    “仲謀的確乃我江東孺虎,才學遠勝于我,日后必成大器。”

    此時的他,壓根就不知道等他日后死了,孫權掌權之后會如何對待他的子女。

    周瑜輕輕點頭,不置可否。

    “大都督,你認為鄴城和許縣的天子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的?”

    孫權好奇的問道。

    周瑜苦笑道:“這我如何能得知?是真是假恐怕只有曹操和袁紹自己知道了。”

    “不過我倒是希望許縣天子是真的,袁紹的威脅太大了,待他平定北方之后,必會對江東下手。”

    孫策和孫權兩兄弟對此深以為然。

    倘若袁紹手中的天子是真的,以他自身的勢力,再加上呂布,當真可以橫掃天下了。

    ……

    北海郡。

    如今的北海,儼然成為了天下矚目的焦點。

    繼許縣天子派使者送來天子詔令后不久,鄴城的天子也派使者快馬加鞭送來了詔令。

    所有人都明白,這是曹操和袁紹開始就各自手中天子的正統性展開新一輪的爭奪。

    得到孔融的承認,就等于得到了天下過半讀書人的認可,其中有多大的意義不言而喻。

    因此所有人都在關注國相府的動向,想知道那位名滿天下的孔北海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是去許縣,還是去鄴城?

    面對外界的種種猜測,孔融卻始終沒有給出回應,只是對外宣稱感染風寒在家養病。

    國相府外。

    一輛輛馬車停在門口,將國相府給圍得水泄不通,這些都是借探望之名,實則想要探聽孔融到底會去許縣還是鄴城的名士們的馬車。

    但無論來人地位多高,名氣多大,都被攔在府外,數日來沒有一人能成功進入國相府。

    其中最為固執的,當數許縣和鄴城來的兩位使者。

    他們一直在國相府外蹲守,堅持要見孔融。

    “國相吩咐了說誰都不見。”

    “兩位還是請回吧,莫讓小人為難了,真的是不能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