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66章 我有一計,可收天下百姓之心!-《朕能走到對岸嗎》


    第(1/3)頁

    當(dāng)軍隊開始以皇帝的意志運轉(zhuǎn)。

    無論是誰都需要保持沉默。

    族誅袁氏的旨意下達之后,鄴城第一時間遭到封鎖,只許進不許出,大量的兵馬也被調(diào)入城內(nèi)。

    在全城范圍內(nèi)搜捕袁氏族人。

    除卻袁熙、劉夫人這兩個被特赦的例外,余者只要在族誅范圍內(nèi)的,絕不放過一個。

    鄴城內(nèi)的各大世家全都出奇的安靜和配合,任由軍隊入府抓人、搜捕,沒有誰膽敢阻止。

    短短數(shù)日之間,就有五百多名袁氏族人遭到抓捕,而且這個數(shù)量還在不斷增加,以致于鄴城的監(jiān)獄都人滿為患。

    這還只是被抓到牢里的,有一些拒捕的袁氏族人直接就被前去抓捕的甲士給斬殺當(dāng)場,都省去抓進監(jiān)牢了。

    鄴城上下,反應(yīng)不一。

    百姓們痛斥反賊。

    世家大族則風(fēng)聲鶴唳,尤為恐懼。

    所謂唇亡齒寒、兔死狐悲,袁氏如今被族滅,荀諶也被殺,他們深切感受到了劉協(xié)的冷酷與無情。

    于是借著宴會之名來到崔府議事。

    荀諶死后,崔琰就是冀州各個世家大族內(nèi)地位最高的天子近臣了。

    官至虎賁中郎將,又得天子信賴。

    而且在討伐袁紹的這場大戰(zhàn)中拿下了清河郡,立下了很大功勛,所以眼下各大世家推舉其為新的話事人。

    宴席之中,各大世家的代表齊聚。

    每個人看起來精神都不太好。

    只因這幾日內(nèi)全城上下都在搜捕袁氏族人,他們之間與袁氏多少都有姻親往來的,這也導(dǎo)致他們感到惴惴不安。

    不過有眼尖的人發(fā)現(xiàn)這場宴席之中,楊彪、伏完、司馬懿的家族以及剛加入天子陣營的董家和甄氏都沒有派人過來。

    “怎么不見楊公啊?楊公出身弘農(nóng)楊氏,德高望重,我們還等著他來主持大局呢。”

    “是啊,還有伏國丈和甄氏,怎么也沒來?”

    “他們莫非是沒有收到邀請么。”

    “要不派人去他們府上問問吧?”

    “再等等吧,說不定他們還在路上,只是還沒到而已,不著急的。”

    眾多世家代表們竊竊私語。

    主位上。

    崔琰聽到眾人的議論聲,不禁嘆了口氣道:“不必再等了,我邀請了他們,只是他們都各自有事拒絕了。”

    眾人聞言臉色微微一變。

    一個人若是有事不來還說得過去,但這么多人都說有事不來,那就是不愿意來。

    “他們怎么能不來?”

    沮宗有些不忿地說道:“如今陛下打算對付我們這些世家了,袁氏被族滅,就是殺雞給咱們看!”

    “現(xiàn)在還不想辦法抱團取暖,他們難道能獨善其身嗎?荀諶的頭七可都還沒過!”

    今日宴會,主要目的就是要聚在一起討論下那位天子打算做什么,而他們又該如何應(yīng)對。

    結(jié)果份量最重的幾人居然不來!

    不只是沮宗,其他各大世家的代表們心中也有不滿。

    雖然他們都清楚楊彪這些人都是有大功勛在身的,但他們也是世家階層中的一員,大家基本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假若天子打算拿世家開刀,那功勛可不頂什么用,荀諶就是最好的例子。

    荀諶當(dāng)初帶領(lǐng)各大世家投效天子,能力不夠強還是功勞不夠大?

    不還是一樣被天子給殺了!

    正是劉協(xié)的這種翻臉不認人的無情態(tài)度,才是他們感到惶恐的真正原因所在,意識到不抱團取暖是不行的。

    “差不多都得了。”

    提到此事,崔琰俊美的臉上閃過一絲陰郁之色,放下手中酒爵望向眾人,“趁著今天諸位都到了,我也跟諸位多說幾句話。”

    “荀諶的死,是他咎由自取,當(dāng)時陛下都已經(jīng)說了求情者死,他依然站出來為袁氏求情,置陛下的顏面于何地?置于天子的威嚴(yán)于何地?”

    “陛下殺了荀諶,但未曾牽連到他家人,已經(jīng)是寬仁了。”

    “此事以后切勿再提。”

    崔琰直接給荀諶之死做了一個定性,在他看來這件事就是荀諶太過高看自己了。

    或者說太小瞧了天子的心性。

    一個能在袁紹手上隱忍數(shù)年最后把袁紹生擒的天子,又豈是易于之輩善?

    在發(fā)出警告的時候就不該繼續(xù)去觸碰虎須。

    “虎賁中郎將這是何意?”審榮的心情頗有些激動,“天子都開始殺雞儆猴了,日后不知道還要怎么對付咱們,咱們難道什么都不做?”

    “說不定下個被族滅的就是在座的哪位!”

    “或許是崔氏也說不定!”

    此言一出,在場的氣氛為之一靜。

    崔琰的臉色也是瞬間沉了下去,盯著審榮冷冷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