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荊州到冀州的行程十分順利,一路上并沒有發生什么意外,所以比預計抵達魏郡的日子提前了不少。 而直到進入魏郡的地界后,青竹三人才真正放下心來,稍稍減緩了行進速度。 畢竟諸葛亮是南方人,剛到北方有可能水土不服,外加上一路車馬勞頓,病倒了的話可就不妙了。 “孔明先生,我們今日就能抵達鄴城了。之前對先生做出了不少失禮之事,在此跟先生說一聲抱歉。” “如果可以的話,還請先生在陛下面前幫我們隱瞞一二,以免陛下怪罪我們太過無禮。” 青竹騎馬跟在馬車旁邊,對車廂中的諸葛亮抱拳說道,臉上帶著一絲歉然之色。 諸葛亮被天子親自點名召見,日后肯定是會得到重用,飛黃騰達自不用多說,自是不好得罪的。 而他之前為了讓諸葛亮跟他走而不得不動用了一些無恥手段,此事若是讓天子得知,他擔心會怪罪下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 一路上接觸下來,他發現諸葛亮的確是一位正人君子,而他拿人家兩個兄弟威脅多少是有些欺負人了。 “爾等放心便是。” 諸葛亮點頭答應了下來,他知道青竹等人只是被迫無奈,一路上對他也的確十分客氣、多有照顧。 一邊與青竹攀談著,諸葛亮一邊看向馬車外的官道兩旁,觀察了片刻后開口道:“敢問,為何自從進入魏郡后,這邊的流民相較于冀州其他地方要多很多?” 流民在如今這個世道隨處可見。 不過諸葛亮發現冀州其他地方的流民不多,反倒在進入魏郡后,流民的人數激增,官道兩旁的流民隨處可見。 但更令他感到奇怪的是,這些流民與尋常流民又不同,神色狀態看起來要好很多。 “孔明先生有所不知。” 青竹看了那些流民百姓一眼,對諸葛亮解釋道:“陛下心懷百姓,耗費極大的財力物力去安置流民。” “各地的流民在聽到這一消息后,都紛紛往魏郡涌來,這也就導致魏郡的流民比外面要多得多。” “雖然朝廷在努力安置,但奈何流民數量太多,短時間內無法全部安置妥當。” “不過朝廷會隔三差五發放食物和衣物,也總算是讓這些流民熬過了這個冬季,不然不知道要凍死餓死多少人。” 諸葛亮聞言不禁有些動容了。 安置如此之多的流民,對朝廷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負擔,甚至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耗費的這么多財力物力如果拿去打造軍隊的話,絕對可以拉出一支數量龐大的精銳之軍出來。 但天子卻選擇了把這些錢財物資都花在了最底層的流民身上,讓他們熬過了這個冬季。 諸葛亮相信換做任何一方諸侯、哪怕是以君子著稱的劉表,也不會這么做。 這種仁德,不得不令人敬佩。 不過這屬實太浪費了,若是讓他來做,絕對能將這些流民的作用最大化的利用起來。 諸葛亮心中感慨一番之后,看著車窗外的那些流民們,他們的臉上并沒有尋常流民的那種麻木,而是多了許多生氣。 盡管現在他們的狀況也并沒有改善太多,但起碼天子和朝廷的這種態度,對他們來說就是希望。 因為天子沒有放棄他們。 這時候路旁有一群孩童嬉笑打鬧而過,同時口中還唱著歌謠:“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 諸葛亮目送這群孩童們遠去,眼中閃過一絲柔和的笑意,心中對鄴城的那位天子,更多了幾分好奇。 他這段時日從青竹口中了解了不少關于天子的事跡。 初聞天子于袁紹手下隱忍許久,最終一朝翻盤奪權,覺得這是一位城府深厚的帝王; 再聞天子處斬袁氏滿門,當殿斬殺荀諶,又覺得天子手段鐵血、冷面無情; 又聽到天子為了安置流民百姓,略施計策就讓各大世家爭相捐獻、爭奪善名時,他覺得天子深諳權御之道; 后來聽說天子時常出入城外視察流民的生活,還公然在百姓面前罪己、又為了安置流民不惜耗費諸多財力物力時、讓匈奴以人頭抵百姓之命時,他覺得……這極有可能是能使漢室幽而復明的圣天子。 隱忍有城府,于敵人冷面無情,于臣子恩威并重,于異族殘忍鐵血,于百姓仁慈寬容。 既像文帝,又像武帝。 最關鍵的是這位天子與他一樣只有二十歲,剛到及冠之年而已,但就是如此年輕的天子,卻有著圣君風范! “大漢危難之際出如此圣明之君,可見天不絕我炎漢,我大漢必將再度興盛!” 諸葛亮心中想到,目光灼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