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一直希望的就是躋身朝堂,將一腔抱負和才學施展出來,匡扶漢室、復興大漢。 雖說不知道天子是如何知道他、還專門把他召到鄴城,但有幸能遇見這樣一位圣明的君主,就是上天給予他的機會! 想到此處,諸葛亮愈發堅定了見到天子之后要好好表現的想法,不能白白浪費了這個機會。 馬車沿著官道,緩緩駛入鄴城。 憑借繡衣使的特權,一行人很快便暢通無阻抵達了皇宮外面。 青竹又向羽林衛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及來意后,后者馬上前去通報。 “孔明先生!” 諸葛亮正在他整理儀容,聞言轉身看去,就見到一長相頗為富態、衣著錦繡的文士,滿面笑容地向他迎來。 青竹、梧桐、銀針三人見到他后,臉色頓時一肅,直接單膝下跪道:“卑職參見賈公!” 這文士自然便是一手組建繡衣使的賈詡。 賈詡對他們點了點頭,隨后拉著諸葛亮的手,笑道:“這三個蠢材辦事不力,這么長時間才把先生帶來。” “先生一路勞頓真是辛苦了。” 面對賈詡的熱情,諸葛亮稍稍有些不適應,行禮道:“敢問閣下是……” “一時失態,望先生見諒。” 賈詡敲了敲腦袋,接著笑瞇瞇地說道:“我姓賈名詡,字文和,乃是中書令。” 賈詡? 諸葛亮心中微微一震,他當然聽說過賈詡的聲名,而且他從青竹等人口中得知,賈詡乃是天子最器重的心腹之一。 天子之所以能擺脫袁紹的鉗制,賈詡就占了極大功勞,如今更是擔任直指繡衣使一職,所有繡衣使都需要聽其號令。 面對這位不折不扣的朝廷重臣,諸葛亮不敢怠慢,行禮道:“諸葛孔明,見過中書令。” “孔明先生無需多禮。” 賈詡側過身去不受諸葛亮這一禮,親自把他扶起身來,并笑道:“陛下命我去尋找先生,但奈何我手中有事無法脫身,所以只能讓這三個蠢材過去請先生。” “他們沒什么失禮的地方吧?” 此言一出,青竹三人頓時感覺到背后冷汗涔涔,渾身上下都變得僵硬了起來。 諸葛亮搖頭道:“三位繡衣使一路上都極照顧我,并無失禮之處。” “那便好。” 賈詡點了點頭,接著對青竹三人道:“做得不錯,記甲等功,自己去領賞吧。” “多謝賈公!” 青竹三人如蒙大赦,紛紛對諸葛亮投去感激的目光,然后匆匆離開了,根本不敢在此繼續逗留。 隨后賈詡對諸葛亮道:“陛下現在不在宮內,正在城外視察農耕,先生不如先隨我入宮等候吧。” “視察農耕?陛下親自前去?” 諸葛亮大為驚訝,雖然聽說了天子時不時就會出宮視察,但沒想到視察的不只是百姓的生活,連農耕也不例外。 那可是要下田行走于田野之間的。 賈詡笑道:“陛下體恤民情,而且如今正值春耕之際,陛下讓百姓用他發明的建安犁進行耕種,所以要親自去看看效果。” “陛下出宮已經有一個多時辰,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快要回來了,孔明先生還是先隨我去宣室吧。” 諸葛亮沒有拒絕,隨賈詡一同入宮。 這時候天上下起了蒙蒙細雨。 賈詡撐起傘,與諸葛亮漫步于宮廷之中,笑著說道:“春雨貴如油,孔明先生一來就下起了春雨,這可是好兆頭。” “陛下可是等先生已經等了許久了。” 聽聞此言,諸葛亮好奇問道:“敢問中書令,不知陛下召見我所為何事?我只是一介布衣而已。” “自然是要用先生。” 賈詡理所當然地回答道:“陛下與我說先生乃是大才,如今朝廷缺少的就是人才。” “先生既入了陛下之眼,陛下定會給予重用,先生真是年少得志啊。” 雖然賈詡不知道天子看重諸葛亮什么地方,不過不妨礙他釋放善意,說好話總是沒錯的。 而且現在諸葛亮尚且還是白身,這時候交好可比日后被重用的時候交好容易得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