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五年時間來,朕無時無刻不想著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如今北方已定,中原收復(fù),朕欲先將都城遷回雒陽,諸卿以為如何?” 劉協(xié)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遷都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誰都沒想到天子居然會忽然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過仔細一想,又覺得眼下似乎也到了該遷都的時候了,因為天子當初定都為鄴城其實是被迫為之。 眼下不再受到任何人挾持,大權(quán)在握且中原平定,不遷都回去還等什么? “陛下英明!” 楊彪第一個出聲支持,并神色激昂地道:“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乃天經(jīng)地義之事!” “臣支持遷都回雒陽!” 他的家族乃是弘農(nóng)楊氏,老家便在雒陽附近,遷都回去對他而言乃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過一些冀州乃至于鄴城本地的世家們對此就有些不太情愿了。 因為離開冀州他們就將失去本土優(yōu)勢,影響力大大降低,需要重新經(jīng)營勢力。 崔琰故作為難地道:“陛下,遷都回雒陽雖是好事,但雒陽屢次遭受兵禍,如今已破敗不堪。” “眼下遷都回去,未免有些……” 堂堂大漢天子竟以一座破敗不堪的城池為帝都,這實在說不過去,會損害天子的威嚴。 劉協(xié)淡淡笑道:“此事朕亦考慮到了,朕欲讓兗豫二州的世家大族出資重建雒陽,以抵他們犯下的從逆之罪。” “朕會等雒陽重新建造完成之后再遷都回去,此事并不急于一時。” 聽到劉協(xié)考慮得如此周到,崔琰一時啞然,因為也找不出反駁的地方,只好道:“陛下英明。” 其他大臣們見此也紛紛附議。 還于舊都關(guān)系到朝廷的顏面,所以哪怕一些大臣們心中并不愿意,但沒有正當理由反對的話也只能支持。 “那此事便定下了。” 劉協(xié)將此事敲定,并對袁熙道:“顯奕,向兗、豫二州各大世家募集重建雒陽的資金之事,便交由你來負責。” “可有信心將此事辦好?” 面對劉協(xié)投下來的目光,袁熙精神為之一振,大步出列,沉聲道:“請陛下放心!” 他如今孑然一身,根本不在乎與那些世家交惡,更清楚那些世家的種種底細和手段。 天子既然將這么重要的職責交給他,他定不會辜負這份期待,讓那些膽敢從逆的世家大族們狠狠出血! “善。” 劉協(xié)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又道:“如今北方雖定,然烏桓仍然是幽州邊境的一大威脅。” “朕欲派遣大軍北征烏桓,不知哪位將軍愿意領(lǐng)兵前往?” “臣愿往!(x2)” 劉協(xié)的話音才剛剛落下,呂布、張遼兩人便異口同聲地道,并齊齊站了出來。 呂布瞪向張遼,說道:“張文遠!你剛剛才立下功勞,現(xiàn)在又來和我搶功做什么?怎的如此貪得無厭!” 張遼冷哼道:“你不是不服氣我擊敗孫權(quán)的功勞么?這次就打下烏桓,好讓伱服氣!” 呂布翻白眼道:“區(qū)區(qū)烏桓你就想讓我服氣?等你什么時候平定江東生擒曹賊再說吧!” 見兩人又在朝堂上吵了起來,劉協(xié)不禁無奈扶額,他就知道會是這樣的情況。 “兩位將軍。” 就在此時黃忠忽然開口了,紅著眼圈對二人說道:“你們知道的,老朽今年已經(jīng)五十有六了,家中還有病重的兒子要養(yǎng)……” 得,又來一個爭功的。 面對黃忠這老一套的說辭,呂布不悅地道:“我說黃老將軍,你在合肥之戰(zhàn)中已經(jīng)立下大功,難道還不足夠?” 之前黃忠這么說也就罷了,但眼下才得到封賞不久又這么說,他可不慣著了。 “唉……” 黃忠長長嘆息一聲,說道:“溫公已經(jīng)貴為公爵,但老朽卻因軍功不足尚未封侯。” “平定烏桓對于溫公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但對老朽來說卻是雪中送炭。” “這次功勞溫公就讓給老朽吧。” 黃忠在合肥之戰(zhàn)中立下的功勞雖然不小,但大功還是在張遼身上,他距離封侯尚有一步之遙。 但這一步有時候就是天塹。 侯爵比官職要難得多了,尤其是他們這些出身寒微的將領(lǐng),想要憑軍功封侯更是難如登天。 聽聞此言,呂布面露遲疑之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