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倒是忘了黃忠還未封侯。 同樣出身寒微,他當然能理解為將者對于封侯拜將的執念,他現在已經是公爵了,放眼大漢都是獨一份。 和黃忠爭功確實沒必要。 所以在思索片刻后,他瞥了張遼一眼,說道:“只要張文遠不去征討烏桓,那此次出征的機會讓給你也無妨。” 他可以把功勞讓給黃忠。 但不會讓給張遼。 于是黃忠又將目光投向張遼。 張遼毫不猶豫地說道:“呂奉先不去,我也不去。” 黃忠在合肥之戰中的表現堪稱亮眼,為他生擒孫權創造了極好的機會,但最終只能淪為他的陪襯。 所以他心里多少有一分歉意。 “多謝兩位將軍!” 黃忠感激涕零,激動地對呂布、張遼二人道:“前有孔北海讓梨,今有呂奉先、張文遠讓功!” “老朽謝過兩位將軍讓功之恩!” 聽到黃忠這么說,呂布、張遼都感到有些臉紅——他們這種事和大名鼎鼎的孔融讓梨實在沒得比。 孔融聞言微微一笑。 劉協見此沒說什么,因為不管是呂布、張遼、還是黃忠,他們三人中的任何一個都有踏平烏桓的實力。 “黃忠,郭嘉聽命!” “臣在!” 被點到名字的兩人齊齊出列。 劉協道:“烏桓屢次犯邊,大逆不道。朕今命黃忠為主將、郭嘉為監軍,率領一萬并州鐵騎前去征討。” “十日后出發!” 為了保險起見,劉協將郭嘉也一同派了出去,免得此戰出什么岔子。 “臣領旨!” 黃忠、郭嘉恭聲領命。 而司馬懿聽到劉協沒有點到他的名字,不由得面露遺憾之色,因為他其實也想隨軍出征。 但現在任命已經下達。 他哪怕不甘心也沒用。 將遷都和征討烏桓的事情都商議完,劉協便要宣布退朝,不過這時董忠忽然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劉協昨夜處理奏折到很晚,一大早又把諸葛亮等人喊來討論事情,眼下已經十分困倦。 他聞言說道:“如果不是什么要事的話就等明日再奏吧,朕有些乏了。” 要是換在平常的時候,大臣們聽到天子這么說肯定會識趣地選擇退下,不過董忠卻說道:“陛下,此事極為重要,關系到我大漢的江山社稷安危,拖延不得!” 見到董忠一臉嚴肅的模樣,劉協不禁皺了皺眉,只好打起精神問道:“何事?” 此時他心里滿是霧水——關系到大漢江山社稷安危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 只見董忠沉聲說道:“陛下如今二十有一,已至及冠之年,卻始終沒有子嗣。” “一國之君無后,這難道不是關系到國家社稷安危的大事嗎?” 此言一出,郭嘉、賈詡臉色頓變。 就連劉協的眼神也是一沉。 他深深看了董忠一眼,淡淡說道:“有無子嗣乃是上天所定,又豈是朕所能決斷?” “陛下怎能如此想?” 董忠開口反駁了劉協的話,并正色道:“臣以為陛下無后,全因后宮空虛所至。” “自古帝王后宮佳麗三千,但如今陛下的后妃才不過八人,可見陛下無后全因后宮空虛所至!”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陛下身為天子卻無子嗣,更是對天下臣民、對江山社稷的不負責!” “若陛下萬一龍體有恙,卻無子嗣能繼承大統,那將置社稷如何?置天下萬萬百姓如何?” “臣懇請陛下擴充后宮!” 董忠說完便向劉協跪了下去,深深叩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