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冀州,鄴城。 呂玲綺臨盆產子生下一位公主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朝野,許多人都因此而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呂布本就是爵位獨一檔的溫公,在軍中的聲望如日中天,而且還深受天子信賴,他的尊榮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即便是大將軍的位置對他而言也是唾手可得。 要是女兒再生下皇子,那這個孩子就有很大可能被立為儲君,呂家就要再出一位呂姓皇后了。 雖然呂玲綺不是呂雉,但光是“呂后”這兩個字就足以讓百官感到畏懼。 所以在得知呂玲綺生下公主的消息后,朝中群臣私下無不為此慶賀,甚至當晚鄴城中的酒樓都滿座了。 百官們的反應都被繡衣使者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劉協,不過劉協對此并不以為意,他真正在意的是呂布。 “溫公這幾日反應如何?” 劉協在御花園中散步,隨口詢問道,同時用手輕輕觸碰一朵剛剛盛開的牡丹。 初春已至,氣候逐漸回暖。 御花園中的花也都開了。 賈詡斟酌片刻,然后回答道:“長公主出世后,溫公還是極為高興的,已經接連在府上擺了好幾日的宴席。” “就在前日溫公還邀請臣去赴宴。” 聽到賈詡之言,劉協微微點頭,心里的最后一縷擔憂也隨之消散。 然后他接著問道:“今日早朝上百官又再為甄氏求情,文和你覺得朕該不該趁此機會寬赦甄氏?” 幾日前,甄氏的數名族老在獄中自盡,并且留下血書認罪,這事造成的影響不小。 他雖然有下這個臺階赦免甄氏的想法,但又覺得這么放過甄氏有些太過草率,所以一直舉棋不定。 賈詡回答道:“甄氏是赦是殺全在陛下一念之間……不過臣以為,甄貴人如今畢竟懷了龍嗣,見太多血光不太吉利。” “況且甄氏若愿意交出財政大權,陛下以長公主出世為由寬赦他們全族也無妨,只需將參與謀害欽差之人殺了以儆效尤,余者按貪墨處置即可。” “當然,此乃臣之愚見,如何處置甄氏還是由陛下定奪。” 劉協聞言稍作思索,覺得賈詡的建議的確不錯。 因為一般有皇子公主出世又或者碰到天子誕辰等等,都會大赦天下,以此為契機赦免甄氏也算是正當理由。 不過說到底還是因為他沒有真的狠下滅了甄氏的心,而且甄氏的犯下的罪過也沒大到必須要被族滅的地步。 “朕并不打算讓甄氏全面退出所有產業,在經商這方面還是他們比較擅長,若是讓朝廷全面接手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朕打算繼續任用甄氏的人經營產業,但會另外設立機構對他們進行監督……就叫稅務總局吧。” “今后一切商事還有鹽鐵、貿易等事務,皆由稅務總局來負責管理,文和覺得怎么樣?” 劉協提出了自己這段時間的又一個設想。 甄氏的產業太龐大,如果全部收歸國有的話,朝廷經營起來未必能比甄氏經營得要更好。 所以最佳選擇是繼續任用甄氏的人來經營這些產業,他們能夠從中獲得一定分潤,但大頭由朝廷拿走。 設立監督機構,是為了防止甄氏把持財務大權的情況再出現。 “稅務總局?” 賈詡聞言心里頓時一驚。 他的政治嗅覺十分敏感,單單從劉協所描述的這個稅務總局的職能,他就意識到這恐怕又是一個不亞于冶造局的存在。 這個稅務總局未來的地位和作用恐怕非同小可。 但拋開這點不談,對于劉協所說繼續任用甄氏的人手經營各項產業,賈詡是十分認可的。 甄氏的經商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能把產業發展得這般龐大,自然有獨到之處。 朝廷一口氣把所有產業都奪來,這無疑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但繼續任用甄氏的人來經營、并且給予一定分潤的話就可以免去許多麻煩。 “陛下的想法極好,若能如此行事,定然能大大提高朝廷的財政收入。” 賈詡毫不猶豫地開口支持道。 劉協頷首道:“那稍后朕再去和孔明他們商議一下此事,若他們也無異議,稅務總局就可以著手成立了。” 他已經想好了由誰來負責統籌稅務總局,那就是法正。 法正也是擅長內政的人才,這次又為了查賬又險些丟了性命,功勞當然是沒得說。 而且關鍵是他與甄氏之間還有矛盾,讓他管理稅務總局就不會有徇私的情況出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