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16章 軌道貨車,何為第一生產力?-《朕能走到對岸嗎》


    第(2/3)頁

    劉協微微一笑后說道:“這是路線圖……不過準確的說,這是朕日后打算在大漢全境鋪就的軌道路線圖?!?

    “軌道路線圖?”

    諸葛亮皺起眉頭,有些疑惑。

    而劉協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直接從郭女王手中接過另外一沓圖紙,分別遞給諸葛亮和司馬懿。

    兩人接過后仔細看了起來。

    圖紙上倒沒什么稀奇,只不過繪制著一輛馬車,但這輛馬車看起來與尋常的馬車頗有些不同。

    仔細看去,車輪是向內凹陷的,而且馬車后面還連接著好幾節車廂,于尋常馬車大不相同。

    “這叫做火……嗯,貨車。”

    “對,軌道貨車。”

    劉協改口說道,“這是朕讓冶造局所研制的一款特殊馬車,只要搭配鐵軌使用,就能日行數百里。”

    “至于鐵軌是何物,你們可以看看下一張圖紙?!?

    鑒于冶造局目前的技術水平,制造真正意義上的科技產物是做不到的,劉協自己也不擅長工科方面的知識。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研究鐵路軌道,讓特制的馬車在上面行駛,以達成提高運載速度的目的,以后技術進步了再替換也不遲,反正軌道留著肯定是有用的。

    嗯……有點夢回大清的那味兒了。

    司馬懿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馬車日行數百里?這、這怎么可能?”

    騎馬日行百里并不不稀奇,只要是騎兵中的老卒都能做到這一點,八百里加急最低要求就是日行百里。

    可是馬車日行百里就有點太不可思議了,這根本不是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這代表著馬車的速度將比水路還快!

    水運的快慢與否取決于河道,在沒有河流的地方根本沒辦法水運,這時候就需要動用大量人力開挖河渠,建立水路。

    而陸路的快慢則完全取決于道路是否通暢與平整,兩相比較之下,造路肯定要比挖河來得方便。

    “不,這完全有可能實現?!?

    和司馬懿不同,諸葛亮敏銳地從這兩份圖紙中看出了端倪,這樣的車輪搭配上這樣的軌道,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只不過……陛下想在我大漢境內鋪設這樣的軌道,那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恐怕是個天文數字。”

    “以我大漢目前的國力遠遠做不到?!?

    諸葛亮搖了搖頭,雖然他覺得這馬車和鐵軌很不錯,但鋪設起來耗資太恐怖了。

    劉協淡淡笑道:“朕并不是打算眼下就鋪設鐵軌,朕只不過將這個設想告訴你們罷了?!?

    “而朕之所以給伱們看這些,是想讓你們進一步理解技術進步的重要性?!?

    “試想一下,假若這些鐵軌在我大漢境內鋪設完成,那如果我大漢某地發生天災,但它將各地糧食和物資源源不斷并且迅速送往受災地,百姓又怎會恐慌?”

    “若發生戰事,后勤糧草的運輸也不再那般艱難,軍隊也能更快前往支援。”

    “此外各地商貿開展皆會便捷許多,南北兩地的往來也會更密集,好處簡直數不勝數。”

    劉協說著伸出右手,緊緊攥成拳頭,沉聲說道:“這,便是技術的力量!”

    劉協的一席話,簡直為諸葛亮和司馬懿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因為他們此前從沒有這樣的概念。

    誰都知道技術重要,但他們對于發展技術的認知太過片面了,而劉協剛剛為他們做出了一個歸納和總結。

    研究發展技術對農業、商業、軍事多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更能提高生產力。

    “可是陛下,發展技術提高生產力固然重要,但您還沒說該如何農商并舉?!?

    “因為即便農業因為技術提高而繁盛了,但商業發展過快也會對農業造成影響不是嗎?”

    司馬懿詢問道,他覺得有些跑題了。

    或者說這才是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剛剛劉協在說的都是如何提高生產力,卻沒有說到最關鍵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實行農商并舉。

    劉協豎起一根手指,說道:“第一,支持發展貿易,大力推進民間商業活動,放寬限制,但同時提高商稅的征收。”

    “第二,著重外部貿易,即絲綢之路,通過貿易從他國賺取財富。”

    “第三,用收取的商稅成立農業補貼基金,保護普通百姓的利益,同時與推行一系列的利農政策?!?

    “第四,由朝廷進行調控,出臺嚴苛法律、調節糧價,不使商人獨大,從而破壞農業延續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