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年的春節十分平靜祥和,戰亂結束,百姓們都安心過了一個好年。 長安還下了一場大雪,不過由于早在冬季到來之前朝廷就做好了抗寒救災的準備,所以這場大雪并沒有凍死人,這也是往年難以見到的光景。 畢竟對于很多百姓們來說冬季是格外難熬的,瑞雪兆豐年是高門大戶和不愁吃穿的士子們的感慨,實際上大雪往往代表著災難。 只不過天子早早就下令各地官府為冬季到來做準備,所以讓今年的冬天沒那么難渡過。 春節過后,各地歲貢的貢品也到了。 所謂歲貢,就是各地向皇帝進獻貢品以表示敬意。,有當地特產,珍寶,藥材,手工藝品等等。 一般歲貢都在年末時分,如今大漢剛剛統一不久,為了慶賀,各地朝貢的各種物品也十分豐富且珍貴。 其中便有一樣東西十分罕見,那便是從益州那邊進貢上來的一只貔貅。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劉協是很驚訝的。 貔貅乃是傳說中的神獸,居然被人當作貢品呈獻上來,這讓他著實也好奇這所謂的貔貅到底是什么東西。 他是不怎么相信世上真的有貔貅存在的。 很快,這所謂的貔貅被運到了御花園里面,呂玲綺、甄宓等一眾后妃們都好奇地前來圍觀。 就連賈詡、魯肅、諸葛亮這些臣子們也都放下手中的政務過來了,畢竟誰都好奇傳說中的貔貅是什么模樣。 御花園里,一只大鐵籠被擺在空地上,但上面蓋著一塊布,鐵籠被被完全遮蓋了起來。 不過鐵籠中時不時傳來一聲聲低沉的獸吼,聽起來頗似人聲,讓人不寒而栗。 高覽令侍衛在籠子四周把守好,然后才對劉協稟報道:“陛下,這里面關著的便是那只貔貅了。” 甄宓眨了眨眼睛,忍不住懷疑道:“貔貅乃傳說中的龍子神獸,怎么可能被人抓???” 一旁的賈詡聞言笑道:“貴人有所不知,貔貅是龍子,但陛下可是真龍天子,小小貔貅又怎大得過陛下呢?” “圣君在世則神獸出,這正是祥瑞之兆?。 ? 聽到賈詡的話,劉協不由得笑罵道:“別拍馬屁了,你把布掀開,讓朕看看這貔貅到底長什么樣子。” “???我?” 賈詡聞言嚇了一跳,看了一眼鐵籠后,故作虛弱道:“陛下,臣昨夜偶感風寒,現在渾身無力……” 劉協翻了個白眼,抬腳在他屁股上不輕不重地踹了一腳,隨后讓高覽上前去掀開鐵籠上的布。 高覽馬上應下,然后走上前去,將鐵籠上的黑布給扯了下來,籠子里的景象也暴露在了眾人面前。 御花園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而當劉協看清楚鐵籠中關著的“貔貅”之后,頓時愣住了。 “大……熊貓?!” 在籠子里面關著的哪里是什么貔貅,而是一只體型頗為肥碩、渾身毛發黑白分明、頂著兩個黑眼圈的熊類生物,不是大熊貓又是什么? “這便是所謂的貔貅?” 劉協嘴角微微抽搐,將目光投向了高覽。 高覽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陛下,這正是貔貅!您看它長相這般奇異,身上有黑白兩色,代表一陰一陽,真乃神獸?。 ? 劉協聽完后不由得扶額,感覺自己白期待了。 諸葛亮仔細打量了籠子里的熊貓片刻,說道:“陛下,這確實是貔貅,臣在書中看到過相關記載,不過真正的貔貅還是第一次看見?!? 其他大臣們也跟著點頭。 似乎都知曉相關典故。 聽到他們的話后,劉協這才想起來,大熊貓的叫法是后世才有的,古代并不叫做這個稱呼。最早期記載于《書經》中,叫做貔。 《毛詩》稱白羆,《峨眉山志》稱貔貅。 《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傳說會食人之夢。 古語有言:“世間有一異獸,身黑白二色,食人之異夢?!? 這些稱呼輾轉多年后,才被稱為了貓熊,但是因為讀寫順序的不同,誤打誤撞變成了熊貓。 此外它還有一個相當古老的外號,叫做食鐵獸,這個稱呼最早起源于上古時期,傳說蚩尤大帝的坐騎就是它。 因為大熊貓數量確實稀少,即便在古代也很罕見,再加上它黑白二色符合道家陰陽之理,所以被人視為神獸貔貅。 總而言之,對他的稱呼并不統一。 見到傳說中的神獸貔貅居然是大熊貓,劉協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而此時此刻,籠子里面的大熊貓正充滿敵意地看著他們,看來是這么多人把它給嚇得不輕。 此外籠子里還有一些肉,但是并未怎么動,這只大熊貓看起來也有些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