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逸先是參觀了生產車間,又來到測試實驗室,和工程師,測試人員交流了一番,最后才來到會議室。 星逸汽車的一系列高層,早已等在這里。 “開始吧。”王逸話語落下,星逸汽車副總裁鄒澤峰連忙打開筆記本: “董事長,我先匯報下星逸汽車小規模量產的情況。” “11月份,我們進行了星逸汽車S5的預試產,總共試產了20臺星逸汽車S5,并進行了一系列測試。” “確定硬件不存在任何問題,在12月初我們開始了正式試產,隨后又開始了小批量量產。” “第一周試產,產能比較少,日產能只有10臺,但到現在小批量量產,日產能已經達到了30臺,月底能達到60臺。預計12月份月產1000臺。” “明年1月份產能進一步爬坡,月產能預計達到2000臺。” “2月份能達到4000臺。” “3月份達到6000臺。” “按照這樣的產能爬坡速度,6月底產能可以達到巔峰,也就是月產1萬臺。” “整個2015年,預計生產10萬臺!” “10萬臺么?還可以。”王逸心中有了計較。 這年頭,新能源汽車還不是那么火,銷量也一般般。 尤其是純電版本,接受度不是太高,銷量很拉跨,只能靠增程沖量。 但作為第一款新能源汽車,第一年能年銷十萬臺,也是很不錯的成績。 甚至S5單款車型都未必能賣這么多。 沒辦法,2015年不是2025年,新能源市場份額還不到油車的零頭。 若是下半年S5市場飽和,產能過剩,就會迅速推出SUV星逸X5。 若是星逸S5就賣爆了,供不應求,十萬臺都不夠,那沒辦法,星逸X5的上市時間也只能推遲,同時加快二期的投產速度和三期廠房的建設速度。 可以說,接下來一年十萬臺的產能,可進可退。 后續星逸汽車廠房建設,產能提升,都會根據銷量合理推進。 “量產車型測試的都沒問題吧?”王逸問道。 這才是最關鍵的。 星逸S5是星逸汽車第一款量產車型,絕不能出任何意外。 “董事長,都測試了,沒什么問題,都達到了官方要求的標準,完全可以上市。” “官方要求的標準?”王逸皺了皺眉:“這些標準,只是合格的底線,最低的底線,我們星逸汽車要做大做強,就得要求更高,標準更高!” 聞言,眾人紛紛色變,神色復雜。 標準,嚴格來說,只是合格的底線,類似于60份及格線。 但真正高標準的企業,是要85份優秀的,絕不能過了及格的標準線就夠了! 但60分的標準容易,85分的優秀,那就太難了。 也正是因此,大多數企業都把最低的標準線,當成了最高準則。 至于85份的優秀分數線,沒人在意。 可現在,王逸卻在意了。 并且直接提出沖優秀! “比如AEB問題,你們確定做得很完美了?”王逸拋出一個關鍵問題。 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車輛行駛中,檢測到前方障礙物或者行人,車主沒有減速,AEB會通過聲音、圖像、或者震動提醒駕駛員,若駕駛員依舊未采取行動,系統會自動開始制動! 尤其是在車主打盹的時候,或者某些突發意外,車主反應不及,靠譜的AEB就是救命神器。 當然,若是AEB過于靈敏,靈敏到容易誤觸,哪怕前方沒有障礙物,都會因為陰影等問題,判定為障礙物,開始緊急制動,導致后車追尾……那就是另一個事故了。 可以說,AEB不靈敏不行,過于靈敏也不行。 前世很多品牌都因為AEB翻車。 哪怕銷量很高的某五百強品牌,都存在AEB誤觸發,導致追尾的事。 但這事很難解決。 AEB的調教,絕對是個技術活。 很多企業都玩不轉的技術活,尤其是新興企業。 也正是因此,王逸直接提出AEB問題。 果然,星逸汽車的AEB也翻車了! “董事長,我們的AEB通過了相關機構的測試,功能很強大。” AEB研發主管宋承澤開口道。 王逸擺了擺手:“那咱們的AEB調教,是偏靈敏,還是偏保守?” “這……”宋承澤沉默了。 這問題有坑! 不管是偏靈敏,還是偏保守,都不是正確答案。 可真正的正確答案,他也不敢吹! 在星逸科技搞研發,容不下弄虛造假,只能實事求是。 但凡造假的,一經查實,管你是誰,直接開除! 宋承澤比較委婉道:“目前AEB還是偏靈敏,偶爾會導致誤觸發,但概率很低很低……” 王逸懂了,這和某五百強大廠一樣,也是AEB容易誤觸發。 “不過目前AEB并不是標配,要求也不嚴格。歐洲那邊,今年才將AEB納入評分,五星車需要標配AEB。”宋承澤再度開口: “其他地方,不管是國內,還是米國,目前都沒有對AEB有所要求。” “你想說AEB還不是嚴格要求,我們能做到目前水平,已經很好了?不用過于嚴格要求?”王逸笑了。 “董事長,我……我……我不是這個意思。”宋承澤有點慌張。 他的確是這個意思。 國內和米國都沒有將AEB納入評分體系,AEB就是錦上添花的存在,星逸汽車整或者不整,都問題不大。 王逸猛地一排桌子,嚴肅道:“還是那句話,標準只是及格的最低線。我們星逸汽車要嚴要求,要高標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