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目前只在個別地區進行了試運行,比如濟州和島城之間的運輸。 一架大型星逸運輸機從濟州起飛,滿載星逸手機、星逸電腦到島城,充滿電后,再滿載小型的星逸智能家電回濟州! 不僅效率奇高,成本也很低。 但想要全國普及,那還得走流程,看政策。 當然,工業級無人機的銷量高不了,最主要的還是消費級無人機。 沒讓王逸失望,星逸無人機一發布,就全球熱銷。 不僅國內熱銷,歐米日韓也熱銷。 僅僅半年時間,星逸無人機全球銷量超過300萬臺,營收超過200億人民幣! 四年磨一劍,直接穩定全球第一! 而星逸科技又多了一個現金流來源。 同樣,星逸汽車也賣得越來越好。 特斯拉三十萬左右的model 3,性價比奇高,但產能陷入地獄困境。 自從去年發布開始,直到今年七月份才開始交付,性價比很高,但產量很低,交付量很少,一個月只有三四百輛。 而星逸科技則在今年3月份就發布了星逸S3系列,全面對標modle 3售價30萬起步! 星逸科技非常在意品牌定位,不會將S5系列大降價,而是推出全新的S3系列對標特斯拉model 3。 實際上,星逸S5暢享版、尊享版新款和老款價格都一樣,補貼前依舊是46.88萬和56.88萬,沒有絲毫降價。 也只有智享版的新款,從補貼前76.88萬降到了71.88萬,降價了五萬。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銷量高了,激光雷達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76.88萬的售價太高,把很多用戶勸退,買了尊享版。 如今降到71.88,加上補貼后,只有66萬左右那銷量瞬間爆了! 很多準備買尊享版的,都選擇加價15萬上智享版! 而星逸S3售價對標modle 3,但配置更好,顏值更高,智能化更好,輔助駕駛更聰明! 并且產能充足,是特斯拉model 3的十倍,月交付都在2萬輛以上! 很多客戶等了一年modle 3仍舊在排隊,至少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交付,實在等不了,轉頭就取消訂單,買了星逸S3系列,一周不到就提車! 于是整個2017年,特斯拉的model 3只交付了2200輛,所有車型全部加起來總共售出10.3萬輛。 而星逸汽車,僅僅一款S3,就足足賣了25萬輛! 比特斯拉全系列銷量都高,是特斯拉全年銷量的2.5倍! 這還是上半年星逸S3產能不足,還在爬坡的情況下,否則能賣的更多! 而星逸汽車2017年的總銷量,更是高達78萬輛! 其中,星逸S5銷量22萬輛。 星逸X5銷量31萬輛。 2015年,星逸汽車年銷量只有15萬輛。 到了2016年,就達到了41萬輛。 2017年更進一步,銷量達到78萬輛! 前世,特斯拉2020年的水平,星逸科技提前三年做到了,并且超越了! 這幾年,電動車還是藍海一片。 特斯拉產品力沒問題,但產能不足,有訂單,沒交付,嚴重拖了后腿。 不管是建廠速度,還是供應鏈能力,都拖后腿。 但星逸科技不同。 星逸汽車還在研發中,就開始了大手筆建廠,瘋狂建廠。 不僅建汽車生產工廠,還打造一系列供應鏈,建了電池工廠、電機工廠、增程器工廠等一系列核心供應鏈工廠! 就連鋰礦都提前投資布局了很多。 這些年下來,國內的鋰礦,能收購的王逸都收購。 不能收購的,也都投資控股,或者參股,確保足夠的話語權。 還有海外的很多鋰礦,也聯合中礦資源等企業,通過控股+合資開發的模式,進行投資布局。 靠譜的鋰礦,地緣風險低的地方,更是直接進行了收購! 可以說,星逸汽車和濟州的星逸電腦總部一樣,都是全產業鏈布局。 不管是成本,還是供應鏈掌控,產能,產品迭代,都是特斯拉沒法比的。 結果導致特斯拉才開始部署的戰略,星逸科技已經提前三四年實現了! 特斯拉三四年后才有的規模,星逸汽車提前達到了! 這使得星逸汽車全球熱銷,賺的盤滿缽滿。 而特斯拉卻銷量慘淡,連年虧損。 2015年特斯拉虧損55億人民幣。 2016年特斯拉虧損47億人民幣。 2017年,model 3產能地獄,特斯拉全年虧損130億人民幣! 這把馬斯克都虧麻了! 如果沒有星逸汽車,馬斯克還不著急。 現在虧損也沒事。 特斯拉model 3一旦產能爬坡成功,大規模交付,就有希望減少虧損,三年后就能實現盈利! 可現在星逸S3的出現,大規模量產,大規模交付,直接截胡了model 3的訂單和客戶,也截胡了特斯拉的未來和前景,直接斷了特斯拉的路! 于是,這幾年特斯拉連年虧損,越虧越多,而星逸汽車卻早早地實現了盈利! 2015年,星逸汽車上市第一年,產能不足,年銷量只有15萬臺,但客單價高,營收高達800億。 但由于工廠不斷擴建,產業鏈不斷投資,研發不斷投資,花錢太多,800億營收,凈利潤只有75億! 雖然利潤不高,但最起碼實現了盈利,而且是首年就實現盈利,這是汽車工業史上從未有過的! 到了2016年,星逸汽車的凈利潤就到了200億以上。 到了2017年,星逸汽車的凈利潤就到了400億以上! 前途越來越好! 特斯拉連年虧損,越虧越多。 而星逸汽車連年盈利,越賺越多。 在再加上其他業務,星逸科技也就是沒上市,否則市值早就問鼎全球第一。 但即便沒上市,星逸科技的現金流,盈利能力,估值,都是全球第一。 無冕之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