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圜丘罪己-《父可敵國》
第(3/3)頁
卻再沒有回應……
~~
洪武八年,八月十七日,朱元璋來到中都圜丘祭天。
就是兩個多月前,他五個兒子給明教演戲的地方……
兩個多月過去了,圜丘業已完工。并建了專門的宮墻,設有守衛,明教再想白嫖是不可能了……
建成的圜丘壇共分三層,每層四面各有臺階九級。每層周圍都設有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欄桿。地面則鋪設扇面形石板,最上層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就是天心石了。
焚香祭奠之后,朱元璋便跪在天心石上,懷著沉痛的心情,向上蒼進讀了他親自撰寫了《中都告祭天地祝文》:
“昔者元政不綱,英雄并起,民不堪命,苦殃不可禁。荷蒙昊天上帝,后土皇帝,祗憫世民之艱苦,授命于臣,賜以文武,人多良能。八年以來,除民禍殃,臣蒙上帝、后土之恩,文武之能,非臣善為。
“當大軍初渡大江之時,臣每聽儒言,皆曰:‘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頑’。既聽斯言,懷之不忘。忽爾上帝、后土授命于臣,自洪武初平定中原,臣急至汴梁,意在建都以安天下。
“及其至彼,民生凋敝。水陸轉運艱辛,恐勞民之至甚,遂議群臣,人皆曰古鐘離可,因此兩更郡名,今為鳳陽。
“于此建都,土木之工既興,役重傷人。當該有司,疊生奸弊,愈覺尤甚,此臣之罪有不可免者!雖今功將完成,然臣實難自安,遂罷遷都之念,戴罪謹告,惟上帝后土鑒之。”
向皇天后土匯報之后,朱元璋很快下達了正式旨意——
‘撤銷行工部,罷中都役作,立即停建中都所有工程。民夫工匠生者發給路費,歿者給撫恤,可即日返回原籍。
返回南京后,朱元璋又下旨意,正式定南京為京師,徹底結束了兩京的首都之爭……
【本卷終】
ps.緊趕慢趕,終于在24點前奉上第五章,累死了,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