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捉對奪旗-《父可敵國》
第(2/3)頁
大將軍地位超然,自然能夠置身事外,可他們這些分量不夠的家伙,又怎么能做到?
~~
待徐達返回南京時,已經是臘月了。
此時冬季演武已經到了尾聲。列陣、操演、行軍、步騎配合等各單項比試都宣告結束,只剩最后,也是最刺激的一項——捉對奪旗了。
參演的部隊以衛所為單位,在方圓二里的校場內兩兩捉對。
規則十分簡單,雙方抽簽決定,一方護旗,一方奪旗。半個時辰內,奪旗不成則護旗成功,反之亦然。
敗者出局,勝者晉級下一輪。
這模擬的是兩軍在戰場上狹路相逢,白刃攻守之態。
五千兵力正好既可以考驗將領排兵布陣,臨場指揮的能力。
又可能考驗普通士兵的訓練水平和身體素質。
當然雙方不可能真刀真槍的上,比試的時候箭不帶箭頭,刀用木刀,槍頭是包起來的,都蘸上石灰。
交戰時,雙方官兵被打倒在地不可再起。頭和軀干被打上石灰印,也必須退出戰斗。
此外,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傷,騎兵也要下馬,成為無馬的步兵投入戰斗。
經過數日的激烈角逐,最后兩支衛所脫穎而出,進入了最后的決賽。
它們分別是羽林衛和府軍中衛。這兩衛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健卒,訓練水平也是最高,能闖入決賽也算實至名歸。
~~
決賽這天,朱元璋父子親臨南郊校場,剛從北平回來的大將軍也來了。
這讓本就斗志昂揚的雙方將士,愈加兩眼噴火,誓要將勝利收入囊中!
雙方指揮使率將士向皇帝行禮之后,當場進行抽簽。
結果是羽林衛攻,府軍中衛守。
兩位指揮使二話不說,馬上各自指揮部下列陣。
府軍中衛在軍旗前結方圓陣。
指揮使鄧鎮位于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防,長槍,弓箭在外,機動兵力在內,呈密集防御隊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