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君權相權,你站哪邊?-《父可敵國》
第(2/3)頁
六部的尚書,地方各省的長官,大事小情全都要向中書省匯報,然后由中書省稟報皇帝。
皇帝做出決策后,再由中書省向六部和各省下令執行,并進行監督考核,最后向皇帝稟報執行結果。
這就是大明開國以來的權力運行流程。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帝與中央地方的衙門之間,要有中書省才能聯系起來,才能上傳下達。
而皇帝沒法直接接觸六部,更接觸不到地方衙門,只能向中書省發號施令,來間接管理自己的國家。
如果中書省與皇帝團結一心,就像開國前和剛開國時那樣,皇帝自然感覺不到不便,反而能從繁瑣的政務中解放出來,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方針大計上。
但一旦中書省出了問題,哪怕只是撂挑子,皇帝都會瞬間失去對國家的控制,就像現在這樣……
所以朱元璋知道,肯定是中書省出了問題。
~~
其實現在已經比從前強多了。
最初,甚至連軍事都歸中書省管。徐達最重要的官職,就是中書省右丞相。其余公侯也都在中書省任職。
后來朱老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軍權全都轉移到大都督府。又讓武將也脫離了中書省體系,終于實現了軍政分開。
但勛貴武將基本都是李善長的老部下,而且老粗們都信任李善長的腦瓜子,大事小情都聽他的,所以老李對軍隊依然很有影響力。
其實朱元璋將都衛改成都司,主要不是為了收拾那些勛貴武將,而是為了收回地方行省的軍權,繼而盡量削弱一下中書省!
這一點,李善長看的明明白白。
只有那幫沒腦子的勛貴,才會以為皇帝要搞的是他們,結果被韓國公輕而易舉當槍使。
而所謂開中商人,不過是淮西勛貴的白手套罷了。
加上中央地方、滿朝文武,包括現任的右丞相胡惟庸在內,都是李善長一手提拔起來的。
所以瞎子也能看出來,今日困局的癥結,不在別處,就在韓國公身上。
~~
“沒錯,就是老李。”朱元璋對徐達的回答很滿意。
朱老板之所以要給徐達續弦,還要把舊王府賜給他,就是怕徐達也不站在自己這邊。哪怕他只是顧左右而言它,保持中立,對今日的皇帝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