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謎語人真該死-《父可敵國》
第(2/3)頁
可想而知,肯定家家戶戶都存在瞞報漏報的‘隱田’行為……這一點,皇子們在老家歷練的時候,便已經調查清楚了。
用戶帖作為朝廷收稅的依據,肯定沒法征收到足夠的稅賦。
所以各縣都建有私賬,就是縣里自行統計的每戶田畝數,好作為真正的收稅的依據。
而私賬與戶帖上的田畝數差距,就是地方衙門以權謀私的空間了。
經過勾兌之后,百姓實際交稅的記錄,便是公賬了。
當然,私賬是不可能給朝廷看的。
甚至很多地方的私賬,都不給知縣看,而是牢牢掌握在胥吏手中。
知縣頂多知道私賬的存在,但幾乎沒法讓胥吏交出來。
一個小小的胥吏,自然沒法跟縣太爺叫板。但一旦胥吏鄉紳,地痞訟師等地方勢力抱成團,就不是知縣能抗衡的了。
一如朱元璋現在所面臨的窘境。
所以有人說,知縣就是土皇帝。因為當皇帝和當知縣,其實大有相仿之處。
~~
“當時咱以為,韓宜可說的三本賬是戶帖、私賬和公賬。但現在想來,應付朝廷的那本賬,不是戶帖。”朱元璋沉聲道:
“因為戶帖上的田畝數是固定的,朝廷有底檔,何談應付?”
“是,登記實際征稅數額的公賬,就應該是交給朝廷的那本。”太子也敏銳的察覺到問題所在。
“又何來應付朝廷的那一本?”
“沒錯。韓宜可的意思,這兩本應該是一本,但現在卻有兩本。也就是說,實際征稅的數額和解送朝廷的數額,是有出入的!所以才需要兩本賬冊記錄。”朱元璋氣得直罵娘道:
“韓宜可這個謎語人真該死!”
“父皇,體諒下韓宜可吧。他已經把中都的天都捅破了,還敢再把天下的地方官都得罪了?”朱標替小韓說了句公道話。
“他能暗示到這種程度,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嗯。”朱元璋認同的點點頭,他當然知道韓宜可的耿介忠誠,便接著道:
“如果韓宜可所言非虛,那么地方上要先講數后解運,就好理解了。”
“是,因為征收的數額,應該是大于解運的數額。”太子點頭道:“那么到底怎么分配,確實值得好好聊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