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守株引兔-《父可敵國》
第(2/3)頁
說著又對老六道:“咱哥們花了這么多錢,要是啥也監(jiān)視不到,那不丟死個人了?”
“三哥,是你丟人。我還是個學(xué)生呢。”老六提醒他道:“學(xué)習(xí)才是我的本職工作。”
這個時間點(diǎn),讓老六隱約想到了什么,并不太想趟這渾水……
“那你就忍心看著三哥丟人?”晉王身段相當(dāng)柔軟,可憐兮兮道:“為了建這座金蓮院,三哥把你嫂子的嫁妝都當(dāng)了一半。”
頓一下又道:“將來等我就了藩,這可都是伱的。”
“好吧。”老六不只是出于友愛,還是心動,總之又改主意了。
“太好了,咱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老三高興使勁拍了老六一巴掌,然后壓低聲音道:
“雖然父皇沒說,但我跟大哥打聽到了,說那些官員都是進(jìn)京來報稅的。”
“各地報稅的官員,不是過完年才進(jìn)京嗎?”沈六娘奇怪問道。
“他們是進(jìn)京來跟韓國公講數(shù)的。”朱沉聲道。
“韓國公進(jìn)京了?”沈六娘忍不住驚呼一聲,她對這個名字的恐懼,已經(jīng)深入骨髓。
“嗯,應(yīng)該就是這兩天了。”朱道:“父皇要讓他為老四主婚。”
“……”沈六娘神情一黯,看來韓國公這次又過關(guān)了。
“講數(shù)?”朱楨自然是不怕李善長的。
“如今大明雖然改了稅制,但實(shí)際上行的,還是元朝那套包稅制。”沈六娘就很懂行道:“他們收的稅,交給朝廷多少,上供多少,這都得講啊。”
“你好懂……”老六欽佩的看著陸娘。
“我家里在前朝,包了半個江南的絲絹茶稅。”沈六娘用平淡的的語氣,說出最弔的話。
可惜在這二位面前,依然弔不起來。
“那為什么要每年講數(shù)呢?”老三問道。
“因為朝廷想多收稅,公卿宰相也想多吃供,地方上同樣想多給自己留點(diǎn)兒。”沈六娘解釋道:
“朝廷有朝廷的開支,宰相有宰相的用度,地方上也有地方的難處,所以每年都得拉扯講數(shù),不講就等著缺斤少兩吧……”
“原來如此。”哥倆受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