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宿命-《父可敵國》
第(2/3)頁
眼下,藩王雖然還未之國,但各王府的官制早就搭建起來了。
就拿他的楚王府為例吧。目前設有王相府、王傅府、參軍府、護軍府以及長史司五大機構。
其中王相府設正二品武相、文相各一人。負責楚國內的軍政要務,由湖廣都指揮使和布政使兼任。
另設左右傅各一人,從二品,左王傅劉伯溫,右王傅暫缺。之下還設伴讀四人,當選老成明經慎行之士充任;侍讀四人,負責收掌文移。因為楚王還小,所以這些位子同樣空著。
然后是掌楚藩訟獄勘鞫之事的參軍府,設有正五品參軍一人,正七品錄事二人、繼善一人。
再就是掌管王府三護衛的護軍府,每護衛設左、右、前、后、中五所,所設千戶二人、百戶十人。又設負責宿衛的圍子手二所,所設百戶一人。
最后則是負責王府日常事務的長史司,設左右長史二人,正五品。
各位藩王可以通過如此完備且高規格的王府官僚體系,對所在各省的軍政要務、都司衛所的軍事部署、軍事的訓練調動、以及地方官吏的考察等,統統進行過問。
特別是王府相傅官兼任了很多官職,完全可以憑借他們的身份和影響,干預地方上的行政事宜、調動國境內的軍隊。
而且朱元璋還規定,地方的文武長官,每月都要去拜見親王,向他做月度匯報。有特殊情況時,藩王更可以隨時召見并節制地方文武。
在朱老板的頂層設計中,藩王實際上就是朝廷派駐當地的欽差大臣,監督并有權掌管地方上的軍政大事。
要是這套規矩不變的話,老六就藩之后,便是名副其實的湖廣王了。
而且他聽哥哥們說,不用等就藩,等大婚的時候,地方文武便會來殷勤張羅,并奉上地方父老的‘拳拳孝心’。之后三節兩壽,也是敬贈不斷,不然他們也不會一搬到王府,就那么闊氣。
~~
朱楨雖然搞不清具體的時間步驟,但他知道父皇還在世時,就開始著手削弱藩王的權力了。
反正到了洪武末年,藩王既沒了王相、也沒了王傅,甚至連參軍都沒了。而且朱老板還嚴禁王府官干涉地方事務,大大削弱了王府官署的政治權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