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四章 父子交心-《父可敵國》
第(2/3)頁
“老大,你說這事兒,是誰在背后推動的?”朱元璋這才緩緩問道。
“兒臣也說不清。我只知道,肯定不是老四老六干的。”太子輕聲道:“當然更不是兒臣。”
“咱知道,要是你們的話,直接就把人抓了帶來,哪會費這些工夫?”朱元璋點點頭道:“再說,那人輕描淡寫間把胡惟庸算計的死死的,你弟弟們還沒這道行。”
“還真是,”太子點頭道:“自愧不如啊。”
“這個走一步看三步,把人拿捏的死死的路數,還真有點劉伯溫年輕時的意思。”朱元璋緩緩推測道:
“不過他現在老了,操持不動了,真有事就弟子服其勞了。應該是那幫后輩江南文人的手筆。”
“這個兒臣還真說不好。”太子慎重道。
“先不管那么多了,回頭讓老四查一查那米主簿再說。”朱元璋擺擺手道:
“不過這幫江南文人,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上到吏部尚書,下至小小的學錄,都能串通在一起搞風搞雨,還真是不以官位尊卑論高低呢。”
說到后來他還哼了一聲,似乎對這點很不爽。
“對了老大,吳狀元在東宮多久了?”
“快五年了吧。”太子道。
“也該給他挪挪窩了,還有宋濂的大公子,在你身邊窩太久也不好。”朱元璋淡淡道:“這都是些人才,放出去說不定又能出幾個曾泰呢。”
“好,兒臣也正有此意。”太子點頭道:“父皇覺得,怎么安排他們合適呢?”
“本來咱是想吳狀元接宋訥班的,但現在老六去了,他再去就浪費人才了。”朱元璋想一想道:
“讓他去廣西布政使司當個參議吧。回頭打云南,那邊是個立功的地方。”
“是。”太子應聲道。
“至于宋濂家老大,不是精通梵文么,讓他去一趟烏斯藏,召集那幫土司活佛之類的,告訴他們打云南的時候他們可以不幫忙,但不能添亂。”朱元璋又道。
“這……”剛才父皇對吳伯宗的安排還說得過去,但對宋瓚的安排一出來,太子就能確定,父皇這是把他倆發配了。
“怎么?”朱元璋笑問道:“舍不得么?”
“呵呵,不太好跟宋師傅交代。”太子實話實說道:“下個月他又要進京給父皇賀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