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六章 第一日-《父可敵國》
第(1/3)頁
翌日天蒙蒙亮,河對面便出現大隊蠻兵的蹤跡。
但他們沒有馬上發起進攻,而是停在河對岸,一邊怪叫著挑釁明軍,一邊等待后續部隊。
他們在河邊跳舞,還下河做涉水渡河狀,試圖搞壞明軍的心態。
結果被明軍的神射手接連解決掉幾個跳梁小丑,他們才不敢輕易靠近河岸,老實的在安全地帶等候。
隨著日頭升起、霧氣散去,對岸的蠻兵達到了數萬之眾。漫山遍野全都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蠻兵。
他們或是用藍布包頭,或是披發跣足,有的戴著單只大耳環,有的戴著鼻環,還有的涂了個大花臉,顯然是來自許多不同的部落。
一群頭領模樣的人,在河邊爭吵良久,蠻兵們終于發動進攻了。
打頭陣的是那些披發跣足的蠻兵,他們平舉著六七尺長的三叉鏜,嗷嗷叫著沖上了石橋。
沖到一半時,明軍在橋面設置的拒馬,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蠻兵們想用三叉鏜將拒馬推開,但拒馬下端都被明軍用大石頭壓住,一時哪能推得開?
明軍也不會給他們從容清理的機會,布置在橋面上和橋兩側的弓箭手、火銃手,不斷瞄準射擊,將沖到拒馬附近的蠻兵射倒了一茬又一茬。
直到另一伙手持木盾的蠻兵趕上來支援,替他們擋住了槍林彈雨,那些披頭散發光著腳的蠻兵,才得以將大石頭一塊塊推入水中,最后把拒馬也推下水。
這時就差不多過去了一個時辰。
但這道拒馬只是開胃小菜,后頭還有一道鹿柴,而且鹿柴后面有手持八尺長矛的明軍嚴陣以待。
雙方便隔著鹿柴,用長矛和三叉鏜互刺起來。
但明軍的長矛手本身就不是為了殺敵的,他們的任務是用長矛保護鹿柴,在他們的阻撓下,蠻兵一動手就被攮,根本沒辦法清理鹿柴。
而蠻兵也沒到豁出命去也要把橋面清理開的地步,于是雙方隔著一道鹿柴互刺了半天,看著你來我往的十分熱鬧,但兩邊的傷亡都十分有限,統共也沒攮死幾個人。
橋面上,密密麻麻站滿了蠻兵的后續部隊,前頭的人打不開通道,他們就只能在后頭干等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