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八章 王之決斷-《父可敵國》
第(2/3)頁
“不帶王妃的話,是不是還回來啊?”有人追問道。
“重金打探到的消息說,”刀干孟便神秘兮兮道:“明朝皇帝對他的失敗十分生氣,是特意把他召回南京訓斥的。訓斥完之后,也沒有再放他回來,而是把他留在南京過年,聽說年后還要讓他給科舉出題。”
“那他至少幾個月回不來了。出完考題之后,肯定要等到考完試才能放出來,就算當天離京,也得四月份才能回云南了。”要不怎么說,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敵人呢?思侖發就對明朝的情況了如指掌,甚至知道他們已經停了多年的科舉,是個什么規矩。
“大王真是博學啊!為臣也是這樣認為。”刀干孟忙贊道:“加上原先的征南將軍和副將軍也都被召回南京了,現在只剩下個皇帝的干兒子獨撐場面,他能穩住局面就謝天謝地了,是不可能,也沒能力大規模用兵的。”
“有道理……”眾大臣紛紛點頭,都覺得刀干孟肯定沒猜錯。
“但他有可能會派幾千人規模的援軍。”思侖發又沉聲道:“身為目前云南的最高長官,相信這點權力他還是有的。”
“肯定有。”刀干孟點點頭,然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很簡單的加法題,幾千明軍就能靠著又一座又矮又小的土城,愣生生攔住他們五萬麓川軍。要是再來幾千明軍,怕是他們派五萬援軍都不一定能贏。
而且據信使所說,那俄陶又聚起了幾萬兵馬,雖然不敢靠近定邊城戰場,卻一直在外圍對麓川軍進行騷擾。
元江的那直也徹底站在本民族的對立面了,說不定也會派兵去支援……這些原本幾乎不可能出現的不利狀況,都隨著刀廝郎在定邊城的嚴重挫敗,變成了有可能。
因為它打破了麓川軍天下無敵的神話,神不能流血,神話也容不下失敗。
要是這些不利因素都發生了,那刀廝養再帶五萬人去,還真有可能一樣沒法搞定。
那時該怎么辦?難道再派五萬?那可就真成大王所說的添油了……
思倫發煩躁的起身,在精美的地毯上來回踱步。眾大臣大氣都不敢喘,唯恐干擾了大王的思路。
思索良久,思侖發終于站住身形,沉聲道:“本王決定全國總動員,親率三十萬大軍前往!”
“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