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零章 圓方陣-《父可敵國》
第(2/3)頁
方圓陣是由多個方陣組成的大圓陣,即所謂‘陣中容陣’。其中方陣是冷兵器時代,軍隊最基本的戰斗隊形,其特點是‘薄中厚方’,中間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展開兵力,防御敵人的進攻。
而圓陣是用來進行環形防御的,沒有明顯的弱點。方圓陣則綜合了方陣和圓陣的優點,可以發揮出軍隊最大的防御力。這種密集防御的陣型,可以很好的抵擋優勢敵軍的攻擊。
但此陣需要非常厲害的大將,因為大將要位于陣形中央較前位置,對敵情了若指掌,審時度勢,利用圓陣中的方陣可以移動的特點,隨時根據各位置的承壓狀況,調整各處陣線的厚薄,在承壓小的區域,適當的減少兵力,投入到承壓大的區域。這是以少敵多的關鍵,但弄不好就會亂套。
不過對沐英來說,這完全不在話下。他還在王爺的提示下,創造性的革新了方陣,將長槍兵、盾牌兵和弓箭手火銃手混編在一起使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兵種分開。這又極大的陣型提升了防御力,讓步兵也可以抵御具甲騎兵的沖擊,遑論這些麓川軍的輕騎兵……
~~
當明軍火銃手撤入陣中后,麓川軍便見明軍圍成個大圈進行防御。還在最外圍用之前發射神機箭的手推車,圍成了一圈簡單的工事。
當他們想靠近破壞工事時,明軍長槍手便隔著推車出槍,扎向他們的坐騎。明軍使用的長槍,足有一丈八,長的令人發指。但好用也是真好用,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排長槍刺出,麓川騎兵的戰馬便被紛紛刺中,痛苦的嘶鳴蹦跳,甩下背上的騎兵。
麓川騎兵手中的馬刀,卻根本碰不到明軍。當他們承受了巨大的犧牲,終于扒拉開攔路的推車后,才發現明軍的盾牌手早已經嚴陣以待了……
結果麓川騎兵圍攻了半天,卻如怒濤拍岸,看似聲勢驚人,實則無法撼動岸邊的礁石。
這時郭英終于率所部騎兵回援,與沐英的步兵內外夾擊,將這些勇敢的麓川騎兵全殲在帥旗之下……
~~
思倫發已經退到南澗河左岸,當然他不說是為了安全考慮,而是說因為這里有個小山坡,站得高看得遠,可以更好的把握全局。
這段時間,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攻擊明軍帥旗的麓川騎兵身上,實指望創造個奇跡。
然而奇跡并沒有發生,那些英勇的騎兵很快便全軍覆沒了。思侖發狠狠的一拍大腿,顧不上沮喪失望,把注意力轉向戰場別處。結果發現自己的左右兩翼,在明軍鐵騎的反復沖殺下,都已是搖搖欲墜,行將崩潰了。
“大王,趕緊派兵增援吧!”刀干孟焦急催促他道。
“嗯。”思侖發點點頭,下令后陣前進,支援前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