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二章 江山易改-《父可敵國》
第(1/3)頁
南北榜案是洪武末年的一件奇案,又稱劉三吾舞弊案。
簡單說,就是那年會試發榜后,所錄舉子全系南方人,北方舉子一名未取。
這激起了北方舉子的眾怒,他們聯名上書,狀告劉三吾等考官極端偏私南方人,排斥北方舉子。
事情到這一步,已經夠奇葩了,但更神奇的還在后頭——朱元璋收到申訴后,便立即命人復閱落第試卷,增錄北方舉子入仕。
當時的大明朝,洪武四大案剛剛落幕,空氣中都彌漫著血腥味,按說誰敢不聽朱老板的?
但復核之后,依然沒有錄取任何一個北方舉子。復核官員上呈的北方舉子試卷皆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語,以此證明劉三吾只錄取南方人的正確性。
這就屬于把朱老板當傻子了。當時大明已經開國三十年,恢復科舉也有許多屆,北方考生確實要比南方考生弱,但人數擺在那里,每科總會有相當比例的北方人中式。怎么也不可能被剃光頭!
朱元璋命人復核,其實就是明擺著要增錄北方舉子,可復核的官員居然敢置若罔聞,還極力想要證明北方舉子就是弱,劉三吾他沒有錯。
這下朱老板被徹底惹火了,命錦衣衛徹查此案,結果發現是劉三吾等人暗囑復核官員,故意以陋卷進呈。
朱元璋大怒,將所有涉事官員統統處斬……諷刺的是,劉三吾因為是太孫的老師,被朱允炆苦苦保了下來,只是流放充軍。建文朝時又腆著臉回來蹦跶了幾年。
后來重新開考,結果夏榜錄取的全是北方人。再往后,大明分榜取士遂成定制……
~~
朱楨當時就很難理解,是什么力量驅動劉三吾等人,要把事情做得這么絕。哪怕朱老板發話,也沒有一絲絲改變?
現在跟文官們纏斗了這么多年,他倒是有些明白了。
因為,儒教就是一門宗教,至少在衛道士心中是這樣的。一旦明白這一點,一切也就容易理解了。
宗教不就是這樣嗎?為了奉行自認為正確的‘道’,可以肆無忌憚的排除異己,甚至以犧牲自己為榮。他們從來都是極端的,不講道理的,至少無法用常理來猜度的。
劉三吾這幫人,就是這樣的衛道士、狂信徒。
雖然因為自己的緣故,歷史已經徹底變了樣。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們還是會干出同樣性質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