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八章 意外,十分的意外-《父可敵國》
第(3/3)頁
這也太抽象了吧。
結果哥倆因為過于震驚,甚至沖淡了老八自殺這件事本身,給他們帶來的沖擊……
~~
當然這種事,心里縱使翻江倒海,哥倆也不會說半個字的。至少絕對不會在這種場合討論。
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太子便問老六另一個問題道:“你怎么一聽那一聲,就猜到要出事兒?”
“大哥,錦衣衛這名字還是我給起的,這點警覺還是有的。”朱楨輕嘆一聲道:“老八進去前,我就感覺他狀態有點不對勁,所以一直留神聽著里頭的動靜,就怕有這種撲通聲。”
“這樣啊……”太子點點頭,也沒細究是真是假。
其實朱楨一直留神老八的動靜不假,但跟他干過錦衣衛沒什么關系,真正的原因是他知道老八原本的結局……
如果歷史之河正常流動,再過幾年,大明將會上演胡惟庸案的下半場,而且遠比上半場血腥百倍。自韓國公李善長以下,數不清的勛貴文武慘遭株連,被抄家滅族。
其中就有潭王妃的父兄於顯於琥。結果於琥伏誅。其實當時王妃之父於顯已經去世,但因為兒子的緣故,也被追列于胡黨之中,故而朱梓感到十分惶恐。
按照史書記載,說是‘太祖遣使者至潭王處進行撫慰,并召潭王回京,不料潭王驚懼萬分,竟攜王妃一同自焚而死,年僅二十二歲,死后無謚,國除……’
這件事情處處透著詭異,尤其潭王的反應非常不可思議。首先,胡惟庸死的時候,老八才十二歲,根本不可能胡惟庸有什么瓜葛。
再者,別看朱元璋心狠手黑,但虎毒不食子,他對自己的兒子,還真下不了死手。
別說兒子了,就是他侄子,朱文正之子靖江王朱守謙,簡直是無惡不作、屢教不改,朱元璋也只是廢了他兩次,將他監禁起來而已。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