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四章 要了命的病-《父可敵國》
第(1/3)頁
那感情好啊,可岳父應該高興才對,為什么病倒了呢?」朱楨奇怪問道。
「唉,別提了……」朱棣郁悶道:「岳父這幾年身體本來就不好,他從十幾歲就開始戎馬生涯,難免一身的傷病。年輕的時候還能撐的住,這一上了年紀,各種毛病都找上門來了。唉,而且北平這個地方不養人啊。」
「父皇跟岳父說過,讓他回南京一起頤養天年,但岳父心里一直有遺憾,所以請父皇再給他幾年時間,一雪嶺北之恥,就解甲歸田。」他接著道:「所以一接到這個寶貴的情報,岳父十分高興,當晚就拉著我們幾個興沖沖地制定了作戰計劃,準備打破常規,正月出兵,這樣二月大軍就能趕赴慶州。」
「嗯。」朱楨點點頭,心說岳父還真是求戰心切啊。上千年來,中原王朝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回合制的,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一定會在秋季,中原王朝北上進攻,一定會在春季。
個中原因有很多,總之這種沿襲上千年的出兵時間,嚴格遵守準沒錯。
所以大明每次北伐,都會在二月出兵。這次徐達提前到正月,而且還是在罕見的寒冬,可以說是非常冒險的。
不過,誰又會質疑大將軍的決策呢?那可是徐達啊……
「第二天,我們便召集北平文武,布置戰前準備。」朱棣接著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個說到的就是軍糧,岳父要求北平布政使李彧,按察使趙全德征調民夫,將儲備軍糧運往喜峰口屯儲。并要求他們立下軍令狀,保證年前運到一百五十萬石,正月再運到一百萬石。」
「結果兩人眼見著就慌了神,支支吾吾各種推脫,不肯立這個軍令狀。」朱棣語氣漸漸變得沉重道:「岳父一看就知道他倆有問題,于是會后留下兩人仔細盤問,最后兩人承認說軍糧保存不善,損耗頗大,很難如數撥給。」
說著他對朱楨解釋道:「不知道你們云南是什么情況,反正北平這邊自從設立了三司之后,南方運到的軍糧就歸布政司管了。然后藩庫按月撥給都司口糧,遇到戰事按照大將軍的要求撥付軍糧。」
「我們那邊也差不多。」朱楨摸了摸鼻子,老賊撤銷行省,權分三司,就是為了讓他們互相牽制。但別的省,都司下面的軍屯衛所可以自產軍糧,所以對布政司的依賴沒那么重。
但云南、北平這些邊防都司,屯田的收成還遠無法自給自足,仍需要內地源源不斷的供給。自然也就要受到布政司的限制了。
這樣自然很不方便,但這種設計顯然是為了防范邊將作亂的。也不只是因為老賊疑心病重,換了誰當皇帝都不可能讓邊將同時掌握軍隊和糧餉的。像徐達這么規矩的將軍,對此自然心知肚明,所以從洪武九年開始,就把這塊交給了布政司負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