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三章 調兵遣將-《父可敵國》
第(3/3)頁
另一方面,也有避免刺激朝廷神經的考量。
因為僅僅在崖州的三亞艦隊,就已經擁有十艘四千料的三層炮艦,二十艘兩千料的雙層炮艦,兩千料以下的各式戰艦上百艘。同時出動時,檣桅如林、風帆遮天,很難不讓人心生恐懼。
而這樣的艦隊,市舶司還有兩支,一支在日本,一支在南洋。前者實力要弱一些,后者甚至比三亞艦隊還強。
當天傍晚時,信鴿飛抵崖州三亞灣。
信件很快呈送到市舶艦隊的最高指揮、海國公、鎮海將軍俞通源手中。
確認了簽章、暗號和密押后,俞通源立即轉譯出信件的內容——
‘著三亞艦隊立即派出適當兵力趕赴安南,自紅河口而上,于廿一日前抵達升龍,與定邊侯胡泉所部匯合,聽其調遣!’
俞通源看到命令后,登時興奮地一拍桌子,高聲道:“擊鼓升堂,本帥要調兵遣將!”
~~
與此同時,胡泉也率領兩萬遠征軍,抵達了元陽府元江州。
元江州因元江而得名,元江是紅河的上游干流,這條發源于云南大理和蒙化之間的大河,縱觀整個滇西南,流入安南經升龍注入南海。因其內接巴蜀、外聯交趾,自秦漢時,便被稱為‘蜀安南道’。
這條水路也是昆明最便捷的出海口,對內云南的價值,要遠高于勃固。云南各地的物資,都可以藉由這條黃金水道運往海上。
所以短短幾年時間,這里就已經被建設成云南重要的航運樞紐。
但今天,元江之上,無論商、民還是官船,都取消了一切原定計劃,全部開到元江碼頭,來接遠征軍上船!
朱楨對他們的動員令很簡單——這么重要的紅河航道,怎么能讓它的下游,控制在別人的手中呢?
一下便招來了兩千多條大小船只,船夫們自帶干糧,免費搭載著兩萬軍隊,還有三萬客串民夫的駐屯軍,以及他們全都的裝備輜重,自元江碼頭順流而下,直奔千里之外的升龍城!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