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第二次關注張宣是在邵水橋附近的一家賓館里。 那天晚上婷婷主動的樣子時不時讓她想起。 而張宣那淡定的情形也是讓她內心有些意外,且也有些不喜。 意外是因為張宣這個年紀面對女色能泰然處之,是比較難看到的。 不喜那就是身為母親的天性使然了。 女兒這樣上桿子對一個男生,讓她不喜。 而這男生面對這么熱情的女兒,竟然沒有太大情緒波動,更讓她不喜。 這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自己的掌上明珠在情感上出于絕對弱勢。 代表了女兒不受待見,代表了女兒沒有魅力,更代表了張宣不是特別喜歡女兒。 甚至夸張一點想:之所以能出現賓館的那一幕,可能還是女兒極盡誘惑所致。 這擱一個母親,一個愛女兒甚過愛自己的母親,誰受得了? 誰心里都會由不滿! 可是誰曾想到? 一轉眼功夫,那個曾經讓她內心有所不喜、讓她看不到一絲閃光點的少年,竟然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才華。 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多的榮耀加身... 一連寫出兩本名震文壇的佳作已然是實屬不易,已然是了不得,已然是讓人震撼。 但如今丈夫卻告訴自己,這張宣要沖擊茅盾文學獎了。 張宣筆下的“潛伏”正在沖擊中國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了。 這片刻,這瞬間,這剎那,廖蕓都以為自己聽錯了,都恍惚了。 不過她明白地緊,這事由丈夫親口說出,那就不可能有假。 等了許久,沒等到妻子的只言片語,文征看了看電話,心想是不是電話意外掛斷了,于是問: “還在?” “在,你說。”幾秒后,反應過來的廖蕓出聲回答。 文征似有所悟,非常好奇:“你今天這是怎么了?是不是認識這個作家三月?” 廖蕓深呼吸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回答說;“認識!” 文征問:“誰?” 廖蕓說:“張宣。” 文征看一眼潛伏這本書,再次重復問:“你說誰?” 廖蕓再次回答:“張宣。” 文征頓了頓,“婷婷喜歡的那個男生?” 廖蕓說:“就是他。” 這次輪到文征沉默了,他第一時間是不相信,但下一秒又信了。 因為最近邵市有好多關于作家三月的傳言。 其中有一個版本就神乎其神地傳:作家三月來自下面的回縣,來自前鎮,年歲0左右。 這和張宣的信息基本吻和。 而且廖蕓都打電話過來了,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 見丈夫許久不出聲,廖蕓問:“我這么說,你信了?” 文征說:“信了。” 廖蕓試探著建議:“要不要安排人調查下?” 文征想了想,拒絕道:“不用,這是好事,上面都有聽說三月,我們順其自然就好。” 聽到丈夫這么說,廖蕓也是熄了要去深究一下的心思。 天聊到這,夫妻倆拿著聽筒忽地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一時間竟然怔在那,都不出聲。 雖然都已經相信張宣就是大作家三月。 可這種令人窒息的消息還是來得太過突然,來得太過猛烈,還是在深深地刺激著夫妻倆的神經。 尤其是廖蕓,以前有多看不上張宣,現在張宣就有多么讓她側目! 比鉆石珠寶還令人側目! 安靜一會兒... 最后還是文征率先打破僵局,問:“你今天是怎么知道這消息的?” 廖蕓把女兒和張宣打電話的事情原原本本敘述一遍,末了開口道:“張宣要來英國。” 文征問:“婷婷怎么說?” 廖蕓瞥了眼淋浴間:“還能怎么說,你應該想的到。” 文征沉吟一陣,就說了他自己的看法:“這事還早,也不是小事,我們再等等,再觀望觀望。” 廖蕓明了,“那行,先不說了,你在國內好好照顧自己。” “嗯。” 掛斷電話,廖蕓不動聲色地回到沙發另一端。 拿起咖啡看了看,起身倒掉,洗干凈杯子后另泡一杯。 .... 0分鐘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