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吃過早餐,張宣跟老鄧去了趟錢世立那里。 碰頭商議一番,張宣把160萬轉給錢世立,簽好協議書,順便舒舒服服地吃個中飯。 新成立的公司,張宣暫時占股80%,錢世立占股20%, 張宣跟錢世立挑明,自己只提供初始資金,后面要是想繼續擴大經營,可以讓錢世立拉人入伙。 畢竟民航這行業,是重資產行業,沒有一個關系背景的合伙人,夠嗆。 回來的路上,張宣試探問:“老鄧,我們的新公司需要多少資金?” 老鄧想了想說:“你的項目那么吃錢,先等會兒吧,我目前對國內的股市不看好。 我對國內的實業投資也不是很清楚,我需要時間摸摸情況,不急,來年再說。” “行,等你確定方向了就告訴我。”張宣覺得在理。 同時也是松了一口氣,有這1500多萬作為緩沖,西塔樓總算可以動工了。 不過他還是有緊迫感,心里想著還是得先把“發條女孩”寫出來才行。 ... 李梅去俄羅斯了。 張宣回了宿舍。 一個月沒回來,他心里竟然還有幾分想念。 也不知道這算不算矯情,稀里糊涂的,大學四年就這么過了一年有多。 重生回來都兩年多了,時間可是真他娘的不是個東西,轉瞬即逝啊。 這兩年自己好像干了很多大事。 比如老張家脫貧了,老張家建了別墅,老張家在十里八鄉成了香餑餑。 那些賊心不死、想著吃天鵝肉的人,總是不遺余力地在阮秀琴耳邊吹噓自己某某親戚的女兒如何漂亮,如何乖巧,是哪個名牌大學畢業的,目前在哪個單位工作。 阮秀琴雖然很滿意杜雙伶,也只認杜雙伶。 但她畢竟是女人啊,在這山坳坳里一呆就是幾十年旳女人啊,窮酸了幾十年,被人背后說叨了幾十年,一朝翻身,非常樂意聽別人的奉承話。 說句不好聽,自從下鄉以后,她最遠的地方就去過省城一次,那還是大女兒張萍在湘雅醫院住院的原因,平日里都是龜縮在上村不動,連鎮上集市都去的少。 為什么這么近的集市都去的少? 畢竟你去趕集總得買點東西吧? 不然兩手空空去,兩手空空回,那多難看? 說出去都丟人。 這還真不是胡編亂造,村里就有幾個趕集專業戶,每逢5天一次的趕集,人家那是刮風下雨都要去的,雷打不動。 關鍵是,人家還經常不買東西,就這里看看熱鬧,那里看看稀奇。 走路去,走路回,一年五分之一的時間就浪費在了趕集上。 都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興了。 阮秀琴好歹曾經也是城里人,是個要面子的,當然不想因為這事情讓大家取笑。 既然買不起東西,花不起錢,那鎮上能不去就不去,少去為妙。 曾經苦了幾十年,如今阮秀琴算是徹底翻身了。 現在敢跟她吹耳邊風、說親的,那女娃子的條件都是頂個頂個好。 女方沒有正經工作,女方不是中專以上文憑,人家提都不敢跟她提說親的事。 甚至隔壁鎮還有人專門拿了一張彩色照片過來說親。 那照片上的姑娘大大方方、亭亭玉立,真是水靈靈的不錯,一問,是湖大畢業的本科生,目前在市稅務局上班。 說這門親事的人是女孩的姑姑,是經過女孩同意后,才敢來試試的。 要說人家也是有底氣,人家女孩的父親是縣城國土局的一把手,母親是也是掛職單位吃餉的,論家勢不比杜克棟弱,不然也不敢做出挖墻角的事來。 不過好在阮秀榮虛榮心歸虛榮心,但在原則問題上一點不含糊,拒絕地干脆利落,不想落人口實。 只是拒絕過后,阮秀琴又禁不住想,要不是真的歡喜雙伶這閨女,不然憑她和艾青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說不得就惡心一回艾青了。 說到惡心人,阮秀琴就忽然想起了莉莉絲。 滿崽跟她說過,莉莉絲母親是邵市一家銀行的高層。 莉莉絲爸爸就更厲害了,報紙上經常能看到,逢年過節偶爾也能在本地電視臺上看到。 想到莉莉絲的家庭背景,想到莉莉絲看滿崽的眼神,阮秀榮心里沒有歡喜,只有憂愁。 只寄希望于滿崽能自覺,遠離一點莉莉絲才好。 ... 303宿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