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米見拿著半杯酒跟他碰一下,緬懷說:“其實你高一時還是蠻可愛的。我那時候記得你的數學成績特別好。 用陽永健的話來說,就是這個人可能是個數學天才,從小到大沒看他怎么學過數學,但幾乎次次滿分。” 對于這點,張宣特別驕傲,要不是數學好,他在讀書這條路上可能沒這么自信。 其實對于學生來說,自信和自我認知的高要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有自信和對自己有高要求的人,就算偶爾一次成績失誤,也會很快調整好心態,認為自己能行,然后朝著一個方向努力。 接下來兩人的話題在張宣故意插科打諢下,歪著歪著歪到了校慶上。 對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米見心知肚明,但也沒揭破,而是跟著他一路往下聊。 張宣問:“你聽過我校慶時唱的那首歌嗎?” 米見搖頭:“我在報紙上看到了歌詞。” 張宣問:“歌詞寫得怎么樣?” 米見說挺好。 兩瓶啤酒喝完,張宣又跟老板要了一瓶,把兩個空杯子倒滿。 他問:“你知道那首歌我是寫給誰的嗎?” 米見沒接話,安靜等答案。 張宣說:“當時這首歌問世的時候,中大的一同學問我,這是寫給雙伶的嗎?我當時告訴雙伶,是寫給她的。 可有個人卻事后說我,說我這首歌不是寫給雙伶的。 我問她為什么這么說,這人說我在校慶唱這首歌的時候心里應該裝的不是雙伶?!? 米見問:“是彈鋼琴的那個女生說的嗎?” 張宣好奇:“你在報紙上看到那張照片了?” 米見回答:“看到了。雖然沒看清面相,但應該是一個很有氣質的女生。” 張宣點頭:“彈鋼琴的確實很有氣質。也正因為她懂音樂,所以她才能察覺出我的心思?!? 繞來繞去還是在向自己表達真心,米見自然聽得懂。 不過她沒直接回應,而是好奇問:“這首歌你能在校慶上唱,應該很好聽吧?” “你沒看報紙上的評價?” “看了?!? “那我現在唱給你聽?!? “現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