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京城回來,張宣短時間內又進入了忙碌的節奏。 花那么多錢當了老板,自然事事要上心。 哪怕很多活都是手下干,用不著親力親為,但自己也得知道項目進展怎么樣?錢花在哪里?效果如何? 這幾天經常往天河路228號跑。 好家伙,李梅竟然已經拉起了60多人的專業隊伍,把紡織廠改成臨時培訓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崗前培訓。 一見張宣,李梅就大吐苦水:“張老板,你總算來了,我現在是又當爹又當媽,又要管理,又要下基層具體抓工作,我這身兼數職,人都快累癱了?!? 張宣知道她的意思,大手一揮:“那就繼續招人?!? 李梅說:“倒是想招人,一般人好招,可有能力的不好找?!? 張宣哪里還不懂她意思,“說吧,你說說你的想法?!? 李梅說:“我想去趟香江,去趟東京銀座,還得去一趟韓國漢城…… 我的意思,現在很多東西都在規劃,但有些東西商量來商量去始終拿不定主意,我覺得與其坐在這里瞎琢磨,還不如多多走出去看看,看看人家的人員配置,看看人家銷售情況,客流量高峰期時間段,設施配備情況,管理規章制度和條例也要借鑒,顧客的性別、年紀分布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順便看能不能挖幾個人過來?!? 嘚吧嘚吧,李梅開口一講就講了半個小時。 張宣聽得很認真,臨了問:“可以,你這想法很好,你打算什么時候出去?” 李梅說:“過完這個月就1995年了,離我們西塔樓商城開業的日子又近了一步,時間緊迫,我想過幾天就出發?!? 張宣問:“隨行人員是哪些?” 李梅早有準備,從抽屜里找出一份人員名單給他。 張宣看完,心里有數,這些人都是挖來的骨干,有著豐富從業經歷,看來李梅是打算大力使用他們了。 張宣對著名單琢磨幾遍,道:“不能全是老人,得挑幾個沒根底的新人過去?!? 李梅一聽就懂,這是打算培養自己的心腹班底,建議說:“我就等你這話呢,不過這人事得你指定?!? 張宣明白她的意思,也很滿意她的態度,當即說:“帶我去看看。” 花了半天功夫,張宣對60多人進行了摸底考察,最后挑了4個人跟著李梅去。 這4個人有2個應屆畢業生,還有兩個是原紡織廠留下來的比較上進的青年骨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