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宣還是第一次來陶顯位于羊城的家。 門是陶歌母親開的,這位雖然沒見過張宣,但明顯認得,親和地說:“三月來了。” 張宣擠個笑容,喊:“阿姨,冒昧登門,打擾你了。” “哪里話,外面風大,先進來坐。”陶母說著,給他拿了一雙新的棉拖。 換好鞋,張宣跟著進了客廳。 他發現屋子有些陳舊,裝修普通,桌椅板凳都普通,就連沙發都是老色的布藝沙發。 不過張宣并沒有意外,到了陶顯這種高位的人,要是還追求奢華反而落了下乘。 質樸,自然,才符合人家的身份氣質。 陶母給張宣倒一杯熱茶,張羅說:“她爸在廚房做最后一個菜,馬上就要好了,你先坐著休息會兒。” 張宣雙手接過茶,很是客氣地說聲謝謝。 陶歌知道是什么性子的人,直接用手拍拍身邊,示意張宣坐過來。 見陶母去了廚房,張宣坐下就問:“你爸經常下廚做菜嗎?” 陶歌說:“還好,他的愛好不多,喝茶做菜是他經常打發時間和我媽相處的方式。” 張宣意會:“看得出來,你老爸老媽很恩愛。” 陶歌小聲揶揄:“姐也看得出來,你和三個老婆都很恩愛。” 張宣翻翻白眼,聽她這么一打岔,心情倒是開闊不少。 在客廳沒坐多久,大概就5分鐘的樣子,陶顯就端著一盤油麥菜出來了。 晚餐還算豐盛,四菜一湯。 難能可貴的是桌上還有一個辣子炒肉,典型的湘南特色菜,這讓張宣受寵若驚。 陶顯拿出一瓶茅臺,招呼道:“來,今天難得放松,我們喝幾口。” 大老板讓喝酒,老油子張宣不會客氣,拋除自己有求人,自身的咖位已然足夠,所以大大方方坐上去,壓根不存在怯場一說。 陶母話比較少,更多的是以笑容待人。 前半段,四人都在聊聊家常,喝點小酒。 中間,聊著聊著又聊到了“發條女孩”身上。 對于文學藝術,陶母一改之前的沉默寡言,連著多問了幾句。 比如好奇問張宣,為什么功成名就后還會冒著風險去寫科幻? 張宣想了想,回答道:“我小時候經常在疑惑,為什么中國的文人難以在國際上出頭? 第(1/3)頁